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视域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021-06-18 06:44黄务兰
关键词:智库图书馆资源

黄务兰 张 涛 蒋 博

[提要]图书馆在国家新型智库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图书馆向智库知识服务转型,是提高图书馆软实力的路径之一。通过分析智库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并给出当前图书馆面向智库提供知识服务的创新路径。构建的知识服务模式注重智库机构的知识产出和共享、图书馆与智库机构的合作共赢,形成一种由知识产出→知识加工处理、分析→知识扩散和传播→知识应用→知识产出的信息生态良性循环过程。

引言

新时代,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以资源支撑和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受到冲击,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主动转型[1],探求知识管理、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的新型模式。自2013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的国家战略以来,智库建设逐步提上议程,各类政府机构、公共组织及民间机构纷纷尝试服务于新型智库建设,图情机构也不例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是智库知识的重要提供者,应该依托自身的核心优势,取长补短,促进知识服务转型,提高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水平,推动国家智库建设,追求图书馆知识服务效益最大化。当前,图书馆离新型智库知识服务还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图书馆资源不足以支撑智库机构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产品和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智库机构和图书馆尚未建立良性合作关系;二是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尚未达到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水平。

在知识社会时代,图书馆仅仅依靠内部资源进行知识服务创新,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高端专业的智库决策咨询需求,图书馆需要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才能有效促进知识服务。通过分析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识别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和服务产出在知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主张被服务主体即各类智库机构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知识产出的过程,整合多方资源提供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构建一种由知识产出→知识加工处理、分析→知识扩散和传播→知识应用→知识产出的信息生态良性循环知识服务模式。论文探讨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创新路径,以期推动新型智库建设,促进国家政策制定、产品和技术创新。

一、相关概念

(一)智库与图书馆

智库(Think Tank)又称为思想库或智囊团[3],一般是指专门从事决策咨询研究的独立性组织机构,它为国家政治、文化、教育及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指导和思想保障。对于智库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美国政治学家保罗·迪克逊(Paul·Dickson)在《思想库》一书中提出:“思想库是一种稳定的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面向政府、企业及社会大众在政策问题上提出咨询”[4]。Rich将智库定义为“独立的、中立的、非营利性的、以专业知识和思想观点产出为基础,获得资助并影响政策过程的研究机构”[5]。英国学者Diane Stone致力于全球“知识—政策”网络和政策转移及智库的角色研究[6],拓展了“知识—政策”关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我国智库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大多建立在国外经验借鉴和参考基础之上。国内学者薛澜等从智库的本体、目标、地位、状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智库是一种独立运作、观点中立、相对稳定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3]。王莉丽认为智库是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利组织,目标客户是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其目的是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舆论[7]。

综上所述,智库是一种独立运作、观点中立、相对稳定的研究机构,它的目标客户是政策制定者、影响者和社会大众,最终产出是政策制定、产品和技术创新,其功能主要包括政策产出、舆论引导、教育引导、辅助政策制定。按照组织形式,我国智库一般分为政府智库、企业智库、民间智库和高校智库。其中政府智库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政策研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企业智库主要指那些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企业法人;民间智库指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高校智库是指隶属于大学的从事政策、社会经济研究和咨询的组织[3]。

图书馆因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馆藏资源,是智库知识的重要来源,在新型智库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国外图书馆在智库服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转型案例,如斯坦福大学的胡佛中心图书馆、哈佛大学的贝尔佛中心图书馆[8]、普林斯顿大学科学与全球安全中心图书馆、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图书馆[9]分别从自身特色出发,成为各领域的具有智库功能的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智库服务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大多是总结和归纳图书馆自身的优势,探讨其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我国学者张燕磊[10]、曾建勋[11]、黄如花[12]、魏来[13]、刘速[14]、初景利[15]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图书馆与智库的关系,图书馆服务于新型智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图书馆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

国外图书馆面向智库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成功经验能够为国内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提供借鉴和启示。我国图书馆面向新型智库服务仍然处于积极探索阶段,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仍须大胆创新和转型。

(二)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的概念起源于1978年,由美国学者F.W.Horton最早提出[16],该理论从自然生物生态学衍生而来,认为信息社会中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的关系如同自然生物生态学中的生物种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样,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Nardi和O’Day在《Information Ecologies: 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17]一书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在特定环境下由人、实践、技术和价值所构成的系统,其观点更强调使用技术实现价值。在信息生态要素方面,国外学者比较认可的是人、信息、环境和技术在信息生态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国内方面,学者们普遍认同从系统角度理解信息生态。李美娣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18]。王东艳等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信息、人、环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人工系统[19]。

本研究从系统角度出发,将信息生态要素划分为三个维度,即信息主体(人)、信息本体(信息)和信息环境,其中信息环境包括系统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并涵盖了信息技术在内的整个范畴。

