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芬
(日照市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相对于青年群体,老年群体的发病率更高[1-2],其机制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病变,使正常血流受到影响,引起心肌出现缺血或缺氧的现象,最终发生冠心病[3-4]。该病的特征如下:病死率及致残率比较高、病程长、治疗所需时间长,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及心律失常,严重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5-6]。有相关研究报道,心律失常是引起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常见的合并症[7-8]。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药物干预法,但此法只能暂时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抑制,长期治疗效果不佳[9-10],再加上,患此病的大部分患者是老年群体,其治疗依从性较差[11-12],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治疗效果,需要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施以高效、安全的护理干预方法,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13-14]。基于此,为了探索并分析高效安全的护理干预模式,本研究将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100例试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以探讨及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具体研究情况做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100例试验组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在63~82岁,平均年龄为(73.57±7.6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2±0.97)年。10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在64~83岁,平均年龄为(74.05±7.2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4±1.11)年。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研究的200例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课题的检查,患者及其家属清楚课题的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加强健康宣讲教育,对其饮食及用药方法进行指导、保持病房干净、整洁、舒适、温馨,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15]。
给予试验组综合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制订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计划[16-17]。如对缺乏疾病认知的患者,对其加强健康宣讲教育;对于配合度不高、消极悲观的患者,多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通过向他们介绍成功案例来增强其信心[18-19]。二是生活护理。嘱咐患者多休息,减轻心脏的压力及负担,适当锻炼,作息规律;干预患者的饮食,主要食入低盐、低脂、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20];若有老年患者呼吸困难,指导他们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状态,以使回血量减少,缓解呼吸困难[21]。三是药物指导。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方式及时间,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所服的药物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哪些饮食会使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22]。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3种。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100×100%;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100%[23]。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选择SF-36(简明生活质量简表)来评判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24]。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所设计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皮尔森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χ2=12.121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χ2=11.9713)。见表1。
2.2 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干预结束后,试验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分别为(82.48±4.88)分、(75.42±6.05)分、(82.15±6.08)分;对照组分别为(78.18±5.42)分、(65.22±5.65)分、(73.67±4.67)分。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有研究报道,近几年以来,我国冠心患者者因心律失常而死亡的概率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而降低[25-26],但是很多患者不够了解自身疾病,再加上疾病造成生理不适,会给患者带来一定不良情绪[27-28],如担忧、焦虑和恐慌,降低了治疗依从性,使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加重,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干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29]。因此,临床上,在治疗因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患者中,不但要进行一系列基础治疗,还需对其进行高效安全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30]。因此,对于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综合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31]。综合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护理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疾病的具体情而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流程,与常规性护理相比,综合护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都更高[32]。
因此,临床上,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时,除了对其进行规范性、基础性的治疗以外,还需对他们进行合理高效安全的护理干预,如综合护理,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33-34]。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①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χ2=12.121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χ2=11.9713)。②护理干预结束后,试验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分别为(82.48±4.88)分、(75.42±6.05)分、(82.15±6.08)分;对照组分别为(78.18±5.42)分、(65.22±5.65)分、(73.67±4.67)分。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与张京[35]的研究结果一致。
因此,将综合护理应用到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整体效果,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