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情况研究
——基于湘赣冀三地的调查

2021-06-22 03:02:26王健怡甘安娜罗佳姚刘雨荷梁晓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学段线下

王健怡,甘安娜,罗佳姚,刘雨荷,梁晓琳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

教育部在2020年2月接连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有序部署线上教学的各项工作。“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成为应急之举。在教育资源本就薄弱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更值得探究。

在已有研究中,关于“停课不停学”中小学线上教育的实证研究较少。该文以农村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为立足点,以期提升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帮助农村中小学更好地应对重大形势带来的挑战。

1 调查现状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对湖南、江西、河北等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5份。问卷从教学保障、学习体验、教学效果及建议3个维度进行设计,并将从这3个方面归纳农村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基本现状。

1.1 农村中小学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及适应性

1.1.1 线上学习的主要方式

135名中小学生中,有91.10%的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其中大多数以在平台看录播视频的方式为主,以教师直播课或通过QQ或微信群等交流讨论为辅。少部分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单一,要么只上教师直播课,要么只通过QQ或微信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线上学习。

1.1.2 线上学习的保障条件

影响线上学习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学习设备和家庭环境。中小学生使用的最主要的学习设备是源于家长的手机。当没有手机时,他们则通过电视或电脑来观看直播内容。

从学习环境角度来看,有56.69%的学生认为,家庭环境对自己的上课状态偶尔有影响。家庭环境中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状态的主要是家中小孩和家长,有时家里的弟弟妹妹会打扰正在学习的学生;有时家长也会要学生在上课时间帮忙做些家务活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容易专注的学习环境。许多家长认为线上教学的重要性不如线下教学,或者认为短暂的打扰并不会影响孩子上课,忽视了学习环境重要性,这均与家校交流缺乏以及家庭教育中家长意识疏浅有关。

1.1.3 线上学习的时长

通过ANOVA分析发现(见表1),P<0.01,拒绝原假设,即在0.01的水平上说明学段对中小学生每日线上学习时长影响显著。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检验得出,方差齐性的莱文统计量为2.019,显著性水平P=0.081>0.05,说明不同学段的在线学习时长方差差异不显著,满足方差齐性。LSD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小学低学段的线上学习时间与小学高学段(P=0.045)、初中各学段(P初一=0.000,P初二=0.001,P初三=0.006)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小学低学段(1-2年级)的每日线上学习时长最低,显著低于小学高学段及初中阶段。这可能是由于各地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小学低学段的学生主要以“寒假模式”开展学习生活,较少开展线上教学。

表1 学段与在线学习时长的关系

1.1.4 线上学习的适应性

在线上教学的适应性方面,各学段中大多学生选择“有点难度”,所占比例为45.20%。选项“比较容易”和“很难适应”的占比分别为43.00%和6.70%。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能够适应线上授课的方式,但仍然存在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网络卡顿、缺乏学生间的互动等不适应的情况。

1.2 农村中小学线上教学体验及自主性

1.2.1 教学互动

29.13%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反映线上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全程没有互动,但大多数学生都与教师会有一定的互动。在互动方式上,“实时与教师连麦或视频连线”占32.28%。9.45%的学生则通过弹幕留言的方式与教师交流沟通。线上教学改变了原本面对面的教学,导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有所降低。

1.2.2 作业量

在“与线下学习相比,在线上学习期间,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多吗?”的调查中,40.16%的学生选择了“和以前差不多”,33.07%的学生选择了“比以前少,更轻松些”,21.26%的学生表示作业比以前更多些,写起来更吃力。整体看来,农村中小学地区线上教学期间布置的作业量处于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1.2.3 线上学习的自主性

24.41%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自觉性一般,作业也是勉强完成。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监督。此外,在线上教学的缺点一题中也有18.90%的学生选择了“自觉性不够”。

1.3 关于农村中小学线上教学的效果及改进性

1.3.1 对线上教学的认识

31.3%的学生选择了“回放”,对于学生来说,线上学习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观看回放。14.70%的学生选择了“线上教学方便高效,可以调高时间、地点弹性,实现学习的时间地点自由。”16.90%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学习资源丰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可见,线上教学的“云课堂方式”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农村地区的学生享受优质课的机会,这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此外,有学生在访谈中提到,线上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控力。大部分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最大的困难是“长期看电子屏幕,影响视力”且各学段基本一致(20.70%),因此近视问题应引起重视。此外,18.90%的学生选择了“自觉性不够”,15.40%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缺乏线下教学的课堂氛围”。学生们仍然喜欢线下在校学习的教学互动沟通,这是线下学习不可代替的优势。此外,学生们认为网络卡顿、教材等纸质材料的缺乏等问题也十分影响线上学习的效果。

