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农业昆虫学的教学改革

2021-06-16 11:31蔡志平张建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昆虫学害虫教学内容

陈 静 苏 杰 蔡志平 赵 洁 张建萍

(石河子大学 新疆·石河子 832000)

传统的《农业昆虫学》以知识点讲授,以单一教材为依托,从点到面,逐层递进为教学思路。混合式《农业昆虫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借助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为主阵地服务:既要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传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在线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我们课程组进行了基于混合式的《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

1 原课堂教学思路及开展的教学活动思路

《农业昆虫学》课程依据2013版培养方案,按总—分结构,共设置11个章节。总论包括:昆虫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农业害虫防治方法等基础内容;各论包括:地下害虫、多食性害虫、棉花害虫、粮食作物害虫、储粮害虫等内容。

本课程的总体课堂教学思路为:以知识点讲授,以单一教材为依托,从点到面,逐层递进。总论部分通过多媒体以大量图片展示昆虫学基础内容,采用翻转课堂,学生讲课,辩论赛等多种方式,激活课堂;各论部分运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借助视频短片,形象生动得展现各种作物害虫形态、危害症状、防治方法,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和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农业昆虫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针对《农业昆虫学》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问题,提出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农业昆虫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前发布教学任务公告,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课程导学,提前预习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改变沉闷的满堂灌的课堂;引入最新科研研究进展,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深层思维发展;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引入,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懂农、知农的三农情怀。

《农业昆虫学》混合式教学设计利用混合的优势将线下和线上有机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点,丰富了课程内容,拓展了课程资源,教学内容更系统、更全面,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1 线下

课前。首先,授课教师准备《农业昆虫学》学习资料,既包括课程日历、教学大纲、课程教案、课件、课程作业、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也包括其他的扩展资源,如MOOC、有关农业昆虫的网站、最新研究报道等,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图1)。同时,也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即导学部分,点明本章节的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清楚面授课的主要内容。

图1:农业昆虫学网络教学资源

在课中,《农业昆虫学》面对面教学主要分为六个教学环节:纯理论教学阶段、讨论式教学阶段、合作探究阶段、个性化指导阶段、巩固练习阶段、总结点拨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农业昆虫学》总论部分以纯理论教学为主,各论部分以讨论式教学为主,提倡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师随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教师会安排一定的课中测验,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最后,通过小组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小组汇报的成果,针对不准确或错误观点进行纠正。

在课后,线下作业实验报告和当堂测验。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及时调整线下上课内容和上课进度,便于提高教学质量。

2.2 线上

在线学习,首先是由教师发布教学公告,布置预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内容,为线下教学打好基础。

作为学习者,按照教师的安排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导学安排等资源,完成网络预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总结预习问题。课前交流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QQ群与教师直接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预习问题。通过交流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也可以帮助教师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在面授课时重点讲解,因材施教。

线上考核会根据授课内容,布置网络测验、章节作业和讨论区(图2),帮助学生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给授课教师,调整授课进度和内容。

图2:农业昆虫学线上作业

3 《农业昆虫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

《农业昆虫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包括混合教学分为前期分析、方案实施设计、混合评价三个阶段,在前期分析阶段,主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混合教学环境的分析。实施方案设计阶段是实行混合教学的核心,主要包括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混合评价阶段中评价主体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评价主体。评价方式釆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样评价方式,以做到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修订,最终通过总结性评价检测设计方案,学习活动对学习效果有效性。

3.1 混合教学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包括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及环境分析等方面。

学生特征分析指在新的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特点的活动,包括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及认知结构变量等。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必须使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学生特征相匹配。《农业昆虫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者是大学三年级学生,之前学过《植物学》,有关昆虫方面的课程未曾接触过。因此,《农业昆虫学》在绪论部分开始由简入深,引入大量动态图片、短视频介绍昆虫世界,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依据的一部分,决定着具体的学习行为。通过对农业昆虫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害虫的形态鉴定、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措施。本课程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鉴别农业害虫的能力和有效运用防治害虫的方法,重点让学生掌握地下害虫、多食性害虫、禾谷类害虫、棉花害虫、甜菜害虫、油料害虫和储粮害虫的主要种类识别、田间消长规律,预测预报方法,提出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确保农作物安全生产和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制定,涵盖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两方面。通过教学内容分析可以为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农业昆虫学》教学内容合理,总学时40学时,理论30学时,实验10学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2 混合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混合式教学设计阶段包括教学组织过程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两个方面。教学组织过程设计是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应用方面的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逻辑顺序,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农业昆虫学》在线下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主,其中引入大量图片和教学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总论学习的基础上,各论部分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小组合作的协调性,也可以检验学生对总论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农业昆虫学》在总论部分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为主,在各论部分以讨论式教学方式为主。进行讨论之前,教师提前布置讨论内容,学生组队、分工,搜集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讨论时,教师观察每个小组的进行情况,学生的参与程度等,从中为抽选小组汇报人做准备。讨论过程中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混合式教学活动是课堂面授教学和网络学习的混合。为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教学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农业昆虫学》线上的教学活动以预习、参与讨论、完成作业为主,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部分各论内容进行网络学习,缓解课程内容较多,课时较少的困难。

3.3 《农业昆虫学》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混合教学评价是综合考评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学习结果,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后,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农业昆虫学》利用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上创建学生电子档案进行过程性评价。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记录线上线下学习过程。将主要学习活动纳入形成性评价,系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课程学习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主要包括系统平时参与度以及课程任务作业、在线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在课程总评成绩中,过程性评价占40%(在线学习时长15%,网上作业25%),实验报告占10%,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占50%。学习评价形式和成绩均在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上记录,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学生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学习反馈,有利于后期学习。混合式教学评价更为多元化,更注重过程性考核,解决了“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更好的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4 农学昆虫学混合式教学效果

通过二年多的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顺利完成了《农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总体成绩较往届单一课堂教学提高近4个百分点,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昆虫学害虫教学内容
森林昆虫学经典学术著作再版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法布尔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昆虫学
昆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