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药说明书维文翻译研究

2021-06-22 03:02:28叶然柳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意译说明书名称

叶然,柳慧

(1.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2.伊犁师范大学预科教学部,新疆伊宁835000)

中医药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产物,对人民的生活及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大力发展中医药行业,国家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药被推广至世界各国[1]。如今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外界文化接触,促进互鉴互赏的推进器[2]。

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药说明书的维译价值

1.1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药的推广

通过实施《国家中医药战略规划纲要2030》和《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0》,倡导“文化先行、医疗贴近、融入体系”三步走,实现给中药产业参与“一带一路”找到了方向[3]。新疆作为古今丝绸之路的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语言资源。我们利用语言资源将中医药文化、医疗体系,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能造福新疆各族人民,还能将我国文化发扬至各国。

1.2 中药维译的重要性

2019—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在疫情期间,中药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方面有着确切作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3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指出全国在除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病例占累积确诊病例的96.37%,在湖北地区中医药的参与率也达到了91.05%,这充分表明中医药对人民的重要性。

新疆是我国一个多民族地区,语种丰富。为了让新疆的各族人民都能够健康生活,中药的推广刻不容缓。因此将中药名称翻译成各少数民族的语言,让各族人民都能感受中药的魅力,势在必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占新疆总人口的45.94%。所以将中药的说明书翻译成维吾尔语可以给维吾尔族人民带来极大便利。对于需要买药的维吾尔族患者来说,拥有维吾尔语的说明书可以明确购买药品的方向。

2 中药说明书的翻译方法

2.1 直译法

直译是保持原文内容且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在非文学翻译中,翻译的标准首先就是“信”,即忠实原文。直译法主张忠实原文,追求保持原作的“原味”,是说明书里非常重要的翻译方法。如翻译名称“六味地黄丸”时,维译本将其翻译成“altε tεrkiplik εgrisunaj komuliqi”,意为“六种成分的地黄丸”。这样翻译可保留中药取名的特点,但会对消费者带来理解困难的不便。

2.2 意译法

意译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使其读者完全理解译文的内涵的翻译方法。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产物,言语多为文言。如《麻杏石甘合剂》说明书中,主治功效为:辛凉宣肺,平喘止咳,专业性极强。面对这样深涩难懂的句子,运用直译法难免有些生硬难懂,意译则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故维译本翻译为“θpkigε mεnpεεt qilidu,nεpεsni rawanlaʃturup,jθtεlni toxtitidu”。其中“θpkigε mεnpεεt qilidu”有益肺之意,虽然与“辛凉宣肺”的意思有所偏差,但本质都有“对肺有益”的含义;“nεpεsni rawanlaʃturup”有“使呼吸通畅”之意,“jθtεlni toxtitidu”有止咳之意,所以这里与“平喘止咳”有用相同的含义。这样的翻译可以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药品的功效,所以在主治功效的翻译上多用意译。

2.3 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也是维译本里不可缺少的翻译方法之一。如翻译“板蓝根糖浆”时,维译本将其翻译成“osma jiltiziʃεrbiti”,意为“乌斯曼根的汁”。其中“乌斯曼草”是欧洲菘蓝的变种,它的根也就是汉语所说的“板蓝根”。这里就是使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在说明书的多个方面使用。既可以保持原文的含义,又可以使读者更加理解原文表达的内容。

2.4 音译法

音译即按音翻译。由于中药的专业性,和中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时代特征。在维译本说明书中,音译方式多用于药品名称翻译。比如,药品名称为“舒筋活血片”中的“舒筋活血”,其翻译为“ʃudʒiŋ xoʃθ”。同时,音译法在成份翻译中也有较多的运用。如:《养血安神片说明书》中的成份“鸡血藤”的翻译为“dʒiʃθteŋpeliki”。这种翻译方式可在最大程度上忠实原文,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会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在一些名称翻译中使用。

3 中药说明书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行中药翻译存在很多混乱、不规范的现象,不能很好地传达中医药的信息,难以吸引其他语言的消费者,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中药作为商品打入市场、走向世界的趋势[4]。近年来,很多国内外专家在中医药翻译方面已做出不少工作,对中医药的传播做出很大贡献,但对于中药说明书的维译研究来说,目前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的标准[5]。

3.1 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对中药说明书翻译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绝大多数是以英译研究为主,有关中药说明书的维译研究十分薄弱。笔者在这里主要针对新疆龙之源药业所生产的维吾尔语中成药说明书进行翻译和查验。对说明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下举例均来自龙之源药业维译说明书)。

