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浩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睡眠是生物维持生理机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当生物长期睡眠缺失,会产生类似于精神疾病的症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通常刚刚结束外科手术的患者因为伴随疼痛对于睡眠质量会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康复情况,因此临床上有必要通过护理的方式帮助术后患者提高睡眠质量。
1.1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无差别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7.6±4.7)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8.1±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
(1)环境: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患者病房,同时对患者的睡眠效果用评估表进行记录,为患者睡眠质量后期调整作为参考依据[1]。
(2)噪声:病房当中的各种设备会产生各种噪音,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3)光线:需要对病房内的光线,包括温度、湿度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减少这些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4)疾病:相对于其他的环境影响因素,疾病对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术后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缓解患者疼痛;
(5)医源干预:在管理病房时需要昼夜巡逻,因此巡查时需要轻手轻脚避免因为发出噪声打扰患者。对于需要大量输液的患者可以尽早提前输液时间,减少夜间工作量,避免发出噪声打扰病人休息。
(6)药物干预:对于部分术后患者而言,由于手术带来的痛苦会使患者难以入睡,对于因为这种情况难以入睡的患者可以使用药物干预帮助患者入睡,使用安眠药物一定要注意使用剂量,如果患者的情况并不严重不建议使用安眠药物[2]。
(7)心理干预:患者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调整患者情绪,消除患者内心焦虑,对于内心状态极度不佳的患者,建议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予以疏导。
1.3观察指标 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7分,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分数成反比。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表1所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表1
2.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表2所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表2
对术后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因为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影响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