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合作问题解决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究

2021-06-23 10:13赵明辉牛金一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模块

赵明辉 牛金一(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2015年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 将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测评内容,2016年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将“问题解决”纳入其中[1]。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2],将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备受重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呈现的合作问题解决进行全面分析与整理、定性诠释与定量刻画,不仅能够清晰地认识“课程标准”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落实,而且能指导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一、合作问题解决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一)合作问题解决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合作问题解决(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简称CPS,以下简称CPS)内涵的理解略有不同。有学者认为CPS 是一种建构知识、促进认识发展的学习方式[3];有学者认为CPS 是结合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跨社会认知领域协作的复杂活动[4];ATC21S 认为CPS是同一活动中小组成员达到理想目标的活动过程[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PISA 项目认为,合作问题解决就是某一个体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团队中,并在团队中形成知识、技能和行动,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6]。

无论是将CPS 理解为“学习方式”“活动”“活动过程”,还是将其理解为“能力”,作为一个研究问题,CPS 都包含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就个人层面而言,CPS 强调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过程体现为探索与理解、表征与系统化、计划与执行、监控与反思等四个环节;就社会层面而言,CPS 强调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过程体现为建立与维持共识、采取恰当的行动、建立与维持团队等核心能力。据此,本研究将CPS 理解为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含个人的问题解决素养,也包含个人在问题解决中表现的社会合作能力(见表1)。

表1 合作问题解决的二维关系矩阵

(二)合作问题解决与高中政治课程

在全球化背景下,CPS 已成为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一种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CPS 能力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丰富的CPS 内容。

1.从教科书构件来看,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在每一框题中均设置了“探究与分享”板块,这一板块集中体现了对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如谈到“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等问题时,就需要学生以合作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反思他人的建议,等等。这体现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要处理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探究任务的过程,能够获取学科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形成学科素养。

2.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强调“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2](2),倡导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同时,高中生的学习虽然处在“形式运算阶段”,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人文属性往往限制了学生对政治现象及政治问题进行客观冷静及多维度的思考,致使学生在认知上倾向感性化,导致认知结果产生差异性。恰恰是这种认知差异性促使我们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CPS,让学生懂得表达与倾听,认真地思考他人的观点,从而激发新的观点,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从学科能力培养来看,在面对复杂问题亟待解决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曾多次明确提及有关培养CPS 的合作行为与合作能力问题。例如在2019年版新教材《经济与社会》中,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近期出台的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谈谈这些政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7]的内容。这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需要学生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学科能力来解决此问题。所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更加适合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也将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对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CPS 是由‘合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联合形成的宏观二维能力。其中,合作技能在CPS 中起先导作用”[8]。我们根据课程标准中CPS 呈现水平的评判标准,对课标所描述的CPS 进行类型与水平的划分(见表2),逐条提取相关描述后对其编码。CPS 的划分有三种水平,两个类型,共六个维度,分别为IA、IB、ⅡA、ⅡB、ⅢA、ⅢB。最后,我们以此编码为依据进行赋值等一系列的量化分析,并得出数据。

表2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CPS 呈现水平和呈现类别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普通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课程标准内容的选取包括“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和“附录”八个部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部分都明确提到了“合作问题解决”的内容和要求。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CPS 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普通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没有明确提出CPS,也没有将它单独列举出来作为一种核心能力,而是渗透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中。

为了研究便利,结合PISA2015 对于“合作能力”提出的特点,归类能够体现合作相关的词语作为我们的判断标准,从合作形式及合作行为两方面来判断其呈现类型,将文本词语归类。如通过合作、小组、团队、组织活动等关键词判定合作形式,通过交流、讨论、辩论、探讨、辨析、评价、提出、表达、说明、表明、评议、评述、评估、分享、探究、调查、调研、解释、阐明、表明、阐释等关键词判定合作行为。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合作问题解决的定量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CPS 的具体分析

1.“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的CPS 分析

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等几部分均对合作问题解决有所提及,依据“CPS 呈现水平的评判标准”,对其中出现的7 次CPS 呈现进行编码,发现这一部分CPS 所呈现的水平整体较好,其中IA 频次为3,占本部分比重为42.9%,其次是IB 频次为2,占本部分比重为28.6%,而ⅡA 与ⅡB 频次均为1,占本部分比重均为14.3%,虽然不高但是因为本部分并没有水平Ⅲ的出现,所以,整体呈现情况较好。

2.“课程内容”的CPS 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模块构成。研究中将必修模块单独进行CPS 分析,将选择性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合并进行CPS 分析。

