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玲
(大连市庄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辽宁 大连 1164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特点并没有完整的规律,发病季节以春季较为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唾液和空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头晕、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为主,如果使病情继续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4]。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还需将综合护理模式引入其中,使患者得到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快速的恢复健康。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年龄在1~62岁,平均年龄为(35.36±3.25)岁;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年龄在 2~61岁,平均年龄为(35.44±3.51)岁。本研究经我院审核通过,并允许实施。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此次研究对象均在知情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协议书,并自愿加入此次研究;由我院专业医师诊断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者;生长发育异常者;无法配合完成护理工作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与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缓解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同时,讲解良好的心态对患者产生的有利影响,以减少患者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员的紧张感[5]。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使其护理依从性得以提高。②知识宣讲: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详细讲解,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护理方法、护理优势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③预防反复发作:增加巡视次数,在监护期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格多次观察,且在护理过程中,尽量避免患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时要求护理人员穿戴好隔离衣和口罩等防护设备。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头痛、呕吐的症状及时报告医师,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与记录[6]。④呼吸干预:在监护期间,对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留意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中留置的废物,确保水瓶中的冷凝水在管路最低位置,防止出现回流的情况。定期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防止患者受到细菌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在进行机械通气护理期间,注意患者口腔内部的卫生情况,因为机械通气易导致患者的口腔黏膜防御功能降低,使口腔出现感染,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时,保持6 h 1次的频率,以避免患者口腔感染。⑤出院护理:指导家属出院后的正确护理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准予出院,在出院前详细指导患者家属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包括饮食、用药、生活等方面。嘱患者在活动时注意避免出现磕碰现象,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诊。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是指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是指经护理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体温相对改善,肺功能指标大部分恢复正常;无效是指经护理后,以上症状均未发生任何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人工气道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FVC、FEV1、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人工气道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FVC与FEV1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L,)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L,)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试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人工气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感染病毒致病,占全部患者的75%左右,不同病因的患者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较少,仅少部分患者可坚持服用药物,导致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将综合性护理措施引入其中,对患者实施全面和系统性护理措施,依照患者具体病情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7]。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主动和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告知患者有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发病原因、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使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在沟通时护理人员需保持态度亲切、热情,经常鼓励患者。帮助患者通过音乐疗法或播放电视节目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工作人员需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及温度,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湿度维持在60%~70%[8]。如果患者出现咳嗽或者有痰音时,可在浴室内放热水,使室内产生蒸汽,使蒸汽进入患者气道,但要注意避免让患者接触热水,避免烫伤。根据患者正常饮食情况与饮食喜好,对患者的饮食方案进行调整,保障患者饮食均衡,重视卫生。嘱患者多饮用温热的水,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咳出,也可让患者饮用温开水、温牛奶或温米汤。护理工作人员需遵医嘱为患者进行药物指导,依照患者的病情合理的对药物的剂量以及种类进行选择,从最小的剂量开始用药[9]。针对患者的用药效果适当的与医师进行沟通,调整用药剂量。将用药的具体时间、用药模式与其他的用药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其了解遵医嘱的重要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会有较多的鼻涕,可使用柔软的毛巾或者纱布轻轻擦拭鼻涕,避免用力抹而损伤皮肤,在夜间睡觉时将患者的头部适当抬高,避免患者鼻内分泌物反流入咽喉,刺激患者咳嗽。用温度适宜的水袋对患者的背部进行热敷,以起到驱寒的效果,加速止咳。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的现象,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退热药物指导。如果患者曾经有高热、惊厥,在体温升至38 ℃,且采用物理降温没有效果时,要及时为其使用药物退热[10]。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升护理效果,促使患者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