融入以诗词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 语文课程策略研究

2021-06-23 13:15曾倚嫦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语文课程古诗词

曾倚嫦

摘 要:与传统节日相对应的经典诗词,用丰富的意象、凝练的语句和充沛的情感,彰显了中华民族特征和文化的价值取向。笔者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视角出发,将节日中的古诗词镶嵌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中,阐述了融入以诗词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语文课程开发与构建,以期通过传统节日与诗词佳句碰撞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古诗词;语文课程

诗词韵文,节奏鲜明、音调和谐,饱含作者思想感情,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智慧,教师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以诗词功能特征为载体,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体验,还能使学生在语言艺术的感染熏陶中,强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思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精练优美的语言意境中,主动感触、品味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独特魅力,进而让学生在注释、讲解、鉴赏、朗诵的多样学习中,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深刻感悟诗词语言、人性、意境中所蕴含思想情感和文化底蕴。

一、感悟文化背景,共赴诗意新春

古诗词语言凝练、生动形象,既能丰富学生情思,又能让学生充满想象力地探究思考。因此,教师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要将诗词创作情感与节日乐趣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解析中,主动提出疑问,感受诗词中表达的美好愿望。

例如,教学“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时,教师融入王安石的《元日》、叶颙的《己酉新正》、高适的《除夜作》、叶燮的《迎春》,让学生结合古人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了解春节起源,体验传统节日蕴含的深邃文化内涵。教师:“读古诗,猜节日,请联系生活实际,概括诗歌中的场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读出节奏,读出韵律,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教师:“你知道为什么要放爆竹吗?喜欢过春节吗?你知道古人把春节叫什么吗?古人读诗的这种方法叫吟诵,同学们是否想尝试一下?”指导学生带着“高兴、激动……”的心情,把(—/)的字音读长,把(V\)字音读的短一点、轻一些,组织学生在融情入景,寓意深刻吟诵,在想象中加深对春节辞旧迎新美好愿望的体验与感悟。

二、抓住意象特点,自由表达评价

教师在融入以诗词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要将诗词意境还原到节日文化背景,指导学生在婉约、缱绻、昂扬、恢弘的吟诵中,与传统文化进行直接对话,获得情感的共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或小正月,教师可结合诗词中的意象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范读、领读、快读、慢读,引导他们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中,读懂意象,理解诗词内涵的基础。如《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中的“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一句,道出了节日夜流光溢彩,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写出了元宵佳节,两情依依、婉约柔美的意境。教师可在学生充分诵读后,融合各种有趣的评价互动,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对词句中的事件、人物、情节、景物、场面、情绪进行再加工,读懂作者智慧与文化精华。

三、鉴赏言志抒情,解析诗词情感

古诗词语言精练、简洁,需要学生体会“言外之意”。因此,教师要在言已尽而意未绝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鉴赏、解析字词的意义用法,品味诗词情感,体会诗词意象、情感的“言外之意”。

教师还可在课堂设计任务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创作背景,了解“清明节”节日的起源、历史发展、汉族民俗、社会影响、节日意义,让学生在诗词的解读、鉴赏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教师:“清明节,细雨纷纷扬扬,行人一个个面带忧愁,情绪低沉。请问,哪里有酒家?”“说一说你对清明节的理解?”“断魂,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想要理解诗词沉淀的文化内涵,就要清楚清明、寒食节、扫墓的关系,教师通过设疑、解疑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交流、品味鉴赏、搜集材料,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与情感的熏陶。“清明节”对于古人而言是家人团聚,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诗中“行人”独自在他乡,心中感到孤独、凄凉,细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凄迷、惆怅。如何排遣愁绪?行人自然想到在附近找个酒家,让自己置身于热流之中,喝点酒,解解寒,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遥指杏花村”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消愁、避雨、解寒都留待学生感受、解释、体验,更新、充实精神文化的内涵,丰富对传统节日文化底蕴认知。

四、感知文化精神,体验底蕴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只有了解“清明节”祭扫习俗,才能理解行人“断魂”的情感,只有了解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风俗,才能理解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深。所以,教师在融入诗词的传统节日教学中,要剥去其物质载体,留下的精神内核,强化学生对诗词文化和传统节日文化认知。

例如,“端午節”不仅仅是龙舟的赛会,也不单单是粽子的聚餐,它有特定的纪念对象仪式、社交、习俗和独特的文化特征、表现形式,教师在《和端午》《六幺令·天中节》《乙卯重五诗》诗词教学中,要借助诗词意象、情感、场景,不断丰富端午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感知体验中,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张耒的《和端午》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说起,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忠烈之魂和爱国精神,彪炳千古,千古绝唱之离骚永不消亡。教师在端午节教学中,可结合屈原投江、伍员复仇等元素,弘扬其精神内涵,纪念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站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高度,去理解体验诗词中的精神世界。

五、开展诗词竞赛,感恩家国情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诗词佳句,字字珠玑,教师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诗词诵读竞赛,让学生在创编、联想中,体验传统节日魅力,了解中秋佳节的文化内涵。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最清冷的中秋诗词”“最壮阔的中秋诗词”“最感伤的中秋诗词”“最具科学幻想的中秋诗词”“最具亲情的中秋诗词”。学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快速回答:“作者?”“点评?”“说一说诗中的哲理与人情。”教师可打破常规,组织学生畅所欲言,要求学生平仄对应,字正腔圆、轻重缓急地诵读诗词,诉说中秋节独特的文化内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圆满、圆和之意,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教师可以通过主持会议形式,组织学生说一说中秋节的发展演变,自由讨论“赏月、猜谜、追月、观潮、燃灯”的节日习俗,让学生表达亲情、友情、爱国之情、思乡之情,使学生能由内而外地,感知诗词本身内涵意蕴,体会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六、关联现实情感,深化诗词寓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耳熟能详,却不解真意,教师在课堂应联系现实生活,融入真情实感,让学生能以诗词为主的学习体验中,深刻理解传统节日的感恩的精神与承载的文化意义。

例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利用现代生活中登高饮酒,赏菊赋诗,思乡怀亲等相关图画、视频,向学生直观、生动地讲述重阳节登高寓意,讓学生入情入境地,聚集全部的心智去关注、感受体会诗词中的事物、人物、思想,从而发现、理解、深度体验“重阳节”感恩、孝亲的普世价值,“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师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千古名句解读、分析、鉴赏中,能主动联系已有的文化思想、精神观念,深度体验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明、风俗、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建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

总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厚重的人文情怀与精神核心,教师在融合古诗词的语文课程中,要通过多样、趣味的教学形式,彰显文化精髓,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声情并茂的阅读鉴赏中,感悟美和创造美。诗词文化意境,是作者抒发亲情、传递思想的创作过程,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高度集中概括与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和历史文化底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悟诗词意犹未尽之神韵,让学生在精练含蓄的语言艺术思考、体验中,增强自身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彭玉兰.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3).

[2]杨咏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0(14).

[3]赵学斌,刘再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语文课程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猜诗词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