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亓雪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同日。中秋是中国文化中家庭“团圆”意象的代表性符号,国庆是增强民众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双节”同日的媒体呈现背后,是“家国同构”意义的生产和流转。所谓家国同构,是指人们对家国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强烈的认同情感,表现为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的执着坚守和奋力维护,并自觉地承担起共同体的责任。
本文以《新华日报》及其新媒体矩阵“双节”新闻报道为例,从表征、接合、场景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家国同构”意义被表征、感知与强化的过程,以及如何将“家国同构”的时代价值融入现代化治理体系模式当中。
意义是在表征系统中被建构的。文化产生意义过程的核心存在着两个相关的表征系统。第一个表征系统中所有事物都能被联系于人们头脑中拥有的一套概念或心理表象,使我们能赋予世界以意义。第二个表征系统依靠的是在我们的概念图与一系列的符号之间建构一些相似性,这些符号被安排、组织、代表或表征那些概念的各种语言。“家国同构”意义的传递同时关联这两个表征体系。在意义表征过程中,媒体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产表征符号和话语来实现意义建构。
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中,受众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主动先行,策划议题”是快速抓取受众注意力,将其引到媒体建构的话语场中的关键。2020年10月1日至9日,《新华日报在“双节”报道中主动策划九版“家国同庆”特别报道,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打造“家国同构”舆论场。横向对比长三角地区其他省级党报发现,《新华日报》对中秋国庆的报道时间最长、力度最大、内容最广。《解放日报》与《安徽日报》沿用的是传统的国庆报道方式,均未设置特别专题;《浙江日报》也仅在2020年10月1日至3日之间设置四版“国庆特别报道”,报道数量低于《新华日报》同类报道。
“话语修辞”区别于表征的“说了什么”,它更强调的是“怎么说”,即如何更恰当地表征意义。在《新华日报》的“双节”报道中不乏巧妙的话语修辞。通过对“双节报道”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发现,“双节”“喜相逢”“风雨后”“浴火重生”“山河无恙”等不同于以往国庆或中秋报道的话语修辞频繁出现。这些话语修辞,既展现出了“双节”同日场景下话语表征的独特性,又为表征增添了趣味。而“风雨后”“浴火重生”“山河无恙”等,是对处于“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现状的描述与升华,呼应“紧密团结、万众一心”的抗疫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国认同”的凝聚力。
如何将“家国同构”与当下时代接合?如何使意义接合更具亲近性?霍尔认为,“接合”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主体的能动作用下,意识形态在客体上寻找寄托,主体与客体达到某种契合的结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国与家”有一种原生的朴素情感,体现为对家庭和祖国的认同、归属与责任感。在这一基础上,《新华日报》在报道中主动接合市民兴趣,渲染“家国同构”语境,拓宽表意空间。
人是意识形态的主要生产者,突出市民在意义建构上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接合”的有效方式。《新华日报》的“双节”报道把“普天同庆”作为接合市民话语的切口,随后转向个人及家庭视角。报道紧贴疫情背景,更多地从“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科研工作者”“杰出青年”等主体角度出发。在日常叙事中彰显个体对集体或国家的奉献,是“家国同构”的具体实践。
分析发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仍然是本次“双节”报道的指导性原则,民生叙事是话语接合的主要手段。一方面,报道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关注民生民事,从旅游、消费、文娱活动等多个方面,展现疫情之后国家经济、文化等复苏形势。另一方面,报道内容贴近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除了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新华日报》突破传统报道方式,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评论相结合,策划的“剪·评国庆之走笔”系列评论成为本次“双节”报道的点睛之笔。将“国庆面”“夜生活”“婚宴”等群众熟悉的民风民俗用剪纸画呈现,令传播内容更加平易近人,增强传播效果。
意义始终在改变,不同的主体对意义的解码和感知不同,而主体则以语言的方式与他人谈论、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意义得以强化。但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下,如何呈现出用户的有效言论表达,也是媒体应当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场景是构建媒介与用户关系的特定空间,媒介场景需要用户进入,传播的意义才能成立。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利用技术手段为用户打造了“基于行为活动和心理氛围的虚拟场景”,在这一场景下,“家国同构”在用户的表达、感知、互动中强化。2020年10月1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策划推出大型网络直播活动,采用全球接力的形式进行,将传播的话语权交到用户手中。新华报业网推出融媒体互动专题“记yi2020”,通过VR技术打造了国内首个致敬抗疫勇士的“云美术馆”。
“云美术馆”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互动性沉浸空间,“‘视听共现’强化用户在场感”。“立体的美术馆画面”“精美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和“柔美的轻音乐”交汇在同一场景中,营造了一种情感传播氛围。受众进入“云美术馆”观展、互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内心的朴素情感。网络直播也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实时互动场景,将具有共性需求的人群聚集在同一虚拟场景。在直播中,用户通过交流、互动等方式表达个人情感。个体零碎的语言和情感在直播场景中汇聚,集认同感和责任感于一体的“家国同构”得到加强。
直播活动充分利用了网络跨时空的优势,采用全球接力打卡的形式,根据全球时差,结合疫情背景,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直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将身居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聚集在同一场景中,展现他们对祖国的原生情愫,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在网络直播打造的跨时空虚拟场景中,“家国同构”的意义不仅得到了加强,更实现了空间的延展。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个人、家庭、国家与世界的和谐共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家国同构”的接续传承,切实体现出了“家国同构”的民族性与开放性。历史证明,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刻,各国携手应对、守望互助,人类命运真切地联系到了一起。
总体而言,《新华日报》及其新媒体平台在表征“家国同构”意义的过程中,遵循了“说什么”“如何说”“怎么更好地说”的新闻生产思路。通过选题策划、“话语修辞”等话语逻辑,告诉公众“说的是什么”。在内容生产中突出市民主体地位、接合民风民俗,属于对“说的方式”的创新,即“如何说”。“云美术馆”等场景的打造,使得“家国同构”的意义得以强化和延展。
与此同时,文章之所以讨论党媒对“家国同构”的表征与建构,一是由于“家国同构”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道德意愿和实践动力,它体现着个人命运与家庭、祖国甚至世界命运的紧密相连,发挥着培育认同、凝聚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国同构”是国家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要将人们对“家国同构”的价值认同作为社会凝聚力的黏合剂,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