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事业的启蒙阶段,学前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学前教育的优势,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切实强化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这样一来,则可以为幼儿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 学前教育; 规则意识; 独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405
由于学前阶段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当下家长对幼儿的宠爱,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普遍较弱。对此,幼儿教师应当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使其更加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纪律。
一、学前教育对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未能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购买某种物品而导致孩子与家长哭闹,不愿离去。由此可以发现,大部分孩子在家里都表现得过于自我,而忽视他人的感受,这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而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会引导幼儿逐步接触部分规则,如“玩玩具以后要放回它原来的位置,抬餐、喝水、上厕所要排队,上下楼梯不拥挤等,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慢慢适应规则,从而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除此以外,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識过强,导致部分孩子失去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容易导致孩子成为“生活文盲”。而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会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如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过于依赖他人”等道理,引导幼儿自主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可见,幼儿园学前教育对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幼儿教师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二、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引导策略
(一)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的几个步骤:其一,在传授基础知识时,幼儿教师适当渗透相对简单的“规则”,如当教师在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在课堂上喧哗、吵闹;其二,在师生互动时,重复即将执行的“规则”,如要回答问题,则需要举手,当教师示意时,再回答问题;其三,将以往学生的“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参与”,如教师抛出疑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同时借助肢体来示意,引导幼儿举手回答这一问题。通过上述方式,将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引导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在教学课程知识的同时使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得到切实培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并非对具体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延伸,而是在已有阶段性知识框架的前提下,找出可以展开引导的契合点,并且在无形之中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调整和合理安排,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落实这一工作,并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完善能力培养方法
幼儿园学前教育强调幼儿教师要在课堂中尊重和明确幼儿主体,对此,幼儿教师可以立足于幼儿本身,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首先,情景互动法。如: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创设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情景,如购物、做游戏等,并且在情景互动前,告知幼儿相关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幼儿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并在情景互动中将其运用起来。其次,榜样塑造学习法。如:幼儿教师将食物分发给幼儿,并且阐明这些食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让幼儿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节约粮食。在接下来的互动过程中,幼儿教师不必重复叙述食物的相关规则,而是对可以吃完食物、不浪费食物的幼儿进行表扬。如此一来,其他幼儿就会向榜样学习,以此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促使幼儿在幼儿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主动适应规则,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有序实施培养计划
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时,应当有序实施幼儿能力培养计划,深化良好的幼儿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这样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在日常教学时,幼儿教师将直观性规则的设定作为基点,让幼儿在日常行为中接触规则、认识规则,并且真切感受规则带来的积极影响。如:在喝水时需要排队、按照顺序来整理玩具,这些都是日常教学中相对常见的直观性规则。其次,在日常教学时,幼儿教师组织幼儿学习抽象性规则。如:当其他幼儿用餐时,不可以与其嬉戏、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有必要为老人让座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的隐形规则。最后,在日常教学时,幼儿教师有必要告知幼儿,在实际中需要按照正确的规则习惯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而这也正是幼儿在行为过程中进行能力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上述方式,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基础上,对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良好开发和培养。
(四)全面发挥群体优势
对于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不能一味依靠幼儿教师的力量,而是要将家庭等力量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彰显教育实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在实际教学中,设置“时刻遵守交通规则”等实践性课题,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深入感悟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重要价值;其次,幼儿教师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幼儿在成长中呈现出来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改善。在学前教育中,对于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培养,是在幼儿成长发展需求的层面上,进行社会性规则和条件探索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幼儿教师充分挖掘校园核心作用,在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部署、规划;另一方面,为了更快达成教育目标,强化家园合作,对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培养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革新,以此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学前教育对于幼儿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将其重视起来,并且实践到各个教学环节。具体来说,可以从把规则融入课程教学、完善培养方法、有序实施培养计划以及全面发挥群体优势四个方面出发,为幼儿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提升,为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尹秀明.论幼儿园孩子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引导[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8(06).
[2]申秋霞.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对孩子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引导[J].好家长,2017(51).
贵州省仁怀市鲁班街道第一幼儿园 5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