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辉 王文涛
[提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指导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当前,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内涵与外延、特点与价值;理论渊源、历史演变与形成及对策建议等方面。总体来看,现有研究理论分析与宏大叙事较多,中观与微观讨论偏少,实证研究不足;学者群体相对集中,学科交叉较少;成果地域性特征明显。因此,应注重学术引领,深化基础研究;促进多学科与跨区域综合研究;推动宏观研究与微观交融互动,推动实现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双向铸牢。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推动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学界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丰富并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学理论与民族研究新领域。系统总结近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最新成果,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基本特点和不足,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总体来说,当下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严庆认为,从本体视角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一要反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虚无化,二要反对中华民族的现实虚幻化,三要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涵义的狭隘化理解。[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概念,意涵和学术外延具有丰富性特征。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与概念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元概念属性的“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但共同体是普遍且不精确的学术概念,表现出一种综合特性。[2]
首先,它是一个历史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在历史逻辑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历史形成的渐进感知,它相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华文明不断演进、逐步发展与最终升华的结果。可以说是多元族群在交融生活实践中所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与共鸣性情感,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民族国家价值诉求的社会综合表达。[3]它孕育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历史进程中,深刻体现了世界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内在逻辑统一。[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所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变动性,并由于深受内外环境影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强弱变化。
其次,它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和形成了以中国56个民族为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它的核心内容在于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仅自觉地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同时能够自觉地认为自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分子,从心理上自觉认同和主动归属于作为客观存在的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演化、强化、深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更是一个从自觉到达一种更大自觉的逻辑过程。
最后,体现了维护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属性。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属性主要是指为“获得并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必须去争取或建构政治权力,逐步构筑自己的政治权力体系,运用政治权力管理自己的社会生活”[5](P.32)。赵刚等认为,从民族国家建构来看,国家通过政治宣传、政治制度和政策措施等来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体强烈的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关系的族际关系认同和对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6]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特点、价值属性与外延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烈的国家属性和民族属性,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特点,是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发展意识与复兴意识的充分体现。赵刚、李墨文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时代,社会主义初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出建构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国家的关系意识、社会主义道路意识和建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代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背景下凝聚发展意识、铸牢新型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意识以及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凝聚树立民族振兴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中国梦”“民族梦”“人民梦”“三合一体”的完整的“中国梦”意识。[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出各民族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对推动和维护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扎西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融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的关键所在。[8]刘永刚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生成、完善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社会意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均以当前中国国家发展为背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终目的,二者功能互通、体系互构,辩证统一于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中。[9]徐俊六则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国边疆地区民族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思想动力,重铸了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也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边地深入推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10]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初心,体现出独特的多元化价值属性,尤其对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意识最核心的文化因子。董仲磊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于同心文化理念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厚重的历史文脉,契合了同心文化的逻辑演进的历史延续性;依托多元一体格局,契合了同心文化和谐共生的目标指向;倡导民族平等相处,契合了同心文化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需要;蕴含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契合了同心文化不忘初心的内在价值。[11]黄晓娟提出,少数民族不仅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质,而且还呈现出中华文化的文化标志与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共有的行为规范,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的形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古代孕育、近代逐渐形成与当代发展等三个时期,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1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历史演变过程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闫丽娟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紧密结合的产物,传统“天下观”赋予了多元共生的文化基因;“民族主义”带来了“国族一统”的当代理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确立了多民族国家的结构模式,三者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层次性特征。[14]李艳峰等则认为,“天下”“四海”“九州”等观念是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地理空间、文化空间与政治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的文化空间,而中国传统社会“五服”“九服”制度对中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产生了重要的粘合和黏连作用。[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承袭和建基于“天下观”“大一统”等中华传统文化观念,也深受近现代中华各民族联合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解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节点的影响。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发自觉与明晰,现代性内涵日益丰富:同仇敌忾共击敌人,共同维护共有家园与疆域的完整独立,共有民族身份标识与认同,共同缔造并体认中华文明的文化纽带。[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逐步提升与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思想武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民族主义历史叙事的形成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从否定到接受并进行重新解释和阐述的重要历史过程。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助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并最终确立起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可谓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内在逻辑发展的最高成就与现实呈现。[17]
