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赛 章海虹
摘 要 着眼现代时装设计中大量运用特定角色特征的元素为灵感来源的现象。旨在通过研究使用后现代主义挪用手法以角色化元素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从典型角色的服装单品、穿着搭配、色彩、面辅料等方面入手,解析角色化基本样式,总结归纳角色化设计元素中较具代表意义的设计特征与手法。对角色化元素具体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以及这种设计方法在未来服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角色化元素;時装设计;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格式 陈赛赛,章海虹.现代时装设计中的角色化元素应用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1(2):73-76.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Elements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CHEN SAIsai,ZHANG HAIhong
Abstract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a lot of elements that use specific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It aims to analyze the basic styles of characterization, summarize and summarize from the aspects of typical character clothing items, wearing collocation, color, facial accessories, etc.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use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use of characterization elements in fashion design. The more representative design features and techniques in the role design elements. The application of characterized elements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Explore its feasi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design method in future clothing design.
Key Words characterized elements;fashion design;applied research
一、服装中角色概念的来源
(一) “角色”概念的来源
“角色”概念最先源于文学,原指戏剧舞台上扮演的剧中人。自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1934年最开始用性格概念解释个人在社会阶段的身份和行为之后,“角色”概念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人们无意识地在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的结构复合体中参与社会活动。服装的沟通作用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服装需向他人传达多种信息,如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等外在化形象,还有一些个人表达的功能。服装角色塑造功能具有社会性和心理学因素,服装一方面代表一种社会化角色,一方面又可以反过来塑造角色。人们常利用服装来树立个人的社会角色。在戏剧舞台上演员需要穿着符合其角色特征的戏服,如莎士比亚的舞台剧的演员通常会穿着其戏剧所描述的背景的年代的装束。在日常生活中,特定职业人群需要穿着符合其工作需要的工作服,如某品牌的快递员,不同国家分配不同执勤执勤任务的警察,某个快餐店的服务员,医院里负责照料病人的护士等[1]。
角色化元素源于特定的角色,提取其一些方面的特征作为设计灵感来源并运用于服装设计。提取特定服装中具有角色特征的元素,本质上是一种对既有特定形象的视觉元素的挪用,可以只是单纯的装饰手法的挪用,无关意义本身[2]。
(二)服装的角色特点与主要分类
自人类历史被记录以来,服装就一直为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提供基本的生理需求。根据马斯洛的基本需求理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只能被排在较基础的一层,满足第二层级的安全需求的服装可归类于防护服之列,如消防员的服装可保护消防员尽量不被火灾伤害,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保护其不受病毒侵害,户外运动人群穿着防风轻薄的防护服装。但象征更高等级需求的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等更能代表穿着时装的人群的需求。穿着时装的人群有更强的自我表现与想通过时装获得某种认同感的欲望,在基础需要被满足后更强的自我显露出来[3]。