二、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内涵

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从内容提供角度看,知识服务是经过资源整合后为决策制定提供帮助的知识,它是有特定价值的知识;从问题解决角度看,知识服务是从用户提出知识需求开始,经过相关处理,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从资源利用角度看,知识服务则是一种价值增值,它实现从信息资源到知识的转变[20,21]。总而言之,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更高级形式,它创造了信息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创新,通过信息处理过程,提供问题解决方案所需的知识[22],最终实现知识价值产出。

(一)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要素

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除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咨询、论文索引服务、科技查新、定题检索、学科分析服务等传统的学科服务外,侧重为智库机构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与思想等的服务[23-25]。其服务内容包括政策评价、趋势预测、智库研究报告撰写、智库成果评估、智库成果宣传营销等[26,27]。它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服务输出方面与传统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有较大的区别,图1描述了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要素的差异性。

图1 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要素

1.服务对象

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对象是面向智库机构对国家政策、产品和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这些智库机构按组织形式分类有政府智库、企业智库、民间智库和高校智库,除此之外,还服务于对国家政策、产品和技术产生影响的个人。传统图书馆知识服务主要针对本单位员工或师生、其他学术科研者。

2.服务内容

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在服务内容上更趋向于数据和文献的宏观性分析,包括政策评价、趋势预测、智库研究报告撰写、智库成果评估、智库成果推广等;传统知识服务更侧重于对某一具体学科或研究给予相关的文献参考、信息支持和数据统计等。

3.服务能力

面向智库建设的知识服务对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要求更高,按照知识服务的流程具体可概括为智库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知识组织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决策支持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等。

4.服务输出

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目标是参与规划、管理和支持决策,对机构发展、学科建设等问题提供意见和产生影响,它的最终产出是政策制定、产品和技术创新;而传统知识服务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信息参考和信息服务。

(二)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价值产出流程

从上述分析可知,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智库机构,服务内容主要是政策评价等宏观性内容,服务产出是国家政策、产品和技术创新,其知识服务价值产出流程如下:

(1)智库机构或社会个人将自己的知识服务需求转达给图书馆,如政策评价、趋势预测、智库成果评估、智库报告撰写等。

(2)图书馆馆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图书馆丰富的数据资源,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和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平台,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并归纳,最后形成符合用户要求的综述、述评、发展战略建议等宏观信息分析产品,提供给智库机构或社会个人。

(3)智库机构或社会个人对馆员提供的半价值信息,利用智库机构本身的优势和影响力、制定国家政策、产品和技术创新方案,实现知识价值产出。

三、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信息生态要素

信息生态研究信息主体(信息人)、信息环境与信息本体(信息资源)三者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协同以及相互发展[28,29]。其中信息主体(信息人)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序化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消费者等等;信息本体即信息资源,包括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计算机化的和非计算机化的等所有数据资源;信息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信息技术,它为信息主体(信息人)及其信息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图2是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信息生态系统主要结构,其中信息主体中的信息生产者、信息序化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消费者构成了一闭环循环系统。

图2 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信息生态要素

(一)信息主体

申静等将智库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构建了智库知识共享、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表明知识共享正向促进智力资本的提高,正向影响智库产出速度,提升产出质量[30]。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与申静[30]的知识共享正向影响模型,本文认为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链上的信息主体应该形成一闭环结构,知识产出者、中间商与知识需求者之间是一种循环共享关系,形成知识共享链条。

具有信息行为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信息主体,其信息活动受到信息生态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影响,并为信息生态系统带来价值[31],在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实现系统整体的升级和演进。本系统中,信息主体即信息人包括图书馆知识服务链上的所有人员,主要有科研人员、出版商和数据库经销商、图书馆馆员、企业、智库机构人员,同时还包括报社记者、新闻媒体、数据统计和调研人员、数据采集和分析人员等等。这些信息主体角色并不是单一的,某些人员既是信息生产者也是信息消费者,如科研人员、智库机构人员既是知识服务对象即信息消费者,也是新知识、新成果产出者。对图书馆来说,图书馆馆员作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角色,是信息组织、序化、分析和产生决策结果的主要承担者,需要具备宏观政策分析和预测的专业技术,他们是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出版商、数据库经销商作为信息中介和信息集成角色,是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强有力的后盾。智库机构包括政府智库、企业智库、民间智库、高校智库和社会个人是知识服务的需求方,在本系统中,倡导他们共享知识成果,因此他们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二)信息本体