3.1.1 可读性差

中药(尤其是中成药)是被加工成商品在药店进行销售的,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所以翻译中药品名称的关键原则就是简洁易懂。而“参苓白术丸”这个名称译成维吾尔语为“adεmgijah-palma mεrizi-bajnaq komulitʃi”,此名称的翻译采用了直译法。中药作为传统医疗文化产物,其名称在汉语中大多是四字格,采取文言文的方式。直译法虽保留了中医的文化信息,但对于维吾尔消费者来说,没有文化背景,又对这个药品没有丝毫了解,从消费者的心理来看,作为消费者不能准确了解产品的功效,购买欲望会直接降低。同样的,在“麻杏石甘合剂”中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维译为“tʃakanda-meʁiz-tʃytʃykbuya-gεdʒʃεrbiti”,翻译出来是“麻黄—果仁—甘草—石膏汁”。这样的译名会降低中药的可信度,也给维吾尔消费者选购药物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对于药品名称的翻译,直译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药品[6]。

3.1.2 翻译不规范

中药作为特殊商品,与人民的生活、生命息息相关。因此药品的说明书必须严谨、规范。笔者整理了12份维吾尔语说明书的结构词,见表1。

表1 中药说明书常用结构词汉维对照

从表1的结构词及译文来看,在这12份说明书里结构词的翻译至少有两种。虽然翻译出来意义是相同的,但说明书应该具有专业性。现代消费者注重品牌效应,如果一个品牌的产品内容不具有稳定性,即使产品再好,也会令人望而止步。也侧面突出目前说明书的维译比较混乱。

除了说明书结构词不规范之外,还出现成份翻译不严谨的问题。“蔗糖”在维吾尔语中应译为“qomuʃʃekεr”,然而在“六味地黄丸”说明书中成份中,将蔗糖翻译成“aqʃekεr”。对于药品的翻译,名称可以大众化、简洁化、通俗化,来吸引消费者、提高知名度和销量。但成份一定要规范、严谨。每一种成份都要按照事实去翻译,才能对消费者的安全、健康负责[7]。

3.1.3 望文生义,曲解原意

中医区别于西方医学思维,是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如“防风通圣”“凉血”“宣肺”这种专业的中医词汇,连母语为汉语的消费者都有许多无法理解,这种词在翻译时难度非常大。如“养血安神片”被译为“qan asraʃ-nerwa tinitʃlanduruʃtablitkisi”这样的翻译就是没有弄清“养血安神”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养血”并不是“qan asraʃ(保护血液)”,而是让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安神”也并不单纯指“nerwa tinitʃlanduruʃ(镇静神经)”,而是安定神志(包括神态、情志)。作为救人性命的药品说明书,如果不能准确的解释药品的含义、功效,不仅对于消费者是一个灾难,对销售人员也是一种烦恼。如“秋梨润肺膏”中的“润肺”,被译为“θpkε siliqlaʃ”,但“润肺”并不是“润滑肺”,而是指补充肺的阴液[8]。这样直译如同死译。消费者无法理解其中含义,就会有抵触心理,降低购买欲望。由此观之,目前市面上的维译说明书,翻译策略和方法还过于稚嫩。

3.2 对策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领下,我国中医药发展越来越好,拓宽中医药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迫在眉睫。地处连接枢纽的新疆,更应该重视中药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翻译方法和译本规范都略有不足。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需要译者、市场和政府三方共同的努力[9]。

3.2.1 灵活使用翻译技巧

虽然翻译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仍需加强创新思维,才不会故步自封。但从上文可知,我们的翻译方式还过于死板。应该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找到不同文本的翻译特点和翻译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翻译。比如,翻译名称时,需要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所以应该归化;翻译成份时,有许多展现中医药思维的成份,如“五味子”“半夏”等,可以异化;翻译名称时,需要重点突出功效,可以音译意译相结合;翻译功能功效时,必须要达到“信”的翻译标准,则需要意译。总之,一定要切合译文的翻译需求。

3.2.2 规范翻译

要规范说明书的翻译的行业标准,厂家不可自己随意翻译。尤其是说明书的结构词,一定对此进行规范翻译。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下,我们唯有规范说明书的翻译,使用严谨的译词,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新疆作为连接中亚欧国家的桥梁,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就目前的翻译质量,是无法取信于消费者。因此,对于药品这样特殊的商品,只有正规才能走出国门。统一说明书译文的标准,对于商品的出口百利而无一害。

3.2.3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目前中药说明书的维译,只有两种人进行翻译。第一种是不具有医学专业能力的翻译人士;第二种是不具有翻译专业的医学专业人士。但由于翻译人士的短板,翻译质量并不高。若要提升翻译质量,除了需要翻译人才掌握翻译技巧、规范翻译之外,还需要政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作为特殊商品的药品,无论是说明书还是说明书译文都必须严肃、准确。但从之前的分析来看,目前的维译说明书还无法达到药品翻译应有的标准。如此看来,只有对翻译行业引起重视,才能确保维译说明书能够正确、正规。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药说明书在维译方面还存在混乱、无序的现象。想要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发展中医药事业,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不仅要加强翻译人才的能力培养,还需要规范翻译行业标准,更需要政府的有力监管和大力支持。规范且翻译准确的维吾尔语中药说明书能够加快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进程。

猜你喜欢
意译说明书名称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再婚“性福”说明书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54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戏曲研究(2020年1期)2020-09-21 09:34:46
给“产品”写“说明书”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