需要强调的是,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推动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回族精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政治意识,即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同呼吸共患难的民族命运共同体;第二是情感意识,即在中华民族危机时刻,回汉两族情感互睦,精诚团结,共克时艰,共赴国难;第三是价值意识,即回族及回族文化对确保抗战胜利、推动中华文化进步具有重要贡献。[18]引导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革命目标和认同中国各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和特殊的民族政策都极大推动了中国朝鲜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和文化自觉。[19]实际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早期华夏族向汉族的融合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历史基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思潮的觉醒与逐渐形成则明显提升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人持续强调民族发展和理论创新则有力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形成。[20]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面临着暴力恐怖活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残余等方面的现实挑战,而且也面临着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淡化、民族利益博弈等实际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策。张宇峰等认为学习时长、知识结构、环境感知、家庭状况、民族交往等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因素[21],要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体间性,通过协调平衡轨迹、资源目标设置、主流氛围创设、实践价值转换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多种培育路径,切实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张志强认为,西部地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主要受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培养方式和基础教育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坚持思想导引、环境熏陶、法治保障、实践深化等多措并举,是加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家统一的根本大事。[23]
同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教学内容中应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生成逻辑和时代意蕴,应处理好目标统一与学科多样、价值主导与批评思维、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等四重关系,切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全过程。[24]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组织领导,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特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平台建设,逐步推进各民族学生嵌入式交往的校园环境建设,积极传播民族团结知识,有效铸牢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25]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而是通过经济发展、宣传引导、文化浸染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社会大众简单朴素、自觉自为的社会心理与文化认同。[26]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区域研究视角。左岫仙等认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位置重要、民族构成多元、宗教信仰多样,容易引发敌对势力渗透、经济民生发展失衡、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等问题。因此,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多民族团结、推动均衡发展等主要措施来合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7]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和完善党对中国特色民族宗教事务领导,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明确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努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28]内蒙古自治区以草原文化为思想底蕴,以草原丝绸之路为历史传承,以“模范自治区”建设历程为实践基础,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9]王明科认为,新疆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性建构要以民族平等为逻辑前提和起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化认同为重要前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本旨趣,通过大力根植和培育多民族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推动新疆各民族文学繁荣兴盛。[30]
此外,李玉雄[31]、李玟兵[32]还分别就壮族文化和云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重要举措和基本经验进行了系统探讨。可以说,在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情感的公共影响力,规避情感稀薄与情绪激化,真正发挥情感的建设性价值,为当下及未来的边疆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精神动力与力量源泉。[33]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研究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重面向、多元而立体的建构过程。新时代的民族研究要紧密结合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与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内涵,正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新方向,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重面向并开展深入研究,切实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依据。[34]彭谦、李阳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从“政治共享是命运之绳,经济共享是利益之本,文化共享是精神之根,民生共享是情感之托”四方面入手,逐步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35]邓磊、罗欣认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价值取向、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保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36]陈智、宋春霞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文化共同体意识与政治共同体意识,多元而立体。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增强对各民族互相依存、团结奋斗、共创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且还要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刻认同。[37]马福运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紧扣经济与政治因素结合、民族与区域因素结合和改善民生与凝聚民心紧密结合,推动各民族共同因素逐步增多,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38]在田敏、陈文元看来,应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关键符号,从多民族交流互动、文化自信、民族认同、道德素质和日常生活等角度入手,推动实现民族文化符号多维度空间拓展、多元化面向展示和多层次的有机结合,积极建构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9]
民族政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新中国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舆论引导,逐步强化各民族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及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在事实上强化了各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认识与观念,这正是新中国民族工作与民族政策的初心,历史经验值得重视和汲取。赵刚认为,中华民族“自在”时期的民族政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自觉”时期的民族政策则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国家的时代内涵,而“民族—国家”建构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维护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民族政策要切实致力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经济共同体意识、政治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共同体意识,这是建构和铸牢中华民族意识的关键所在。[40]
中外历史经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启示。马亚辉认为,清前期顺康雍乾四朝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疆域统一、国家认同、边疆内地一体化的民族政策,推动了我国西南边疆日益巩固,西南各民族对清朝政府和中国的认同也日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步形成。[41]徐海燕在分析和总结俄罗斯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明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铸牢各民族的大家庭认同意识;大力强化国家能力,逐步增强多民族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4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的历史过程,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求各民族共建共享历史文化记忆与现实文化形式,凝练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为全体社会成员建构共有国家认同打下文化认同和心理基础。[43]范君、詹小美认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的共在性、共生性和共意性关系,指向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中华民族成员的心理认同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指谓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同构。[44]孟凡东、王占斌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45]通过切实改善民生、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动民族团结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6]