李纲等提出智库与情报机构是合作双赢的关系,智库的数据支持与情报保障能力尤为重要,必须以优质的情报资源作为其保障[32]。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是智库知识服务的基础,同时智库的数据支持也给图书馆赋予了新能量。本系统中的信息本体即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纸质文献、电子资源、用户基本信息和行为信息。其中纸质文献包括书籍、档案、报刊、订阅纸质期刊、馆藏特色等;电子资源包括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报刊、电子期刊、论坛咨询数据、工具与软件、视频音频、统计数据/研究数据、随书光盘。除此之外,图书馆应依据自身智库服务定位,不断拓展其来源,除了上述所列的馆内资源外,还应与智库企业、其他图书馆、情报中心等多方合作,获取馆外资源。内容上,不仅包括传统知识,还应包括智库建设最新成果、研究报告、政策报告、新闻资讯等新内容。另外,信息本体还包括图书馆平台用户的基本注册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通过用户注册的基本信息、用户访问记录或行为,准确把握用户的知识需求,为个性化知识服务提供依据。

(三)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信息技术三个部分,其中内部环境是知识流有序流动的基础保障,信息技术是系统的技术支撑,外部环境是知识流合法运转的保障和约束。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保障信息流有序运转的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物理空间状况、服务平台、图书馆内部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等。它们为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数据分析和成果发布等一系列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和支撑,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流程和服务情境。

2.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对系统内部活动能够产生影响的要素,主要包括宏观的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文化和伦理等,是知识相互交流、应用、分享和传播的合法性保障和约束。信息政策和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信息制度,主要用来约束信息人行为的约束规则。信息伦理主要依靠道德力量规范信息主体的信息行为,是对信息主体在信息获取、传播、管理和利用等全过程中的伦理要求。信息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能够保障知识服务创新,保持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

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保障信息流转活动和信息生态链合理流动,用于开发、交流、管理、利用信息资源,使信息传送得到扩大并延伸的技术方法、传播方式、传递途径。新时代,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数字图书馆面向智库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新兴技术主要包括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主动推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其中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为图书馆数据资源存储、各类异构数据资源的整合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和主动推送技术可以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实现主动知识服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图书馆实物和设备的智能化识别、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总之,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兴信息技术,建设图书馆的智库知识库,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拓展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深度。

(四)信息生态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

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信息生态构成要素在系统内部相互影响制约、动态调整,协同演化、最终达到系统整体的适应性,信息生态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如图3所示。图3将信息环境分成内部信息环境、外部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3个子要素,加上信息本体和信息主体共5个要素。其中信息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征,它影响控制着另外4个要素,包括服务主体和利用主体,服务主体提供知识服务,利用主体提供服务需求和结果反馈,他们共同实现应用创新并创造知识价值;信息本体是信息生态要素中的信息活动对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分为原始信息和价值信息,这两种信息类别从时间上来说是个相对概念,原始信息经服务主体通过知识组织、分析、挖掘并归纳形成政策性的宏观评价、预测等宏观性信息提供给利用主体如智库机构,利用主体最终产生价值信息如政策、技术创新等,而这些价值信息又可作为下一轮价值创造信息流的原始信息,是一个周而复始、信息流不断正向流动的过程;信息技术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技术要素,是推进信息流正常运转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它在信息主体和本体之间起着媒介作用。外部信息环境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控制体系、提供信息政策、法律、伦理和文化的调控体系。内部信息环境是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保障体系,它直接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此体系中信息主体和信息本体形成了一闭环知识流动体系,知识流路径形成如图3标识的①→②→③→④→①首尾连接环状结构。

图3 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信息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

四、信息生态视角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建构

信息生态系统以系统进化思想为中心,强调系统中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注重系统内部与外界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交换。图4是本文构建的信息生态视角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该模式创建了一个首尾相连的知识生态良性循环结构:即“知识产出→知识加工处理、分析→知识扩散和传播→知识应用→知识产出”。本模式将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分为五层: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知识服务层和外部环境层。

图4 信息生态视角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

(一)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的数据支撑平台,主要包括图书馆的软硬件资源、资源数据库和系统数据库,它也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

(二)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强调生态系统信息主体间的知识产出、知识处理、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的良性循环生态,其中信息主体主要有图书馆馆员、政府机构、高校和企业。数据资源则主要包括图书馆本身的馆藏纸质和电子资源,以及由信息本体产生的共享数据资源,如智库机构的政策性文档、研究报告、统计数据,高校产出的科研论文、学位论文、发明专利,企业的市场调研数据、政策分析、技术创新成果等等。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是知识服务质量的保障层,主要是由图书馆馆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负责对前述数据资源的组织、融合,根据用户基本信息和行为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向其他信息本体提供更优质的知识服务。

(四)知识服务层

知识服务层处于最顶层,该层直接面向信息主体,以交互的方式提供知识服务,它既是知识服务提供层,同时也会产出用户基本信息和行为信息给下层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可以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

(五)外部环境层

外部环境层处于信息生态圈最外层,包括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文化和信息伦理,是知识相互交流、应用、分享和传播的健康性、合法性保障和约束。

