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茸娅
(渭南市澄城县医院,陕西 渭南 715200)
甲状腺结节即甲状腺内部出现包块,有约5%~36%甲状腺结节属于恶性病变,即甲状腺癌,导致患者预后差[1,2]。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虽然单一超声特征性变化能提示疾病恶性风险,但由于结节病灶大小、部位不同,导致单一征象甲状腺结节鉴别性诊断中的作用,尤其在微小(≤10 mm)病灶诊断中价值有限[3]。甲状腺超声积分法是依据边界、边缘、回声、内部结构、纵横比等多个征象在结节良恶性中的差异特点进行量化积分,从而用于预测结节良恶性的方法[4]。本研究旨在分析超声积分法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预测中的价值。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138个结节)。纳入标准:年龄≥18岁;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良恶性性;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超声诊断资料模糊;突出于甲状腺包膜的结节。患者中男37例(47个结节),女63例(91个结节);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7.85±13.66)岁;结节最大径3.2~78 mm,平均直径(7.2±0.7)mm;结节部位:峡部7个,左叶部59个,右叶部70个;结节单发66个,多发72个。依据结节最大径是否>10.0 mm将结节分为微小组(≤10.0 mm)62个和非微小组(>10.0 mm)78个。
1.2研究方法
1.2.1超声检查 纳入者术前均由同一组超声影像医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Philips HD 15和D11)进行结节定位检查。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区,扫描其甲状腺双侧腺体、淋巴结部位和峡部,观察腺体大小、形状和内部回声,确定是否出现结节病灶;确定结节病灶后进一步观察病灶边界、边缘、内部结构、回声和钙化情况等,并截取图像,便于临床治疗医师参考使用。
1.2.2超声积分计算 依照参考文献[4],从甲状腺结节病灶边界、边缘、内部结构、回声情况和钙化情况6个方面,计算病灶积分:(1)边界清晰=0分,边界模糊=1分;(2)边缘规则=0分,边缘不规则状=1分;(3)内部囊性(囊性部分占比>90%)=0分,混合性(囊性占比11%~90%)=1分,实性(囊性占比≤10%)=2分;(4)病灶呈极低回声=2分,低回声=1分,其他诸如等回声、高回声或等回声等=0分;(5)微钙化或粗细并存=2分,粗钙化=1分,无钙化=0分;(6)纵横比:<1记为0分,≥1记为1分。结果判断:积分1~4分为良性结节病灶,≥5分为恶心结节病灶。见图1、图2。
图1 甲状腺良性微小结节图 图2 甲状腺恶性微小结节图
1.2.3病理学检查 将术中留取的病灶组织标本每隔3 mm书页状切开,留取可疑部位作为检查标本。留取标本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一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判断:组织切片镜检显示,存在毛玻璃状核或核沟,核内有假包涵体、砂粒体等,即为恶性结节;否则为良性结节[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诊断效能分析选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两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行Z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1甲状腺结节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38个结节病灶中良性96个,恶性42个,其中44个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8个甲状腺腺瘤,8个亚急性甲状腺炎,6个桥本氏甲状腺炎;恶性病灶25个,均为乳头状癌。微小组62个结节病灶中良性44个,恶性18个;非微小组76个结节病灶中良性52个,恶性24个,两组结节病灶良恶性占比间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105,P>0.05)。
2.2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病灶超声积分对比 组内,两组中恶性结节病灶超声积分明显大于良性结节病灶(P<0.01)。组间,两组良性结节超声积分和恶性结节积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表1 两组良恶性结节超声积分对比(分)
2.3超声积分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预测中的效能 以超声积分为检验变量,病理诊断良恶性结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积分法预测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AUC为0.847(95%置信区间CI为0.752~0.943,P<0.01),敏感性77.3%,特异性为75.0%,准确度为77.4%;预测非微小腺结节良恶性AUC为0.860(95% CI为0.780~0.940,P<0.01),敏感性83.3%,特异性为75.0%,准确度为80.3%。超声积分法预测甲状腺微小结节与非微小结节间差异无显著意义(Z=0.938,P>0.05)。见图3,表2。
注:左图微小组,右图非微小组
表2 超声积分法预测甲状腺结节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
目前,关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方法较多。超声检查可动态、重复显示结节病灶位置、形态、大小、周围回声状态等,具有分辨率高、价格低廉、无辐射等优点,故成为甲状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常规方法。超声积分法是在量化评估结节病灶边界、边缘、周围回声、内部结构及钙化情况的基础上,有效预测结节病灶良恶性的新型超声诊断方法。目前,虽关于超声积分法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测诊断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报道均较为笼统,对病灶大小进行具体分组的研究较为少见。有报道显示,不同大小结节病灶超声积分间差异具有显著性[7]。理论上,最大径≤10 mm的微小结节病灶较小,其边界、性状、内部结构等观察难度大于最大径相对较大结节病灶,然而,关于这些特点是否会降低超声积分预测其良恶性的效能,目前报道极为罕见。本研究通过对比发现,恶性结节病灶超声积分明显大于良性结节病灶。分析原因,良性结节多为甲状腺中和甲状腺腺瘤,前者边界清晰、内部结构以实性为主,且可见粗大性钙化现象[5];后者内部亦以实性为主,且结节内钙化情况较为少见,故而,良性结节病灶超声积分小于恶性病灶。微小组结节超声积分与非微小结节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超声积分同样适用于微小结节病灶良恶性预测。进一步ROC曲线和Z检验分析显示,超声积分法在甲状腺微小结节与非微小结节良恶性预测诊断中差异无显著意义,预测诊断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敏感性77.3%,特异性为75.0%,准确度为77.4%。证实,超声积分法可用于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预测诊断中。分析原因,本研究对象虽最大径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超声检查对单一征象的观察,但超声积分法对于结节病灶的预测是建立在综合评估病灶多项征象的基础上,弥补了单一征象诊断的不足,提高了超声检查在微小结节病灶中的效能[8]。
综上所述,超声积分法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预测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