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徐 斌
《东非抗击蝗虫入侵》(组照之一,第64届荷赛年度图片提名作品)2020年4月24日,肯尼亚桑布鲁县阿彻斯驿站定居点负责人亨利·勒纳亚萨(Henry Lenayasa)试图吓跑肆虐牧区的大批蝗虫,就在冠状病毒爆发开始扰乱人们的生计之际,蝗虫摧毁了大片土地。Luis Tato(西班牙) 摄
这个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物种?300万种?500万种?专家指出,保守的估计是1000万种。又有人估计,现在地球上共有3000万个物种!某一时刻,有2个物种之间发生了冲突:无数蝗虫入侵非洲肯尼亚等地,席卷式吞噬庄稼。一方是主宰这个地球的顶级物种——人,另一方是不起眼的底层物种——飞虫,层级的落差似乎不是一点点。但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他们正面扛上了:一名工作人员拼命地想把地上跑、空中飞的蝗虫赶走,但他瞬间被铺天盖地的飞虫团团围住,陷入了蝗虫的“汪洋大海”……
拍摄这张照片时,摄影师首先是用了高速快门,将空中密密匝匝的飞虫瞬间定格,使它们的形态得到清晰呈现,毕竟它们是故事的主角,这是“主角”该有的待遇;其次,摄影师运用了大光圈,大光圈带来的小景深,让远处背景里的蝗虫变成了虚影,这样的虚化背景,一是突出了前景中清晰可辨的蝗虫,二是使画面有了空间纵深感,如果采用的小光圈、大景深,那么近处远处、前面后面的成群蝗虫都会很清晰,就会导致画面的杂乱,削弱主体的影像地位;第三,摄影师抓取了生动的人物动态。故事里的另一方“主角”正扎着马步,挥舞着双手奋力驱赶入侵的敌方,他一只手挡在胸前、一只手举在空中,双手与双腿的姿势构成了充满张力的“战斗姿势”。这个悲壮的“战士”,以一种末路英雄般的姿态身陷敌人万千围困之中,似乎是奋力的战斗,似乎是无力的挣扎,似乎在驱赶和阻挡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的脸上戴着口罩。在这里,口罩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它交待的是新冠疫情这个重要背景,在时间上框定了它的独特性,让它有别于以往的无数次蝗虫入侵非洲,同时,这枚白色的口罩戴着这个黑衣黑帽白裤的人身上,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阴森和可怖的气氛,使灾害主题得到强化和深化。
图片,作为传播日常信息的媒介,最吸引人的往往是“非日常”的猎奇式画面。这张照片之所以抓人眼球,因为它记录的画面难得一见:铺天盖地占满空间的蝗虫,它就是一个奇观,而让一个人置身其中,瞬间拉近了蝗虫与人的关系、与你我的关系,原来这里上演的是一场不常见的“人蝗大战”。眼前这场大战似乎是入侵与反入侵的对抗,但从物种的起源来说,蝗虫一直伴随着人类共生,很难说谁入侵了谁的地盘。毕竟,这个地球是属于所有生物的,谁也不能驱赶和杀戮其他物种,独霸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