(1)“课程内容”中必修模块的CPS 分析

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的CPS 主要呈现在教学提示中。“课程内容”必修模块的教学提示共有35 个议题,其中涉及CPS 呈现的有75 处。对它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从呈现水平来看,在这部分Ⅰ、Ⅱ、Ⅲ的呈现水平均有涉及,其中Ⅱ级呈现较多,频次为49;Ⅲ级次之,频次为20;I 级最少,频次为6。从呈现类型来看,显、隐性均有呈现,显性呈现频次为25 次,隐性呈现频次为50,隐性呈现明显高于显性呈现。

具体而言,在必修模块的四个子模块中,“哲学与文化”部分CPS 呈现效果最好,频次为21,且多为Ⅱ级呈现,Ⅲ级呈现较少。在必修部分共有6 个I 级呈现,其中有33.3%在“哲学与文化”部分。相对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CPS 呈现效果并不理想,频次为17 处,其中Ⅲ级呈现有6 处且无I 级呈现,所以,该部分CPS 呈现水平并不理想。“政治与法治”与“经济与社会”部分CPS 呈现效果较好,两部分均有I级呈现,总体上Ⅱ级呈现居多,同时因为Ⅲ级呈现数量较多。所以,从整体情况来看,这部分CPS 的呈现效果虽然数量占优,但其呈现效果只能达到较好水平。

(2)“课程内容”中选择性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CPS 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选择性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包括六个子模块,即“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CPS 的呈现分析发现,从CPS 的呈现类型看,主要为隐性呈现,ⅡB 频次为21,ⅢB 频次为20。显性呈现相对较低,IA 和ⅢA 频次均为0,ⅡA 频次为2。从呈现水平来看,I 级、Ⅱ级、Ⅲ级均有涉及,但多以Ⅱ级和Ⅲ级为主。从整体呈现效果看,这部分的CPS 呈现也不理想。

就本部分的各模块而言,CPS 呈现数量相对较好的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频次为20)和“法律与生活”(频次为10),但其呈现水平及类型主要集中在ⅡB 和ⅢB;“逻辑与思维”(频次为8)和“财经与生活”(频次为7)的CPS 呈现情况相对一般;而“法官与律师”(频次为2)和“历史上的哲学家”(频次为1)两个部分的CPS呈现效果最差,且均为ⅡB。整体而言,本部分CPS 呈现效果较为一般。

3.“学业质量”的CPS 分析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本研究主要根据合作性词语的行为水平对本部分课程标准内容进行编码。“学业质量”部分共呈现了56 处以CPS 为载体的学业质量水平描述。分析发现,这部分呈现的CPS 类型绝大多数为隐性,仅出现一次显性,且呈现水平不高,Ⅱ级呈现达到50%,其次为Ⅲ级呈现,I 级呈现仅有10.7%。在此部分,我们按照水平一至水平四进行数据统计,由表3 可知,随着学业质量水平等级不断上升,IB 与ⅡB 呈现数量为明显上升趋势,ⅢB 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由此分析可知,随着学业质量水平的不断增加,对CPS 的呈现水平及数量要求也随之增加。

4.“实施建议”的CPS 分析

对“实施建议”部分进行CPS 分析发现,其中共有16 处呈现且呈现水平较高,均集中在I、Ⅱ级。其中IA 与ⅡB 呈现6 次,占37.5%;IB 呈现4 次,占25%。无论是呈现类型还是呈现水平,实施建议部分的CPS 均表现良好。在此部分共有4 个案例,均以CPS 载体形式呈现,且编码为IA。由此可见,CPS 已经被很好地渗透在课程标准中,并建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CPS。

5.“附录”的CPS 分析

课程标准的“附录”包括附录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附录2 教学与评价案例。对这两个附录进行CPS 分析,发现附录1 中CPS 主要以隐性形式呈现,IB 频次为3,本部分占比为9.1%;ⅡB 频次为8,本部分占比为24.2%;ⅢB 频次为21,本部分占比为63.6%。显性呈现ⅡA 频次仅为1,占比3%。通过CPS 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比对发现,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层级越高,渗透其中的CPS 数量越多。分析附录2 给出的一个教学案例,明确指出了“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其呈现的CPS 为IA。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CPS 的整体呈现情况分析

1.课程标准CPS 各水平呈现情况分析

统计上述数据,课程标准中CPS 共呈现236 次。

IA 频次为13,占比5.50%。在课程标准的“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部分与“课程内容”部分IA 的分布相对一致。IB 频次为23,占比9.74%。在“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部分IB 相对一致,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IB 在“课程内容”的分布稍高于其他部分。ⅡA 频次为25,占比10.59%。“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部分与“附录”部分ⅡA分布相对一致;“课程内容”部分ⅡA 的分布高于其他部分。ⅡB 频次为92,占比38.98%。“实施建议”与“附录”中ⅡB 分布较为一致;“课程内容”稍高于其他部分。ⅢA 频次为2,占比0.85%。“课程内容”部分与“学业质量”部分各呈现1 次。呈现情况较差。ⅢB 频次为81,占比34.32%。“学业质量”与“附录”中ⅢB 的分布较为一致;“课程内容”中ⅢB 的数量稍高于其他部分。