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早期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等两个阶段,在地域上可以按照文化来源分布。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差异颇大,体现在服装领域的差异也表露得十分明显。其时间空间覆盖较广,因而更为多元繁杂而不能统一而论。在民族多样化的国家更是如此,几乎每种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
服装作为一种反映了并见证了时代的特点历史变化的特殊文化,上可溯及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代,其时服装便象征着身份与阶级,亦象征着个人身份与生活的表面符号。每个人都有其固有的服装穿着方式,且不能够僭越。如封建时代黄色是帝王专用服装色彩,一般人不可使用,否则就是以下犯上。人类自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严格的阶级差异的封建制度被逐渐打破,开始拥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4]。
二、角色化元素应用的流行因素的分析
(一)社会影响因素
社会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于人类常在生活中不止扮演一种角色,多重角色反映其社会关系。在特定的角色身份之下,人们会被社会关系所影响而对其穿着服装有所期望。从一种角色到另一种角色对转变过程中,个人无法避免与服装对心理冲突。
此外,时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影响因素。德国哲学家西美尔(Georg Simmel)在其代表作《时尚的哲学》中写道:“模仿可以被视作一种心理遗传以及群体生命,向个体生命的过渡,他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即使再明显的无个性与创造性之处,他也容许有目的的和有意义的行为,我们也许可以把他界定为思想与无思想之间的产物模仿给予个体不会孤独的,处于他或他自己行为中的保证”[5]。
而且,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影响,不同角色在不同时代地点也会有不同的特征,并可以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其拥有特别的时代特点,无论是款式还是面料的选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典形象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进行的设计变得十分有必要。如法国国宝级服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的代表设计吸烟装(Le Smoking),其原型是西方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后换下燕尾服在吸烟室穿着的礼服。如今这已是很多女性都会选择的一款裤装礼服,早已脱离最初“吸烟装”非要在吸烟室吸烟的传统,赋予女性的优雅与性格的曼妙之美,一改过往女性穿着裤装就会像男人一样因而会失去女性美的刻板印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西方上流社会,女性是不允许进入吸烟室的,伊夫圣洛朗的这一设计打破了当时的社会常规,帮助她们更便于参与社会生活。这是一个将旧有角色化元素置于新的时代语境内大或成功的一个成功案例。
(二)个人影响因素
个人影响因素可大致分为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这两个方面。
心理需求体现在因为人个性、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寻求个性化服装的消费心理。现代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带来了充裕物质条件,使得人们开始试图追求一种更为个性化的生活而非以往统一标准的生活,这种愿望如实反映于服装的个性化需求之中。每个个体独特的心理需求与个体存在的诉求,致使其更渴望个性化表现的时装。因此,利用角色化元素制作时装设计有利于为人们的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因为角色本身就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这一设计灵感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再加之与特定文化背景与特定的审美倾向所适应,结合以当下流行趋势进行二次创作,便能得到十分丰富的设计结果,以适应当代多元化多变化的设计需求。无论是历史神话故事、家喻户晓的戏剧文学作品,还是新时期呈现的一些富有时代特点的人,都可以被作为创作的来源[6]。