由图4可见,由政府机构、企业、高校和图书馆馆员组成的信息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知识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良性循环。其中,图书馆馆员是该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类主体,他们是图书馆与外部主体间的联络员,也是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信息主体中的核心主体。各信息主体在该模式中,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产出、知识组织,知识共享和利用,知识价值的产出是信息主体在理解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活动,其实质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技术和产品的过程。

该模式体系中,最核心的是数据资源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它们是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数据资源保障和服务质量保障。数据资源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丰富的数据资源可为知识消费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为决策的正确制定打下坚实基础,为知识服务提供最根本的资源保障。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则是知识服务质量的保障,有了丰富的资源,还须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标准化处理、知识融合,最后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从而保障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五、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创新路径

本文建立的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能够使信息主体各方共同获益,是便捷、高效、廉价地获取知识服务的理想模式,也是图书馆自身发挥价值、寻求服务创新的改革方向。以下从图书馆信息生态视角,提出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方向改进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定位,积极转变角色

分析图书馆自身优势,明确新型智库服务的基本定位,是图书馆面向智库服务转型的基础。当前,大部分图书馆缺乏对智库的认知与认同,其职能仍定位于信息资源提供者。图书馆要考虑图书馆行业特点和自身的实际状况,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寻求政策研究需求的契合度和切入点。不管是为政府部门提供立法、政策咨询服务,还是为企业提供特色产业服务,图书馆必须依托自身的馆藏优势和特点,明确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提升的方向。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过程,图书馆首要任务是找出参与智库服务的起点,开展助力于政府、企业智库建设的服务项目,逐步构建图书馆在新型智库中的能力机制。

(二)建立新型智库资源共享生态圈,全面提高信息资源广度和深度

本文提出的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模式实施最基础的保障。当前,图书馆现有馆藏的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还停留在读者的纸质和电子资源获取、图书的“借还书”服务上。图书馆面向智库机构和企业提供知识服务,需要更全面的信息资源支撑,建立高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等信息主体的资源共享机制,增加智库机构提供的政策性文档、统计、调研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资源。

另外,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采集方面,要由馆藏驱动采集转变为用户需求驱动采集。增加知识的产出和传播,如建立机构知识库、收录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出版的教材与著作、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数据集、软件、预印稿、学位论文等其它有重要价值的藏品。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图书馆建立了机构知识库,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

(三)培养图书馆馆员综合能力,提高新型智库知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因此,馆员的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馆员除了具备图情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的组织、数据的标准化、数据语义理解和分析、数据展现能力等。有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作保障,图书馆还需要统一数据资源的组织形式、数据标准化和存储形式,实现异构平台知识融合和传递。另外馆员需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挖掘从而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提高新型智库知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四)建立智库机构资源共享和知识服务保障机制

本文建立的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现实实施的瓶颈在于智库机构的资源共享。当前、智库机构对图书馆印象仍然停留在“借还书”的传统范畴,对图书馆提供参考咨询和学科服务还缺乏了解和认知,他们更愿意付费和咨询公司、数据库厂商合作。因此,要建立双方获益和共享机制,一方面给智库机构和企业提供便捷、廉价的高质知识服务,另一方面则要激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资源、阶段性知识产出和成果,从而建立知识获取到知识产出的良性生态圈。

当前,图书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馆员要强化新型智库与图书馆主要业务关系的研究,包括智库与资源建设、智库与参考咨询、智库与情报服务、智库与学科服务、智库与信息系统、智库与机构知识库等,拓展图书馆智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从几家试点图书馆开始,深入探讨图书馆知识服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协调,逐步建立信息主体资源共享和知识服务保障机制,实现资源建设→知识组织、图书馆服务→智库服务,文献检索→情报分析,文献管理→数据管理,参考咨询→知识咨询的转变,由文献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创新服务转型。

(五)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保障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有序性和合法性

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环境是知识服务的有序性和合法性保障。其中内部环境包括图书馆馆内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规章制度,它们是保障图书馆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外部环境包括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和伦理,它们是国家层面宏观性的信息共享、传播等环节的合法性保障和约束。图书馆应注重信息环境建设,保障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有序性和合法性。

结束语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的一项国家战略。图书馆在硬件设施、信息资源和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成为新型智库建设中理想的合作伙伴。但是,图书馆在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建设方面还有一段差距,智库机构和企业对图书馆的职能印象仅仅停留在“借还书”的范畴,缺乏合作氛围和机制。本文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主张被服务主体本身即智库机构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知识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建立合作意识,整合多方资源提供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构建一种由知识产出→知识加工处理、分析→知识扩散和传播→知识应用→知识产出的信息生态良性循环知识服务模式。希望本文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拓展信息生态理论以及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为我国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下一步研究工作中,作者将深入探讨智库和图书馆合作、共享机制。

猜你喜欢
智库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