整体上,“课程内容”“附录”“实施建议”中CPS 的呈现水平分布情况较为均衡。

2.课程标准中CPS 各部分呈现情况分析

根据对上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CPS 的具体分析,研究将课程标准中CPS 分为5 个呈现部分。“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为1 个呈现部分;其余“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各为1 个呈现部分。分析发现,课程内容的CPS 呈现数量最多,呈现水平与呈现类别也更丰富。但是其呈现效果如何,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量化,研究赋值5、4、3、2、1、0 给IA、IB、ⅡA、ⅡB、ⅢA、ⅢB,并对5 个部分的CPS 进行数据量化分析(见表3)。

表3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CPS 各部分呈现情况

从各部分呈现的CPS 数量来看,“课程内容”的CPS 数量最多,占52.1%,但是均值仅为1.75;“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所呈现的CPS 数量最少,仅占3.0%,但均值却高达4,呈现效果为各部分中最好的;“实施建议”部分呈现效果尚佳,均值为3.63,也达到了中上等水平。通过分析CPS 的呈现情况,发现CPS 的呈现效果,往往不取决CPS 的呈现数量,而是要看CPS 所达到的实际水平。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呈现效果较好的是“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这都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整体要求的描述,所以其呈现的效果要明显高于其他几部分。而“课程内容”部分,因为模块对CPS 的具体要求不同,并非所有课程内容都需要CPS 的呈现,所以其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学业质量”与“附录”主要是对学业质量及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虽然对CPS 有所呈现,但因为缺少CPS 相应载体,所以呈现效果一般。

四、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有意渗透:发挥课程标准的教法学法引领作用

课程标准的“前言”“课程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多次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这体现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已经开始有意培养学生的CPS。从整体分析也可看出,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对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共有236 次有关CPS 描述的呈现。同时,CPS的呈现也分布于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中。虽然呈现水平及数量略有差异,但是都说明了CPS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有意渗透。这种有意渗透,需要发挥课程标准的教法学法引领作用。表现在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领会教学提示中关于合作问题解决的要求,体悟实施建议中关于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等。

2.缺少载体:课程标准可供参考的CPS 案例较少

以物化形式的教学案例为帮助课堂教学落实合作问题解决的重要参照载体。在分析CPS的相关描述时我们发现,除了在“课程内容”部分教学提示提供的“议题”可以作为CPS 相关载体外,在“学业质量”和“附录”的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上,缺少相关载体的出现,以至于在“学和评”这一环节没有参照物可借鉴,这就给教学和备课增加了难度。同样,这也使这部分的CPS呈现效果不理想。这两部分的CPS 均值为1.45、1.06,均低于CPS 呈现的整体平均值。因此,我们在评判学业质量水平及核心素养水平时,需要考虑相关CPS 载体的呈现。

3.布局失衡:CPS 在课程各模块中的分布不平衡

课程标准的CPS 在课程各个模块中分布不均衡。在对CPS 进行培养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各个模块实际情况的不同,针对不同模块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培养,避免CPS 在各课程模块的培养中出现分布失衡的情况。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编制时也要考量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阶段性,关照各个课程模块所体现的CPS 培养的独特价值。不能搞集中培养,顾此失彼。

(二)教学建议

1.明确教学任务,突出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教学提示,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各种教学任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CPS 能力,在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真正落实CPS 的相关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提示的基础上,为同学们制定既符合学科特点又很好地指向CPS 内涵的教学任务。围绕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以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合作精神、能解决问题、能积极进行社会实践的人才。

2.构建教学情境,提供合作问题解决的呈现载体

情境化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倡的一种学科内容生活化处理方式,其目的是在学科理论与生活关切的统一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0]。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堂教学,就需要大量的真实情境,而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情境就成为议题式课堂教学的必然载体。学生的CPS 和学科核心素养只有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互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

3.组织教学活动,搭建合作问题解决的实践平台

构建以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系列化活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这既能帮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具体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又能够实现学生CPS 的培养,提高公共参与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搭建一个CPS 实践平台,以活动的方式来培育CPS 能力。

总之,在全球互联互通时代,CPS 是公民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能够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CPS 能力,并在课程标准中有意渗透,已然不易。未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进一步探索CPS 能力培养的课程实施模式和教学实践路径,努力提高课程标准的CPS 呈现效果,提升我国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模块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