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一小学 祁金梅
许多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的家长进城打工挣钱,让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其照顾孩子,但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都比较宠爱孩子,很少管教孩子,甚至尽可能满足孩子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还有一些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因身体不适、精力有限等原因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甚至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很少关注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另外,许多家长因无法陪伴孩子学习成长,对孩子会产生一种愧疚、亏欠心理,于是尽可能给孩子买各种玩具、新衣服、零食等,经常会选择放纵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加之,远在外地的家长也无法时刻关注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也就无法发现或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至于许多孩子普遍存在不讲卫生、饮食作息不规律及不懂礼貌、不讲文明、脾气暴躁等问题,比如,经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垃圾、骂人打架等。
当前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经济越来越繁荣,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一是网络媒体方面,由于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智能手机每人一部、网络电视家家都有,各种信息不断涌现,我们身处在一个网络的世界,学生自身管控能力弱,将家长配备给的手机用来打游戏、聊天,并且沉迷其中,不知往返。二是社会影响方面,由于农村学生课余时间家长管控少,自主时间较多,导致部分学生较早地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事务,并且深受其害,从厌学到逃学,最后导致辍学。三是政府引导方面,农村学生由于身处农村这一特殊环境,政府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有限,这就导致部分农村学生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不会正确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活动。
当前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导致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教师也相应地有所减少,而且减少的大多数是年轻骨干教师,留守的大多数是老教师。再加上留守的大部分老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对新的教学技术应用不到位,日常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不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不与家长沟通,在部分学生上课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等不良习惯产生以后,处理手段单一,未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学生不良习惯加重。
首先,在外打工赚钱的家长无法天天督促孩子完成课后作业,而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因自身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教育理念传统落后、精力有限等多种原因而无法解答孩子在做课后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许多学生的学习发展观也不合理,甚至一度产生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学习主动性较弱。再次,许多学生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及课后复习的好习惯,经常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乱涂乱画,敷衍甚至直接拒绝做课后作业。最后,许多学生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很少阅读各种书籍,这些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成绩造成了影响。
农村的学生家长,大部分不是在家务农,就是在外务工,对学生在安全、法治方面的教育引导较少,同时由于大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使孩子本身的自我管理出现问题,大部分学生自控意识差,出现不按时写家庭作业、闲暇时间在马路上玩耍等现象。
教师应经常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相关的线上或线下培训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这些主题讲座及培训活动。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也有效避免了家长因时间冲突而无法参加主题讲座等情况的发生,拓宽了家长学习了解家庭教育核心内容及功能作用的途径,促使家长提高对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孩子日常生活、学习习惯的观察分析与引导纠正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还应创建学生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提高学生家长与教师的紧密性,提高家校联动频率与效果。
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其对行为习惯不重要的错误观点,提高对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视程度,创新其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除了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日常学习之外,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探讨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帮助孩子意识到自身行为习惯的不合理之处,增强孩子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信心与决心。另外,家长还应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频率与途径,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增进亲子感情,这也为家长了解孩子生活、学习现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发挥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引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其设计组织开展日常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经常组织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乐于助人等优秀思想品质。同时,教师还应经常组织开展每日阅读活动、作文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与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对校园文化环境的管理力度,修整校园内花坛中的花草树木,在校园内设置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栏,教室黑板报也以良好行为习惯为主题,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设计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口号或标语,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热情的学习、生活氛围。另外,学校还应完善校园管理机制,补充调整学生准则及班级管理制度,要求学生遵守相关制度,通过表扬主动遵守管理制度的行为来激发学生主动遵守相关规定制度的欲望。
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安全、创新、社会责任及生命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安全、创新发展等意识,利用辩论赛、主题讲座、交流分析会等途径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其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及学习发展观,提高学生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及对各种诱惑的抵抗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经常反思其以往学习生活习惯的不足之处,并主动与学生家长等探讨其行为习惯的改正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行为习惯的自我纠正能力与效果。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模式对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等途径来提高教育效果与水平,为实现学生及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