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验式活动,提升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2021-06-20 22:26李慧英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

李慧英

摘 要:时代在发展,学生的特点在变化,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很难应对学生由于道德行为失范导致的问题,只有把德育的元素融入体验活动之中,才能深化并升华学生的道德认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体验式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体验式活动教育的实施以及体验式活动教育应避免的几个误区,阐述了活动体验式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运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思想道德观念,从而规范言行,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

关键词:体验式活动;小学德育;实效性

多年来的德育工作实践,让我深深感到,平时,我们都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但在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潮流等问题仍然屡屡发生。对此,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对现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效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并有了很多方面的创新。结合多年的教育管理,我认为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中,体验式活动教育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运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和途径。

我们讲述的活动式教育,指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参与,身体的参与,心灵的体验,然后在活动中亲自体验为人之道,然后往健康的心理品格上轉化,形成更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教育形式对小学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体验式活动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结合学生身心成长和学习特点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生性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形象思维在其中占据的比重较大,概括水平有待提升,仅仅能够根据实物的外在形象概述出其外在直观形象,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基本遵循“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规律,也就是由被动的认知向主动感知慢慢转化。所以,科学地选择有效的活动和直观的游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体验式活动教育就是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和感悟,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题材丰富、活动多样,注重与学生体验感悟、养成教育相结合

体验式活动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悟”为主。“教”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社会生活中挑选出、提炼出有代表性的、与学生品行有密切联系的一些事情,给予及时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同事件进行讨论和质疑,对自己和别人有所认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并对其倾注以关心,了解周围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形成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品质。

3.打破传统德育的说教固化模式,联系实际,体现新教育理念

以前,我们习惯于在课堂上一味灌输思想,但往往是,我们在讲台上讲到口干舌燥,但讲台下却是一双双漠然的眼睛望着你,只是机械地点头示意,收效不大。道德本身就是源于社会生活,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打破传统德育的单纯说教模式,我们可以着手实际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在各种措施的引导下实现学生可感度、可信度的德育,让学生的德育能力,尤其是实践力、适应力和判断力得到提升。

二、体验式活动教育的实施

在体验式活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老师要事先做好相关的分析准备和资源准备,并进行初步的方案选择和情境设计。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学习特点的实际进行体验式德育活动,应该遵循以下策略。

1.情境模拟感悟,开启活动体验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模拟情境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进行德育的时候,老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设情境、设定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开启活动体验,在活动中获取道德因素。

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开展活动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一月一个主题的体验式活动教育。比如,三月份爱心活动,四月份学英雄活动,五月份感恩教育活动,六月份生命教育活动等。如三月份到了,我在班会课上创设了一个情境,爸爸妈妈下班回来,累得坐在沙发上半天没说话,这时,你会怎样做?让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谈感受,学生都意识到父母关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父母,班会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至少做一件孝敬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的事情,并分小组进行记录总结,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在家应当孝敬父母,自觉承担家庭责任的道理及应该怎样为家庭的幸福做出贡献。

又如,我们还可以根据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体验活动,如跟小同伴外出游玩,小同伴意外落水时,该如何做?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围绕问题采用声音、图片、动画、文字、表格等元素进行精心组合,学生看了之后,对同龄人的遭遇、对身边的事情反应非常热烈,产生共鸣。

2.情境再现体验,确保积极探究

生活背景是体验式活动教育的基础所在,我们应该加工和提炼生活情境,让学生的教学环境更加民主、生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收获感悟。如在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个社会问题上,我指导学生自己分配角色,并分组表演在面对摔倒老人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呈现不同结果的小品,由于涉及的情节比较复杂,人物也比较多,有老人、同伴、路人、父母、警察、家属等等,在不同组别中学生可以扮演的角色多样化,参与面很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再加上事先已经有所准备,每个人对自己的角色都演绎得很到位,生动地再现了现实情境。学生亲身参与,对整个事件的感受、感悟就会越多、越深刻。

3.体验问题驱动,深化活动主旨

在罗杰斯看来,他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要想实现学生更好的学习,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地探究相关问题,并对其开展有效的研究。在问题的引导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驱动,对生活进行深入的体验,主动发展情感和认知。从平淡无奇的课堂向活跃的课堂发展,在把各组活动成果分享之后,我归纳他们小品表演体现出的问题核心:一种意见是尊老爱幼、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他人处于危难之时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另一种意见是当今社会复杂,人心难测,扶老人可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所以不应该扶。接着,我乘胜追击,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假如你是摔倒的老人或者老人的亲人,你是否希望有人过来帮助?假如你不帮助面前摔倒而且情况危急的老人,你内心会怎样?你是否可以想到一些合适的方法来避免扶老人带来的风险呢?上述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的触动,学生慢慢地冷静下来并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4.感悟深化体验,促进觉悟提升

在互联网信息社会下长大的这一代小学生,视野比较广,思想也较为多元化,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质疑和审视,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行为的选择。所以在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深化体验,真正触碰到他们心灵的深处。

在学生思考老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深化活动的体验和感悟。比如,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争论,逐步得到了共识,认识到这个社会上还是好人多,不能因为一两个恶劣的事件就否定全部。推己及人,由此及彼,层层深入,让学生参与体验、深入探讨、感悟总结出来,帮助摔倒的老人是道德的要求,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但是帮助也要讲究方法技巧,一切都水到渠成,顺其自然,从而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所以,借助有效的行动,对学生进行组织,走出课堂,深入地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相信坚持下来,孩子会树立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也会逐渐形成。

三、体验式活动教育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题材选择脱离学生实际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热点话题有很多,涉及道德教育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但题材的选择和相关德育活动情境的设置不能只考虑材料的热度,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程度、思想道德基础、知识文化水平等因素,并与受教育者個人的愿望、需要、目的和能力联系起来,需要同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环境联系起来,避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也有利于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2.教师与学生主次地位的颠倒

体验式活动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亲身体验、经历、感受,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自我教育,其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深化认知和情感。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才是活动的主体和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承担的是策划与指导,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干预和“抢戏”,把自己置于权威者的地位,迫使或变相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做不仅无法促进沟通,甚至会把德育变成一场闹剧,产生副作用。

3.情境活动热闹有余,内涵不足

有些老师在情境活动设计方面做得很好,选择的题材也贴近学生实际,活动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在关键的引导活动深化环节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巧妙地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深入体验和感悟,在感性体验层次上花费的笔墨较多,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体验,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外强中干,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整体把握活动的过程,掌控好活动的节奏、方向和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总之,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的新途径和方式,体验式活动教育固然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相对传统德育模式,它能灵活多样地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德育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融入德育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知,同时可以缩短教师、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经验、接受能力之间的距离。所以,我相信体验式活动教育形式一定能为德育工作开辟出新的突破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少兵.江志珍创设教学情景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2(1).

[2]葛新斌.关于我国道德教育的政治化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1).

[3]赵飞.体验式道德教育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6(7).

[4]刘向.以传统美德教育促进现代班级管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z1):205-207.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