在生理需求层面,随着时代与服饰的变化,现代人对于服装更加注重舒适度与个性化功能的需求。有效结合角色化元素的素材有利于将过去的服装式样现代化成衣化,更能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拥有一些趣味与时尚的特质。如在二十世纪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女性為了美丽时常穿着强烈压迫身体的束腰裙装,为了的是强调花苞形态的女性之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迪奥先生(Christian Dior)才再次将花苞形的女性美以一种更现代的方式归还于女性,也称作“新风貌”(New Look)。在无反人类的束腰设计的同时让女性可以重获柔美优雅的造型,不必再穿着二战期间线条平直的“宽肩式”(Bold Look)军服式女装,充满力量感但少了许多女人味。
三、角色化元素的基本特质
(一)角色化元素造型搭配的特质
源于真实角色中充满趣味性的角色化元素,可应用于时尚单品上。如圣诞老人的拐杖、魔术师的帽子、卓别林的圆礼帽加小拐杖组合。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辨识性,让人一眼就知道那是特定职业扮演的角色才会有的东西。
以比利时设计师华特·凡·贝伦东克(Walter Van Beirendonck)于 2002年发布的“革命”(Revolution)系列作品为例,里面的装饰面具以及超大衣领皮革西装会让人想起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们,他们通常喜欢矫揉造作地装扮自己。这群人源自法国督政府时期的怪人和颓废派,这一时期又称作“白色恐怖”——经历恐怖统治后的欢乐过渡时期。他们被称作“不可驯服的一群人”(Incroyables),是反雅各宾派的花花公子。其标志性特点是色彩鲜艳的夹克,上面有夸张的领子、大领带、宽大裤子及长发,丢掉代表旧政权的假发,偶尔带上瓜皮帽或者双角帽[7]。
一般情况下,特定的角色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服装搭配形式,如中胸前绑着标语背心、戴着警察帽和防毒面罩的警察。这一特定的历史形象就可以作为一个角色化元素的搭配形式进行现代时装化设计的素材。再如牛仔的经典搭配牛仔帽、背心衬衣、紧身牛仔裤和铆钉鞋,当这种搭配经过重新组合设计出现时,实际上并不要求材质完全复原,甚至可以是毫无联系,有时只需要搭配单品比较相似,就可以从设计的作品中看出原型。
(二)角色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特质
角色化元素除非有独有图案色彩,其运用是相对自由的。设计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来进行自由发挥的设计,无需过多被角色原型束缚其中。但与此同时,其设计灵感又必须能够从角色原型的基本特征中进行提取。如从工装中提取元素作为图案来源,该图案就可带有工装常用标志的一些特点,如字体、字体喷印的质感和标志在工装中习惯放置的位置等,稍加变换主题即可。再如以消防员角色形象为灵感来源的服装,就需要有能够辨识出消防员角色身份的醒目橘色以及荧光绿色的反光条装饰,并不一定需要设计的时装同样能够具有能参与消防的功用。
在工艺细节方面,角色化元素在运用于现代时装中时可以作夸张化或者说简化的处理,根据主题需要增加或减少,突出或者隐藏一些特定成分。借鉴角色原型基本出现的一些结构,以此为原型替换为更适应主题的设计,进行简化或者深入。如朋克角色会出现的铆钉、撕裂布料、涂鸦等特征的细节处理。
面辅料的选择可以在参考角色的基本选用之上,根据设计主题和当下流行趋势与主题风格来取舍,要求既要能从其中看出原型的影子,又能够符合新作品的主题要求。将戏剧化的元素日常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做法。如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小丑”角色造型服装,就是运用小丑帽的元素配合以马戏团服装华丽艳丽的面料进行的解构再设计。
四、角色化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里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挪用主要表现为将“既有的元素”放置“新的流行组合”中,设计师拆解原概念自行重组的再创作,重新呈现新语境下的旧有元素。通过对现成样式与图像的挪用达到目标。前者借鉴历史中既已存在的服装样式,后者源于现实生活中现有的视觉呈现的文本,这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在新的语境内被打散重构。在角色穿着的服装中,角色独有的装扮形式在公众事先留有一定印象,这便是具有公共记忆的形象。时装设计师们可以不断从观察社会历史文化与多种艺术中获取灵感,结合自身特质进行设计。此种方式的设计区别于角色扮演(Cosplay)的造型思路,在运用角色化元素进行设计的时候,角色本身作为提取灵感的来源,可进行“再创作”,而非对原有角色的某种单纯复制[8]。
角色化元素一直以来广泛应用于时装设计之中。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迷你裙之父”法国设计师安德烈·科黑金(Andre Courreges)为代表的航天风格为例,他设计黑白两色为主调的迷你裙,其中一些服装设计灵感汲取了当时宇航员形象特征的手套、头饰和鞋履等充满未来主义风格的配饰。六十年代出现的简约廓形 H 型和整体圆弧干净的线条、银色的流行是宇航员元素的角色化的精彩应用。
