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
【摘要】 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学活动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它是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也是对智障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之一,是培智学校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智障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评价语言个性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智障 教学 评价语言 个性化
一、问题的提出
评价是影响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课堂言语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1]有人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 的确,培智学校课堂评价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以往的课堂评价语言的使用,教师往往根据智障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给予评价,如:“不错”、“很好”、“真棒”等,这些语言评价往往忽视了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对于不同智力水平和不同智力特征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智障学生获取知识经验的通道较普通学生来说相对狭隘,教师不外乎是他们获得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来源,既然学生能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并作答,也正是他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经验的一种表现,而在“转化”的过程中,老师仅仅是以问题的对错、好坏来答复学生,终究是不全面的,对错与好坏又将是一种教师对智障学生思想的灌输,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这种课堂评价语言,常常会因为教师的一时疏忽而造成一些教育教学的缺憾。本文在分析当前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评价语言个性化的一些措施。
二、 当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评价语言简单空泛,形式化
在培智学校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不错”、“很好”、“真棒”,或者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如:一边拍手一边齐喊“ 棒、棒、棒,你真棒!”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很多老师为了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選择了用做“好好先生”的方式来肯定学生,认为这样做才是对智障学生的尊重。的确,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智障学生对于老师的肯定与赞美的答复会感到愉快。但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往往只是拘泥于一种形式,当然如果你给学生的评语是合适的,那自是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明明有错误,答的也不好,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仍一味地给予赞语,其作用就不值得肯定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因自身的缺陷而不能很好地被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故而他们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相对薄弱而狭隘,教师的评价用语应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机制,学生应该得到的不是简单对错评价,而是对回答的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做出必要的解释,提升发言的品质,从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2]
(二)评价语言忽略过程,重预设
从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来看,很多老师在培智学校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向着自己的教学目标发展,然而教学目标是动态生成的,教师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对学习的引领,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参与、观察学生表现、予以个别指导而进行的师生互动的教学统一的过程。所以教师对于评价不能完全按照已有的条条框框来限定学生,一则忽视了智障学生的个性,二则不符合教学实质的要求。每个智障学生之间都是具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但是在智力上,也更体现在个性上。课堂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提高学习的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让课堂评价语言不再是一种预设的教学环节,而是真正具有评价语言的魅力。
(三)评价语言含糊不清,不作为
在培智学校课堂上我们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也回答完了问题,但教师却没有及时对正确的回答作出肯定,对错误的回答作出修正,最后以不了了之结束讨论。我想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答案就是一种不作为,特别是对于那些轻中度智障的学生,他们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虽然可以作答 ,但是由于智力方面的缺陷,往往缺乏分辨的能力,这时倘若老师并不将他们的答案予以解释,留给给学生的将是一头雾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下:
老师:银杏叶夏天是什么颜色的?大家仔细想想并作答。
同学甲:银杏叶是红色的!
老师:不对!
同学乙: 银杏叶是黄色的。
(这时老师只是让同学乙坐下,并请另一名同学回答)
同学丙:是绿色的
老师:好.非常棒,就是绿色的.
(这时老师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
尽管在课堂上讨论得非常热闹,但这些智障学生毕竟缺乏分辩的能力,思考问题并不全面 ,上面的例子中同学甲的答案或许是根据其他的叶子颜色猜的,但很明显可以看出同学乙的答案并不是随意的,它经过思考,但这种思考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老师问题中的关键词是“夏天”,而同学乙恰恰忽略掉了,但这时老师对他的答案不予回复,并对同学丙大加赞赏,然后老师或许因为课堂的进度而忘记了再去解释,这时很多像同学乙的这样的同学就会有疑问,因为他们明明看到过黄色的银杏叶,此时老师的不作为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头雾水。
三 实施评价语言个性化的措施
(一)针对差异,评价语言的创新性
培智学校课堂评价语言不应过分拘泥于形式化,简单空泛的语言久而久之会使学生麻木,起不到激励促进学习的目的,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对个体之间的差异予以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众所周知,人喜欢获得新鲜的刺激。对于学生特别是对智障的学生而言,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让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他们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课堂评价语应该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有效性。而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让教师自己的评价语很好地反应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那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语独特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老师们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不断更换,常用常新,课堂上使用起来信手拈来,机智善变,时时给学生于不同时空、不同情景、不同对象、不同表现而迥异的评价语,让学生听而不厌。同时,使用时将评价语和体态语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地竖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感染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以及配以赠送有象征意义的实物或新奇的举动,这些举措传达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燃起了学生的期待和希望,会使课堂评价语发挥其超凡的高效作用。当然,课堂评价语还应该做到准确得体有针对性,因为准确有针对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得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的准确针对性显得犹为重要,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儿是好的,哪儿是不好的;哪儿是对的,哪儿是错的,错在何处。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语在有针对创新的同时要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答案,避免“舍本求末”的现象.
