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小学 尤晓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效果,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动、活跃。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当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口算能力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当在训练学生笔算的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基础性的口算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的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教师可以设计10或20以内的整数、小数加减练习以及20以内的乘除、加减练习。例如,对于“7354+2486”这道多位数加法习题,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四道20以内的加法计算练习,让学生加以计算。再例如“4653×475”这道算式,看起来是四位数乘三位数的练习,实际却可分解成28道口算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只要一步计算出错,整道题的运算结果也就会错。由此可见,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掌握运算原理,熟练掌握口算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增强运算基本功。
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充分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思考计算中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技巧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开展“平均数”的教学时,教师不妨组织一次“棒球队”的课堂游戏,以便让学生准确掌握平均数的概念。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不同的人数,这样学生就会向教师报告“这不公平”,要求教师重新分组,此时教师意味深长地提问:怎样分组才能体现公平呢?经过如此引导,就将平均数的概念顺利引了出来。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照全班人数来计算小组的人数,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最后,在进行计算练习时,教师要叮嘱学生注意审题,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保证解题的准确率。
在日常练习中,教师不妨将单一的题目进行拓展与组合,通过混合运算的模式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这样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做出别出心裁的设计,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164-126”这道题可以拓展成164×23-126+74或者164×5-126,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且与原式相比较,学生就能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相关法则,逐步适应混合运算的模式。以上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单一运算到混合运算的变化,难度由简单上升至困难,对四则运算的规则与方法就有了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运用一题多变的方式开展混合运算练习,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要想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计算练习。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