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杰 王颖 高成钢
1.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200;2.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当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方式治疗,以往常用开腹手术治疗,但是手术过程中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所以会给机体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造成不利影响,最终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1]。近几年以来,腹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治疗之中,该术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创伤,所以在患者机体免疫和应激反应上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对此,本文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给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展开探究。
1.1基础资料 此次主要从2019年1月-2020年6月内选取我院74例结直肠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均已经排除手术禁忌症与精神疾病者,且知情本次研究。利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研究两组,各37例,常规组男女比重21:16,年龄界限在56-75岁,平均(63.25±1.57)岁;研究组男女比重22:15,年龄界限在57-74岁,平均(63.14±1.48)岁;两组资料经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入院后在手术进行前3d需要服用庆大霉素与甲硝唑药物,并且术前1d做好各项肠道准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首先进行人工气腹建立,并有效保持压力在14-15mmHg内,手术过程需要严格根据《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规范》于《腹腔镜根治手术操作规范指南》开展。
1.3观察指标 检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1天CD3+、CD4+、CD8+与CD4+/CD8+免疫指标;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统计术后1天患者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6应激反应指标。
2.1统计术后1天患者免疫功能指标 如下表数据所示,研究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
表1 统计免疫细胞指标
2.2应激反应指标统计 经临床检测统计,参照组37例患者手术治疗后1天检测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6水平分别为(52.35±2.36)ng/L、(45.54±5.17)mg/L;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1天检测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6水平分别是(33.51±2.64)ng/L、(42.02±2.71)mg/L;两组指标水平对比,显然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t=32.3629、6.6381,P=0.0000、0.0001)。
当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结直肠癌治疗,以传统开腹手术为传统治疗方式之一,虽然可以取得有效疗效,但是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以及免疫抑制,所以给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由于手术创伤较低与疗效高等特点被逐渐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中。通常情况下,IL-6和C反应蛋白是有效体现患者应激反应的两种指标,IL-6主要是在手术或者是创伤下会出现早期表达,所以能够应用在患者应激反应程度检测,敏感性较高;而当应激反应状态逐渐增高,C反应蛋白指标也会增高,和机体受到的创伤大小有着一定关系。而针对免疫功能来说,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等指标在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体现患者免疫调节状态,并且和患者预后效果紧密联系[2-5]。从结果统计可见,研究组免疫细胞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应激反应指标低于常规组,这也说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与免疫细胞造成的影响较小,可以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综上,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对机体细胞免疫与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