(二)依托情境,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幸福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充满创造的过程。研究发现当儿童的学习与真实的情境联系时,他们就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3]因此,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极需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教师的评价用语要充分依托当时的教学情景与课堂的氛围即时性的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是即时即兴的,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同时将幽默的,灵动的评价语言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根据情境的熏陶为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智障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课堂上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全神贯注,而充满趣味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正是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所在,不需要刻意的提醒与要求,通过评价语言来引领学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所蕴含的艺术是对教师语言的高层次要求。[4]每位教师都有义务追求这样的高层次,但不能故弄玄虚,故意卖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在课堂上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评价语言,营造一个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智障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紧抓关键,评价语言的针对性
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不足。如上面的例子中,老师可以这样回答:“银杏叶在秋天的时候是黄色的,老师问的是夏天银杏叶的颜色,夏天的银杏叶应该是绿色的”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错出在哪里,因为在老师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或许学生却未必能注意的到。由于智障学生认知的片面,经常会导致答案出现错误,这种错误并不是不可以更改的,相反的是这些错误的根源仅仅是忽略了问题的关键,学生们因智力方面的缺陷而笼统的理解了题意,不免会作出片面的答案,这时就需要老师指出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直视问题,从而理解正确的答案。
(四)引领思维,评价语言的导向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5]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应从评价语言上表现出来。教师的评价用语应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机制,学生希冀得到的不是简单对错评价,而是对自己的回答做出具体的分析,做出必要的解释,提升发言的品质,从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这时教师就应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导向的作用,通过这种及时的评价引导、激发智障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学习。
(五)蕴含情感,评价语言的多样性
特殊教育是爱的教育,在智障学生的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更是蕴含着浓浓的爱,对于智障学生每一次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老师都应给予即时的回应,这种回应不仅仅是口头语言,有时甚至可以加入肢体语言来体现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与鼓励, 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真诚,让学生在评价语言的舞台上充分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培智学校课堂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重要的要促进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日益深入,老师们也应感到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努力走出传统的为评价而评价的怪圈。巧妙运用评价语言,发挥评价语言本身的作用,从而使评价语言为培智学校课堂添彩。
课堂评价语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做出瞬间的、即兴的、即时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在当前的一些教育研究中,人们注重的更多是宏观方面的学生评价,如: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而往往忽视了微观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最频繁的—课堂评价语言。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评价语言,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智障学生。在培智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准确的评价语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的距离,创造出课堂教学的最佳情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语言的重要性,有时因为情绪上的一时冲动,而在言语上不加选择,往往出言不慎或出言不逊,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对于智障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对智障学生的健康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参考文献]
[1] 王伶俐,黄金联.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言语评价运用的现状与反思—以福建省漳州市某小学为例.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02
[2] 王春晗.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言的现状与思考.http://www.qsjyy.com/bbs/dispbbs.asp?boardid=46&id=3680.2008-11-18
[3] 刘春玲,江琴娣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华东師范大学出版社,2008.2,99
[4] 周卫兵.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之我见.http://www.nflsxl.com/ .2007-5-24
[5] 邢同渊主编.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