时装设计的灵感可源于某个“原型”,其拥有完整的历史资料和群体一般印象。进入到具体的角色,一种是某个具体的深入人心的戏剧角色,如文学塑造的人物;一种是某个时期从事某项特定职业的一般性群体记忆,其穿着的制服拥有深入人心的记忆点。如 DHL 品牌工作服被街头时装品牌 Vetements 作为 2017年春夏系列中爆款 T 恤的挪用来源,Vetements 还在 2017 春夏的秀场中成套地出现以具体社会角色为灵感来源的整体造型——如意大利贵气的老妇人、夜店保安人员、欧洲游客等。以形态与造型为切入点,以视觉叙事为主。其服装有很直接的角色化特点,可一眼从整体造型中分辨出角色原型。二是虚拟人物,如游戏人物超级马里奥的形象。第三种是具有特点的某一类人,如孕妇。国内男装独立设计师品牌山德周(Xander Zhou)2019 年春夏在伦敦时装周发布的未来主题“西部世界”中,在他的设想中未来世界中男性可以怀孕,因此主打配饰有肉色肚皮质感的腰包,模特围在腰间时远观如同怀孕那般。
美国男装设计师汤姆·布朗(Thom Brown)2014 年春夏发布以凡尔赛军事学校为主题的男装,运用结构与拼接的手法呈现出一个玩具士兵形象,模特涂着鲜艳的红色口红,整体充满戏剧化与诡异气息。宏大浪漫集合阴柔于一体的士兵,如艺伎一样供人观赏。将每一季的服装角色元素戏剧化也是 Thom Brown 的惯用手段之一。2015 年秋冬推出的男装营造出葬礼的气氛,烘托出黑暗爵士的形象。2016 年春夏发布主题背景又设置于日本的茶室,男模特们脚着白袜着传统木屐,身穿装饰着仙鹤、花卉、和服与木屋等日式情调等西服套装,宛如日本艺妓与纽约绅士两种角色碰撞的融合。
五、角色化元素的创新運用
角色化元素服装的沿用在结合流行趋势后,兼顾了审美性与实用性双方优势。将时尚元素与历史元素相结合,可赋予作品更多的商业价值和想象空间。如 2017 年春夏法国女装品牌迪奥(Dior)发布的一套时装汲取了击剑手的角色特点,配合以流行的爱心元素作为点缀,设计夹棉背心与长袖衬衣和七分裤等实用单品,使得这一套服装既具有文艺复古的气息而又十分符合现代都市时髦女性的需求。
自十九世纪摄影技术发明以来,各种图像被大规模生产传播,“图像的时代”使得人类互相沟通的方式变得更加容易。视觉文化的发展迅速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也便于设计师作为素材来进行“二次创作”。那些挪用经典形象的时装设计更方便为大众所接受,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挪用对象进行新的阐释,并用自身独特审美去审视这一“素材”。
角色化元素在时装设计上的运用十分灵活,可自由结合当下流行的色彩,通过代入某种形式或者搭配造型,呈现出一种具有新意的设计。服装设计师总是可从艺术作品、历史服装、亚文化服饰中提取灵感,在挪用设计中重构挪用物的意义和内容,原有的文化片段被去理据化再被置于全新的语境。由此,新的时尚形象和风格随着新的语意的生成而随之产生。这种设计方法要求为挪用创作提供一个新的语境,才能由此在新旧之间形成一种对比与呼应。挪用在形式、内容与表现手法上均直接促进了当今时装的多元化发展。所有的风格都存有过去的影子,没有哪种风格是全新的。新的风格多是对之前风格的重新设计与使用,以使其内涵与外延发生全新的变化。不同于复制与抄袭,这并非是对原作的直接照搬,而是设计师一种对当下流行文化的独特观察与自己思考的方式。将已有的样式置于新的时尚语境中,既具有相当的商业价值,也给设计者提供充足的创造空间。
六、结语
随着20 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年轻风暴”席卷全球,后现代主义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兴起。这一时期,不同的文化全体与哲学流派同时涌现,多元的共存观念取代了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鸿沟慢慢消解。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也影响了时装领域,提倡其文化兼容的审美,现代时装设计中大量运用特定角色特征的元素作为灵感来源。这类服装通常受到某一角色类型的启发,带有明显角色特征的服装风格及样式。此设计方法的运用能够不断作为灵感来源推出新颖的造型,因其具有个风格外观及多元化性格特点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考虑如何将其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并以其标志性特征为人们所熟记。深入挖掘角色化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有设计价值的,这值得设计师们不断吸取营养从中获益。独具慧眼,不满足于肤浅的搬运和复制,灵活运用,并紧跟于时代特点和人群需要,方能作出兼具艺术魅力与市场价值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5-6.
[2]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
[3]Alison Lurie.解读服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77-83.
[4]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1-144.
[5]Georg Simmel.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1-72.
[6]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5.
[7]亚当·盖奇,维基·卡拉米娜.时尚的艺术与批评[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2019:199-202.
[8]周健文.服装设计重的挪用现象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8:5-6.
陈赛赛,章海虹
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