近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有研究与探讨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实践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纵观近年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已初步搭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基本框架,建构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来说,现有研究几乎涵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概念、内涵外延、特点属性、理论渊源、历史演变与形成过程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对策与建议等内容。但现有研究仍处于理论探讨与体系建构阶段,研究方法也多基于政策分析和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对策与建议可操作性不强,中观与微观层面探讨不多。[47]当然,乌小花[48]、李斯颖[49]、谭林[50]、谢新清[51]等学者也曾尝试田野调查与个案研究,但仍有重理论轻实证之嫌,且存在一定的重复研究。
从学者群体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多是来自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如纳日碧力戈、严庆、赵刚、青觉、张淑娟、郝亚明等,他们发文质量较高,数量也较多(见表1)。与此同时,年轻学者偏少,发文数量也不多,学术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新老学者互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景像尚需时日。
表1 主要作者发文情况统计表(2017-2020年)(单位:篇)
从学科分布看,民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学科,但是单一学科研究较多,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较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学术主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层面。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领域,而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参与相对偏少,尤其是政策比较、实证分析、社会问题等视角探讨尤其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2017-2020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要论文(CSSCI源刊、中文核心)计120余篇,刊发载体也多是民族学类期刊。统计显示,刊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的期刊多集中分布在中西部民族地区,这体现了刊物办刊的基本宗旨、栏目设置与区域特色。同时,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北京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起到了领头羊作用。从发文数量来看,不同区域、不同出版物刊发论文数量差距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偏少。
表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文刊发情况统计表(2017-2020年)(单位: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学术话题,客观上需要社科工作者直面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不断推进基础与应用研究,精准把握和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未来走向与趋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坚持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推动真正接地气的中国研究。一方面,在理论建构上,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把握中国民族研究的战略大方向,极大丰富中国民族理论宝库。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切实弄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与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效推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覆盖,大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嵌入式发展共同实现现代化,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等。另一方面,在工作实践层面,要持续开展“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实证和聚焦研究,通过研究特定族群、典型历史事件、民族互动与交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从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和细节中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因素,使研究多元立体、丰富多彩。总之,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着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历史意义搞清楚,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搞清楚,把理论上存在的盲区误区搞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搞清楚,把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搞清楚,持久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从话语体系建构来看,要在构建完整学科体系上下大功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知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要不断吸收借鉴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优秀成果和研究方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话语、中国气象和中华历史文化背景的“中华民族学”学科体系与理论架构,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谱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大力推动跨学科与跨区域的对话与融合,强化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这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当务之急。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上花大力气。积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建构与研究工作,全面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语言文字体系、教材体系、课堂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完整的、科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体系,切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全过程,真正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教材、进学校、进大脑、进心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热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需要指出的是,要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个优势”研究。一是“制度优势”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一党执政、多党合作”是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中,要将强大的制度优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衔接起来,借助制度优势使“五个认同”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二是“民族团结”优势研究。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专家学者和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为真正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与民族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落实“五个认同”的历史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优势。作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少数民族专家学者和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有着重要影响力,尤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起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要调动和发挥多数民族的积极主动性,利用数量优势、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与少数民族形成合力,共同铸牢中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数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正确处理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既不能无视民族共性放弃引导,也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忽视客观存在的民族差异。[52]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双向铸牢,不仅少数民族要认同多数民族,多数民族更要认同少数民族,共同认同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要差异互补、互联互融、求同存异,真正形成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多民族文化生态环境。
同时,要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系统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真正融入到党政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中,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根植于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多举措大力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与深度交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发展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与中国共产党创新性的引领,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和睦稳定的多民族统一局面和政治系统,故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53](P.299)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呈现出碎片化态势。推动走出民族研究碎片化的“沼泽地”,从文化自觉走向真正的学术自觉,这将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大方向,也是一个战略方向的大问题。[54]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只有实现整体化、系统化与实证化,才能最终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愿景,真正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