1.3.2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效果对比

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专心度的比较中,有44.4%的学生选择“没有什么区别”,31.1%的学生选择“更难了”,这表明在线上学习专心度方面,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变化趋势来看,1~9年级,随着年级(学段)的升高,线上学习专心度总体呈波动上升的态势,在初三学段达到峰值。线上学习的专心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自控力有关,学段越高自我控制力越强,年龄越小专注度越低。

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知识吸收差异上,42.20%的学生选择了“区别不大”,40.00%的学生选择了“不如线下”,7.00%的学生认为远低于线下。从变化态势来看,初三学段认为线上教学所吸收的知识量效果最不理想。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的理论性更强,高学段的学习效果可能与“不能及时答疑解惑”“学习氛围”等因素有关。

1.3.3 关于线上教学改善的建议

29.10%的中小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加强实践,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24.10%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直播,增强互动”,通过各种互动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在线上教学进度方面,25.90%的学生选择了“进度放慢,加强作业讲解”,希望教师在课后能够对作业进行反馈、答疑解惑。

在对家长的建议方面,有19.10%的学生选择了“提高家长重视,创造好的学习氛围”。部分学生反映家长在家看视频、打麻将、大声说话、与父母发生矛盾等行为都会对自己的线上学习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且低年级的学生表示,家长很少对其进行辅导和陪伴,鉴于学校都不开展线上教学,部分家长也不重视线上教学。

选择“其他”(1.80%)的意见主要有:(1)希望教师减少作业量;(2)希望教师能够统一上课的平台(APP)。

2 改善线上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线上教学存在互动性缺失、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以下3个层面提出改善的建议。

2.1 学生层面

以单个学生为主体的线上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和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第一,学生应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学习计划,进行自我监控。学生只有实现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才能达到“停课不停学”的预期效果[1]。第二,长时间线上学习后,要及时放松眼睛,避免视力下降。第三,加强体育锻炼,劳逸身心。课余可以做跳绳、做操等居家运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任何心理不适要及时和父母、教师倾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学习效率。

2.2 家长层面

2.2.1 加强设备设施保障,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中,地区差异仍然存在。农村地区相对较差的网络环境和设备条件限制了学生有效参与在线学习。家长应该加强孩子的基础设备网络保障,提供并合理利用电视、手机等上课媒介,保障线上学习的基本设施。

其次,家长需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确保孩子能够潜心投入到上课学习中。在孩子线上学习期间,确保书桌整洁干净,周边没有杂物干扰。

2.2.2 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

线上教学需要家长及时转变角色。家长在不同的情境下扮演着学生线上学习条件提供者、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学习伙伴和督促者等角色[2]。对于家长来说,指导和监督孩子的线上学习是一个全新的难题。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相比,孩子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家长耐心陪同、细心辅助。

可见,重视家庭教育,聚焦家校共育,家校协同配合,无疑是“停课不停学”背景下促进孩子学习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家长与学校要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3],学校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辅以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家长要发挥榜样作用,陪伴孩子学习,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保证孩子身心健康。

2.3 学校层面

2.3.1 转变教师角色,提高线上教学体验感

“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之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线上教学的组织者,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者。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线下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网络教学。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单向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学情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可布置研究性学习、主体性探究学习、成长性发展学习等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的综合性活动[4],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让学生自己讲解合适的课本内容。利用网络载体,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分享交流。

此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线上教学是否科学有效,学生在家怎样学、学得怎么样,需要明确的评价指标。教师最好统一线上教学平台,应利用网络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数据,综合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5]。

2.3.2 实施五育并举,把握育人本质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6]。

重大形势下,教育更应该抓住契机,牢牢把握育人本质。线上教学不能仅以学科知识教学为目标,而要注重引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意志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在大背景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开发优质课程,努力形成“崇德、慧智、健体、尚美、悦劳”的在线课程完整学习体系[7],使学生在“五育”理念下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学段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2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6:46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38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民生周刊(2020年4期)2020-03-08 14:41:40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5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