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改良法植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43例临床分析

2021-06-13 18:35吴以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导丝黄斑移位

杨 沱 吴以龙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市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福鼎 355200)

食管、贲门癌是恶性狭窄的常见病因[1],对无手术机会的重度狭窄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食管支架置入术不但有助于解决吞咽困难,也可迅速解除狭窄,重建食管通道[3]。我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通过改良法成功为43例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患者放置食管支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3例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7.32±4.29)岁;食管癌23例,食管贲门癌9例、贲门癌7例、贲门胃底癌4例,合并食管气管瘘6例。上消化道造影示狭窄长度2~9 cm,平均长度(5.37±3.06)cm,狭窄孔径0.2~0.6 cm,平均(0.32±0.11)cm,所有患者均由病理和影像学确诊且无手术机会,吞咽困难分级为Ⅳ级(依据Stooler分级),符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手术指征[4]。

1.2 仪器与设备 胃镜(日本OLYPUS260主机GIF-XP260ns鼻胃镜),X线机(厂家:日本日立公司),对比剂选择碘海醇,导丝黄斑马导丝(厂家:Bosten Science公司),支架选择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全覆膜支架(厂家: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扩张器为Savary-Gilliayd食道锥形扩张器(厂家:美国库克内窥镜公司)。

1.3 治疗方法 术前患者常规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血凝四项及心肺功能检查,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术者采用改良法即首先插入鼻胃镜尝试通过狭窄段,通过困难时,由活检孔道插入黄斑马导丝,在X线监视下,通过抖动、捻动导丝,通过狭窄段,必要时可由活检孔道内注入少量对比剂,在X线下显示狭窄内部走向,据此调整导丝方向便于通过。导丝通过后在胃内盘2~3圈,通过鼻胃镜和X线共同测量狭窄段长度,并进行必要的扩张,退出鼻胃镜,选择合适型号支架,并在共同监视下成功释放。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鼻胃镜和X线监视下,支架是否成功释。②观察支架移位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③评定患者术后2周治疗效果,包括狭窄段扩张效果和Stooler分级。Stooler分级标准:0级:能够正常进食,无异常症状;Ⅰ级:能进饮食,偶尔发生吞咽困难;Ⅱ级:吞咽困难,能进食半流质食物;Ⅲ级:仅能够进食流质性食物;Ⅳ级:不能吞咽唾液或者饮水,完全无法进食。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鼻胃镜和X线监视下,所有患者采用黄斑马导丝均顺利通过狭窄段,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术后2周狭窄扩张程度和吞咽困难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见表1。所有患者术后仅出现2例支架轻度移位外,8例胸骨后疼痛,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表1 43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狭窄程度及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食管支架置入一般采用内镜下直视和X线监测两种方法。内镜直视操作简单,可通过普通胃镜或鼻胃镜(也称超细胃镜)完成,普通胃镜因直径偏大通过Ⅲ~Ⅳ级狭窄困难,偶有置入失败的报道,鼻胃镜虽易通过狭窄且放置食管支架相对安全[5],但支架选择时偏差较大,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X线监测,王国义等[6]认为患者狭窄程度较大时可考虑于X线下置入支架,笔者认为此方式首先需要较硬的导丝通过狭窄,若狭窄段长或病灶处于食管中下段时,调整硬导丝方向变得困难,再加上癌组织质地脆,很容易造成穿孔或黏膜出血,增加并发症发生。我院43例癌性重度狭窄患者,其中包括普通内镜下置入失败5例和X线下失败8例患者,采用鼻胃镜联合X线监测,首先使用黄斑马导丝通过狭窄段,进而食管支架成功置入,均获得成功。笔者使用此法的体会有:①黄斑马导丝头端长85 mm的亲水软钢丝,外裹一层塑料薄膜,成襻塑型能力强,易通过狭窄段。②导丝有一定的韧性,术者的操作意图容易到达头端。③不透光的导丝头端和黄黑相间的外观利于X线和内镜同时监视。上述特点使得术者操作鼻胃镜达到狭窄内部且难通过时,可在X线下,由活检孔道置入黄斑马导丝,必要时注入少量对比剂,显示狭窄内部走向,据此采用轻轻抖动、捻动导丝等ERCP手法,调整导丝前进方向,达到通过狭窄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手术视野和导丝整体位置清晰,且对食管壁损伤很小,不易造成术中出血及穿孔,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据刘兵团等[7]报道,对于食管良性狭窄,采用鼻胃镜和X线联合监测下黄斑马导丝通过后,需更换硬导丝完成后续操作。我院43例癌性重度狭窄患者并未更换硬导丝,而是继续使用原黄斑马导丝,即可完成后继操作,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笔者观察发现,癌组织质地较瘢痕组织脆、软,黄斑马导丝的韧性足以支撑食管支架释放器通过癌组织,另外一方面X线可实时监控支架释放过程和食管壁受力情况,可随时调整满足支架释放要求,有效降低术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出现[8-9]。

支架移位是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43例癌性重度狭窄患者,术后仅有2例出现轻度移位,移位率4.65%,为文献报道4%~36%的较低水平。笔者认为,减少支架移位的方法是准确测量狭窄长度、选择合适支架、精准位置释放。目前食管支架选择多由内镜或X线单方法测量,会出现测量偏差,造成支架型号选择不恰当,同时单方法监测不能对释放时出现的偏差及时调整,造成术后支架移位率升高。我科患者通过内镜和X线共同测量、共同确认狭窄程度、支架型号,及时校正测量和释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释放时始终使食管支架的中央处于狭窄中心,做到支架两端均衡受力,可有效减少术后支架的移位情况。雷甜甜等[10]认为支架移位是由于支架选择不当、位置不同及操作不当,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和肿瘤的组织来源有关。我院2例支架术后移位狭窄长度均在2 cm以下,而2 cm以上的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均未见移位,所以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狭窄长度,尤其是当小于2 cm可能是术后支架移位的另外一个因素,还需要大样本分析。

支架放置成功后,43例患者即可进流食,术后2周狭窄程度、吞咽困难程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仅8例(10.9%)出现胸痛,采用镇痛药物可以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营养状态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达到了姑息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鼻胃镜和X线监视下改良法食管支架置入术安全有效,支架移位率低,并发症少,对姑息治疗的癌性重度狭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导丝黄斑移位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裂孔在黄斑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微小移位的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