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视角下概念教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6-21 08:18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小学东校区辛家宝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间隔建模分数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小学东校区 辛家宝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教学中,我从HPM视角下的几个教学片段出发,尝试着将HPM教育理论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众所周知,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客观反映。只有学生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才能智慧学习。HPM视角下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

一、HPM视角下培养学生思维的策略

1.在具备的能力中搭建思考支架

HPM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的源头开始研究,明确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学时,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巧妙地置于情景中,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从学生已具备和发展的能力中搭建思考支架。如在教学三下《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在均分实物的经验中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用“半个”来表示。学生已具备均分实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课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分数做好了铺垫,《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范围内向新的领域扩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质疑:为什么要用分数来表示而不用整数呢?这就需要有强烈的动机来支撑,动机源于兴趣、源于需要。

2.从发展的能力中唤醒思维意识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HPM实践探索,形成建模思想

HPM视角下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在认识和理解中去应用数学,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简单有效的建模思想。

1.引导探究,初步体会转化思想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出示:为了搞好沛县三城同创工作,县政府决定在5000米的汉城大道两侧每隔20米栽一棵棕榈树进行绿化(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棕榈树?当学生不明白“间隔”这个词语的含义时,教师可以借助“手掌”来给学生演示,让他们真正理解“间隔”的含义(如:5个手指间有4个间隔,4个手指间有3个间隔),既形象,又直观,也为接下来的难点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当学生画图感到数据大时,可以引导他们把5000米换成小一点的数来研究,无形中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转化建模的思想也就慢慢形成了。

2.经历过程,形成建模思想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从动手操作开始,离开了动手操作,思维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通过摆小棒、画图等都能得出“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这个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应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1)间隔长度不变,改变全长的长度;(2)全长不变,改变间隔的长度。两种情况都发现:棵数=间隔数+1。

HPM视角下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构建,而且在建构中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明白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谛。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分析思考等活动,形成了简单的建模思想。

猜你喜欢
间隔建模分数
基于FLUENT的下击暴流三维风场建模
分数的由来
《符号建模论》评介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间隔之谜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