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针对引流管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影响

2021-06-13 18:35裴丽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经肝引流术黄疸

裴丽媛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一种微创诊疗法,可以对机体的肝功能产生保护作用,同时解除胆道梗阻、减轻黄疸,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1-2]。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术后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其临床效果提供保障,才能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3]。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引流管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从而为该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到我院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2018年3月至8月入院的43例患者为参照组,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入院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入选标准:意识清楚,能够正常沟通,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尿液为深黄色、黄疸加重、大便呈陶土样、血清总胆红素增高等临床症状;经诊断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4]。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9例、14例;平均年龄为(47.69±3.28)岁;平均病程为(1.42±0.31)年;其中,胰头癌2例、胆囊癌5例、胆管癌34例、转移性癌2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8例、15例;平均年龄为(47.24±3.19)岁;平均病程为(1.45±0.29)年;其中,胰头癌1例、胆囊癌5例、胆管癌35例、转移性癌2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其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术后8 h,为平衡患者机体营养,可给予其少量的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牛奶、豆腐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若无上述症状则可将饮食逐渐改为半流质食物,注意避免食用高脂食物。术后24 h内,提醒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不可随意下床走动,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则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其处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预防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引流管护理:为防止引流管脱落或移位,需使用一次性医用敷贴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然后在床档处固定好引流袋。若患者要下床活动,则要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衣服上,注意引流袋的位置需低于手术切口位置,从而确保引流管无扭曲、挤压、脱出、阻塞等情况。患者若要变换体位或更换衣服,护理人员需从旁协助,并观察引流管的放置与走向,以避免发生误拔、过度牵拉引流管等情况。通过观察患者胆汁的性质、量、颜色等,从而判断导管的通畅性,若胆汁颜色改变、流量减少,则有可能存在引流管阻塞、脱落等情况,需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第二,皮肤护理:术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术后1周,每隔1天更换一次,1周后则每周换一次,同时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燥,注意观察引流口处的皮肤,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出现,若出现上述情况则应立即更换敷料,在更换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撕伤。若患者发生胆汁渗漏,则护理人员需增加换药次数,以免受到胆汁刺激,从而有效保护其皮肤。

第三,并发症护理:胆漏是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没有合理放置术后引流管导致胆管损伤,或是由于引流管滑落。要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需对引流管的通畅性给予密切关注,避免患者翻身幅度过大而令引流管发生梗阻。并发胆道出血者,其临床表现为面色发白、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脉搏细速等,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意识、神志等进行严密观察,同时检查穿刺部位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对引流液的颜色和流量变化给予关注,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当腹压增大时肠内容物就会出现逆行,进而发生胆道感染,或者由于引流管存在堵塞、出血等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清洗,使得细菌进入胆道而引发感染。对此护理人员需保持穿刺处敷料的清洁、干燥,在活动或更换引流袋时需防止液体逆流;为患者搭配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等食物,以加强其营养,从而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已经存在胆道系统感染或长时间瘀滞的患者,行胆道造影时应尽量放缓速度。伤口感染主要是由敷料或皮肤存在清洁问题所致,护理人员除了辅助家属对患者擦拭身体外,还要定期更换其病服和床单,更换敷料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第四,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需将引流管脱落的危害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如何对引流液的质量、性质、颜色等进行观察与记录,将引流管的固定、保护方法一一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协助家属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与作息计划,让患者在出院后通过饮食、运动、休息等方式改善身体状况。另外,护理人员每周需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便能够及时为患者解答疑惑并关注其出院后的状态,提醒其复诊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进行记录,包括黄疸消退时间、大小便恢复正常时间。②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胆道感染、胆道出血、胆漏、伤口感染、引流管脱落或堵塞。③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5]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8个方面,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 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为(11.34±2.33)d、大小便恢复正常时间为(4.21±1.08)d,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病情改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即参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为(15.14±1.33)d、大小便恢复正常时间为(6.25±1.37)d,且差异显著(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比较t=9.95,P<0.05;两组患者大小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t=5.43,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 参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的SF-36评分分别为(66.34±5.33)分、(65.72±5.18)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参照组与观察组的评分分别为(73.78±2.42)分、(81.63±2.11)分,两组的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幅度大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t=6.26,P<0.05)。

3 讨论

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效果快、成功率高等优势,通过胆汁引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否则其生存期将大大缩短[6]。但是,术后患者常常会存在胆道感染、胆道出血、胆漏、引流管脱落或堵塞等并发症,对临床治疗有效性造成了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术后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令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提升[7]。本次研究对两组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引流管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预防性护理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情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此结果与刘婷[8]的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仅是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而进行的基础性干预,所以在病情改善、并发症控制、生活质量上的提升上并无明显效果。而观察组所采用的预防性护理是一种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患者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而提前制定好预防性干预的措施,以达到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引流管护理、皮肤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等预防性护理。其中,引流管护理能够保障引流管的通畅性与固定性,有效预防了引流管脱落或堵塞等情况的发生;皮肤护理则可以保持患者身体的清洁程度,避免了由于不注重卫生问题而出现伤口感染等问题;并发症护理则是对各项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护理工作中尽可能地避免并发症高危因素的出现,从而对各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了良好控制[9]。预防性护理加强了对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处理措施,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进程,使其黄疸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大小便也尽快恢复正常,这对其生存时间的延长十分有利[10]。而出院指导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疾病和相关护理措施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即使出院了也能够时刻保持警惕心理,对自身的行为、饮食、作息等给予注意,明白不良生活习惯对自身的危害,从而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令生活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待患者出院后还需进行电话随访工作,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其病情变化,及时为其解答疑惑,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建立护患友好关系。

综上,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针对引流管采取预防性护理,无论是对患者病情改善、并发症预防还是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经肝引流术黄疸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Ⅲ级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经肝穿刺胆道引流置管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效果的观察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