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芳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卵巢瘤样病变是临床相对多发的一种非赘生性的肿瘤,其以多数女性发生卵巢肿大以及盆腔痛等为主要病理变化[1]。多数卵巢瘤样病变都为良性,其不会对患者的机体乃至生命造成较大影响。但在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以轻微的腹部不适为主。随着病程延长,瘤体会不断增长,很容易对邻近组织产生压迫感,以膀胱为主[2]。在这种状况下,女性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的可能性增加。使之生活质量下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瘤体出现破裂的可能性增加,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也可能导致邻近组织出血,这也就会转变为急腹症,危及患者生命。基于此,临床必须要加强对卵巢瘤样病变的检查和诊断,及时进行治疗,降低对患者的影响。超声检查作为临床常用于妇科检查的一种,其有经阴道和经腹部两种途径,且在检查结果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详细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卵巢留样病变患者68例纳入研究,年龄在22到47岁之间,平均年龄(36.58±3.48)岁,病程在2个月到5年,平均病程(1.4±0.3)年,已婚有39例、未婚有29例。在患者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规律、生理期疼痛、不孕以及下腹部疼痛等现象。
1.2方法 检查设备为西门子X300和麦瑞DC-8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2.1经腹部超声检查 在检查前 引导患者多喝水,使之膀胱保持充盈状态。在检查时,取患者平卧位,在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将探头频率调整到2~5MHz,在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时,观察子宫、腹腔积液以及两侧附件等状况。
1.2.2经阴道超声检查 在检查前 引导患者排空膀胱,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后,将其会阴部充分暴露出来。在将阴道探头套入避孕套后,涂抹适当的耦合剂,并且将参数设定在:探头频率5~7MHz,扇扩角度为120°。结合患者的舒适度,缓慢将阴道探头置入患者的阴道后,使之能与阴道穹窿和宫颈部紧紧贴合,从而能对盆腔、卵巢以及子宫等部位进行观察。在观察时,要从多方面和多方位进行。记录患者病变处的血流特点,并且观察卵巢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等信息。
1.3评价指标 参照病理检查结果,来对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进行比较。
从检查准确率上看,其排序依次为联合检查、单一腹部超声、单一阴道超声。其中,单一检查方式相较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查方式相较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n,%)
卵巢瘤样病变作为临床多发的一种功能性囊肿,其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在发生后,很容易与其他妇科疾病混淆,从而不及时进行治疗。由于瘤样病变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也会存在差异。在以往,对于这类患者多主张超声检查,其能够直接观察到卵巢的相关状况,这种检查方式具有操作便捷、无创性以及重复利用等特点[3]。但不同的探头扫描方式,其对检查结果也会存在差异。经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患者接受度较高的检查方式,其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卵巢状况,对形态、大小、周边组织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但这种检查方式,容易受到手术瘢痕以及肠腔空气等因素的感染。经阴道超声检查会选取高频率的探头,其能够直接观察到卵巢、盆腔与子宫的结构,从而对卵巢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进行搜集,尤其是低速低阻血流信号,观察较为仔细,有助于疾病的鉴别。但在实际操作上,这种检查方式会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很容易对患者产生不适感,使之难以放松和配合。再者,检查结果会受到膀胱充盈状况的干扰。在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的状况下,能够充分互补,从准确辨别患者的卵巢瘤样病变类型。在本次研究中,以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不同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单一的阴道超声还是腹部超声,其诊断准确率都相对较低,而联合检查方式的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基本一致,论证了其可行性。
综上所述,以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来对卵巢瘤样病变患者进行辅助诊断,能保证其诊断准确率,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可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