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是快乐的游戏

2021-06-15 04:17吴微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设计竞争

吴微

【摘要】教育现代化绝不只是设备、环境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因材施教,让学生把劳技课堂当作一场快乐的游戏,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公民。闯关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它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关卡,學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闯关,这种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悦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闯关式”教学使劳技课堂更具趣味性和竞争感。本文围绕“闯关式教学设计要以学定教”“闯关式教学设计要层层递进”“闯关式教学设计要先学后教”“闯关式教学设计要走出课堂”这四个方面,阐述在劳技课堂中如何贯彻闯关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劳技课堂;“闯关式”教学设计;趣味;竞争

劳技课堂是有趣的,是有竞争性的,这就代表着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从“闯关式”的教学设计上来看,它更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一、“闯关式”教学设计要以学定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觉得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缺乏认识的兴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毁灭。”在劳技课堂中,学习任务的创设是为了老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转化为符合学生平均水平,并且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卡之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个“闯关”任务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不同基础、不同“段位”的学生都能在这个关卡中不同程度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闯关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保证了每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小学劳技四年级下册《笔袋DIY》一课,是一节缝纫课,本课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缝纫针法,并且已经会用基本针法缝制一个沙包的基础上。导入部分我将沙包的造型和笔袋的造型做了一个简单的类比,学生发现,其实将沙包横向拉宽,把沙子掏出来,再装上拉链,就是一个笔袋了。这一类比增加了学生学习手缝笔袋的信心,很多同学觉得,沙包我都能做好,笔袋一定也没问题。甚至在我导入结束后,一部分同学已经在脑海中有了初步的制作步骤了。接着,我将做好的笔袋范作发给了小组的成员,小组合作研究,并且设置了以下关卡:

1.自学材料和工具。

2.自学步骤。

这两个关卡的设计,是引导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技能,找到和新知识技能相通的地方,当学生在探究材料,发现基本操作步骤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小组四人在闯关过程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能够说出制作笔袋使用的材料,而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能够通过做沙包的方法,反推出手缝笔袋有可能需要的几个基本步骤。最后由组长记录总结,总结得最完善详细的小组,老师会给予表扬。

二、“闯关式”教学设计要层层递进

斯宾塞说:“教育中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如何搭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进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更高水平?传统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老师做一步,学生做一步,学生学会了技能,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会举一反三。而“闯关式”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个适当的小藤蔓,学生通过这些藤蔓一步步攀升,逐渐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分析问题,巧设关卡,将复杂的问题一步步简单化,从而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更深层的地方。四年级学生已经上过缝纫课,在有基础的前提下,我让学生自己探究笔袋的制作步骤,步骤总结如下。

1.裁剪。

2.缝合。

3.装拉链。

4.装饰。

步骤顺序根据学生总结来写,怎么去验证这些步骤对不对?步骤对了,顺序对不对?针对这些问题,我设置了抢答“关卡”。我问:“做笔袋的第一步是什么?”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得先有块布!”“布从哪里来?是不是随便什么布都可以呢?”“不是,要裁剪的!”“布的大小是根据什么决定的呢?”“笔的长短,能放下文具就行!”学生各抒己见,在抢答关卡中,学生不仅解决了制作步骤的第一步是裁剪,还解决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尺寸的布的原因。

在第二步缝合过程中,我设计了“操作”关卡。做沙包和做笔袋差不多,换了一个大小尺寸的布,你会举一反三地操作吗?几个学生都自信满满,自告奋勇上台,将布反面朝外对折起来。我问:“为什么是反面朝外呢?”他说:“因为等一会要翻面的。”看来这个学生缝沙包这一课学得很扎实,他边对折,还会提醒同学们:“对折的时候,要边对边,角对角,对折整齐。”我一直认为,学生看同学示范,会比直接看老师示范或者视频,学习的兴趣更足一些,因为学生都有一种好胜心,而“闯关式”教学设计,正是激发了这种好胜心。

三、“闯关式”教学设计要先学后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台是老师的舞台,老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学习行为的被支配者,是文化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结果却是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课堂效率很低。劳技课堂上,所谓“先学”,就是教师先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自学的相关要求,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更正,让学生能自学的自学,自学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加以纠正,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式的学习。

《装拉链导学单》就是我设置的“先学关卡”。装拉链这个步骤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难点。我将装拉链的方法制作成导学单,小组先行尝试探究拉链怎么摆,怎么缝。研究完毕后,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摆一摆。在这位同学摆拉链的过程中,我不断问其他同学:“这一步对吗?”而其他学生就像是在做一个“大家来找茬 ”的游戏,不断对照导学单来纠正同学的错误。比如,拉链摆上去的时候要拉开、拉链首尾两端的银扣要对准两侧缝合线、拉链正面要和布料正面相贴合、缝拉链最好是缝在中间等……等找完茬,拉链也缝好了。将原本死板的技能乐趣化,是“闯关式”教学设计的目的所在。

四、“闯关式”教学设计要走出课堂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牧羊人,应该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盛的地方,让他们自由寻觅食物。”一般的劳技教学总是讓学生端坐在教室,教师在三尺讲台口若悬河,如果我们把“小羔羊”们放养到课堂外,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我一直认为,学习劳技技能,是用来与我们的审美结合,服务我们的生活,为生活增添美感的。一双巧手如果只局限在课堂,那就太浪费了。

在《笔袋DIY》这一课的课后延伸中,我设计了一个“爱心关卡”。我平时也喜欢捣鼓一些手工艺品,这次笔袋的制作给了我一个灵感,我发现其实只要改变笔袋的尺寸,装上提绳,笔袋可以巧变身为手拿包。我将自己做的手拿包和学生们分享。“哇!太可爱啦!”“吴老师这个真的是你自己做的吗?好像店里买的那么好看!”我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真的很简单,但是老师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做个手工达人,学生自然会想效仿你。让学生走出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老师自己要走出课堂。此外,我还拿出了一个小包,让他们猜猜这是什么包?几个活泼的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是化妆包!老师放化妆品的!”我问:“这个化妆包和刚才我们做的笔袋造型有什么不同呢?”细心的学生发现:“这个化妆包底部立体,是可以站起来的。”接下来是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考验大家的生活常识和对周边人的细微观察能力:“为什么化妆包要站起来?”几个男生很可爱,他们说:“我看过妈妈化妆,站起来的化妆包,比较好拿口红什么的,其他的化妆品不会掉出来。”很多同学听到都笑了,对生活观察太仔细了,我也对他们刮目相看,以后一定会是个“小暖男”。最后我将爱心锦囊发给了同学们,锦囊里有底部立体的秘诀,“爱心关卡”的闯关条件就是,把在课堂上做好的笔袋改造成化妆包,送给妈妈。只有闯过这最后一关,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王者”。这一关卡的设立,起初我也只是尝试看看,毕竟课后的作业是开放性的,可能完成率并不会很高,然而结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有将近一半的同学都主动将做好的化妆包给我看了,有的还自己DIY了一些拉链挂件和装饰,真的很漂亮!

五、结束语

闯关式教学设计给劳技课堂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应该是学习氛围的改变。它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既有竞争性,又有合作性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对自己有要求,积极动脑、动手,在学到劳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劳技这个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关“闯关式”教学设计,我还将摸索与尝试,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劳技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赛儿.以学定教理念在劳技课堂运用中的“四定”原则[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12).

[2]潘贞.浅谈劳技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3(2):9-10.

[3]王立功.斯宾塞《教育论》[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3):94-97.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设计竞争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