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2021-06-23 00:31赵晓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溶媒注射剂不合理

赵晓燕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注射剂,用药后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在多种急危重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然而,随着中药注射剂种类的逐渐增多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加,配伍不当、用药不当、不良反应等问题也逐渐凸显[3-4]。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改变血液流动性、改善心功能、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等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疗效优势[5-6]。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得到肯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治疗中对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7]。但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伴随而来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日益严峻,也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8]。目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相较于西药注射剂还不够完善和规范,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报道也不多见[9-10]。因此,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缺血性脑梗死治疗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住院的缺血性脑梗死病人518例。纳入标准:有缺血性脑梗死临床表现,配合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缺血性脑梗死,且使用至少1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病人或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严重疾病或存在中药注射剂用药禁忌证者。

1.2 方法 收集统计病人个人信息、诊疗信息等基线资料并录入系统。收集病人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情况,包括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类型、使用频次、使用溶媒、不合理用药、用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观察病人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瘙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并对不良反应所累及器官或系统进行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从临床症状、NIHSS评分、病残程度等方面评估整体治疗效果。

2 结 果

2.1 病人基线资料分析 本研究入选病例资料显示,病人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住院时间大多超过10 d,病灶多为单发性。详见表1。

表1 病人基线资料(n=518)

2.2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 本研究中病人应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共有12种,共使用652频次,无超剂量用药情况。中药注射剂种类、使用频次、用法用量见表2。

表2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 (n=652)

2.3 溶媒使用情况 所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溶媒包括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果糖注射液。详见表3。

表3 溶媒使用情况

2.4 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参考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所推荐的适应证,分析纳入病人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可见:超适应证用药有157例(30.31%);超疗程用药有23频次(3.53%);未采用说明书推荐溶媒有75频次(11.50%),其中因合并糖尿病而未采用说明书推荐溶媒有32频次(4.91%)。不合理用药现象见表4。

表4 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2.5 不良反应分析 病人住院治疗期间,有27例(5.21%)出现与中药注射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5例明确为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另22例不良反应疑似为中药注射剂所致。病人发生不良反应后,给予停药、调节用药剂量、减慢滴速等对症措施积极干预后均好转,无一例进展为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及器官或系统累及情况见表5。

表5 不同器官或系统主要临床不良反应(n=27)

2.6 治疗及转归 治疗后病人NIHSS评分为(9.60±0.84)分,相较于治疗前(18.20±3.75)分下降(t=50.933,P<0.001)。疗效评价,显效356例,有效142例,20例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本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4%。

3 讨 论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得越来越普遍,凸显出的用药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1]。本研究选择的518例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在住院治疗中均有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此类药物对扩张病人脑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提高预后效果[12-13]。但本研究统计发现,此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包括超适应证用药、超疗程用药、溶媒未根据推荐选择等。

本研究中,有30.31%的病人超适应证用药,超适应证用药多是因为医生未能严格遵循分期诊治原则,或是有个别医生对说明书适应证不熟悉,仅凭经验用药,从而造成用药不合理现象[14]。超疗程用药占3.53%,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疗程14 d,但本次研究中病人最长用药时间长达22 d。超疗程用药原因主要是医生想要增强疗效,且医生认为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毒副作用较小,就算超疗程应用也无不妥。此外,个别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疗程未明确标明,使得用药疗程无据可依,也容易导致超疗程用药问题[15]。采用说明书推荐溶媒占11.50%,虽然有4.91%的病人是因为合并糖尿病而更换溶媒,但溶媒不合理应用问题仍需重视。此外,本研究中几种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也有一些缺陷,如未能明确指出合并糖尿病病人如何选择溶媒。若溶媒选择不当,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药物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等问题[16]。本研究中,有5.21%发生用药不良反应,这需要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通过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及器官系统受累。本研究中,未见两种及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这是为了避免重复用药问题,同时还能减少药品拮抗、药品配伍禁忌等,提高用药安全性[17]。本研究中无超剂量用药问题,本院医生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用药,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是比较严格、谨慎的,后期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干预,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通过对本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干预,以降低不合理用药问题。第一,加强临床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严格以《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提高辨证能力,熟知各类中药药物的用药说明书,严格把握适应证,排除禁忌证,防止超量、超疗程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8]。第二,在药品联合配伍应用时,配伍前需做好“三查七对”,充分掌握配伍禁忌,正确选择溶媒与浓度,一旦发现注射剂配伍后出现沉淀、混浊现象,立即停止使用。同时在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液体滴速,加强对病人的护理观察,尤其是对高龄、心功能不全、有过敏史等特殊病人,用药时更需提高警惕[19]。第三,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严格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指证,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第四,加强药师的培训管理,以便在发药时起到良好的处方审核与监测作用。第五,部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不完整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药品生产企业应引起重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20]。

目前,我院所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缺血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确切,但亦有不合理用药问题,临床医师需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用药管理,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溶媒注射剂不合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差评不合理
儿童为何接连被禁用中药注射剂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