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骨刀应用于前牙冠延长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6-10 09:03郭凤芹
医药前沿 2021年9期
关键词:骨刀牙冠患牙

肖 莉,郭凤芹

(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牙周科 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来,临床遇到前牙牙体缺损的患者越来越多,因影响美观,患者通常会选择烤瓷修复,该类患牙在修复前,通常需行牙冠延长术。该手术是通过暴露外伤折裂牙或残根等患牙的龈下断面,或改善过短牙冠、露龈微笑等不美观现象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牙的保存率[1]。超声骨刀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口腔各学科中,如种植外科、牙槽外科以及正颌外科和牙周外科等,其能为手术提供最高精确性和更大安全性,且能达到较好组织学愈合效果。本实验在前牙牙冠延长术中借助超声骨刀去骨,并对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以期为该类手术选择更理想的手术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牙周科收治的需行前牙牙冠延长术的患者37例共48颗患牙。所有患者均排除系统性疾病,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显示无异常。手术患牙需要满足下列条件:牙冠缺损达龈下最深处的范围为1.5~4 mm;牙齿松动度≤1°;x片显示冠根比例合适。术前将患牙随机分为超声骨刀治疗的实验组和常规牙冠延长术治疗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9例,共25颗患牙;对照组18例,共23颗患牙。术前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37例患者手术前先行根管治疗完善根充,同时口腔卫生宣教及牙周基础治疗以消除牙龈炎症;术后6周复查并做术前准备,探测缺损在龈下的位置及缺损范围,设计手术去骨量及龈缘根向复位的距离,前牙还需考虑术后龈缘的位置及与邻牙的协调性,虽然不强求两侧龈缘外形完全对称,但与邻牙龈缘的移行是必要的,还要避免出现“黑三角”而影响美观,综合以上因素设计切口。术前常规口周消毒,无痛局麻仪局部浸润麻醉,在患牙唇侧和舌(腭)侧行内斜切口,切口距龈缘的距离根据需要切除龈组织的多少确定,一般切口延伸至相邻1~2个正常牙,借助骨膜剥离器翻开黏骨膜全厚瓣,充分暴露根周牙槽骨,实验组采用超声骨刀(Mectron,意大利)切骨并修整牙槽骨外形;对照组利用高速涡轮机去骨并修整骨外形,保证去骨后断缘距牙槽嵴顶的距离在3 mm以上。去骨时要配备冷却水,骨修整后用生理盐水冲去残留骨屑。最后用刮治器刮除根面残留的牙周膜纤维,修剪龈瓣保证复位后暴露出断缘,手术完成并间断缝合后置牙周塞治剂。术后嘱患者漱口液含漱,3次/日,每次1 min,口服抗生素3 d,术后第2 d复查并记录疼痛和肿胀发生情况,通常1周后去除塞治剂拆除缝线,同时临时冠修复,6周复查,6个月后行永久冠修复。

1.3 观察记录指标

根据第3版《牙周病学》教科书中牙周指标检查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记录[2],主要指标包括术前、术后6周及术后6个月时缺损最深位点处的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MD),并记录术后有无疼痛和肿胀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患牙临床指标以()表示,选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牙术后疼痛和肿胀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年龄=0.37>0.05,P性别=0.67>0.05),具有可比性。术前两组间牙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及6个月时,两组患牙SBI、PD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MD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牙齿松动度没有增大趋势。组间比较,术后6周及6月时SBI指标改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SBI、PD及MD的变化( ± s)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SBI、PD及MD的变化( ± s)

注:#与术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SBI术前 术后6周 术后6个月实验组对照组1.55±0.83 1.49±0.84 0.63±0.41#*0.96±0.52#0.64±0.44#*0.92±0.49#组别 PD术前 术后6周 术后6个月实验组对照组2.81±0.63 2.75±0.68 0.98±0.67#1.12±0.69#0.99±0.64#1.09±0.71#组别 MD术前 术后6周 术后6个月实验组对照组0.53±0.47 0.56±0.65 0.48±0.59 0.49±0.62 0.54±0.44 0.55±0.52

2.2 术后第2 d,术区发生疼痛和肿胀7例,其中实验组2例,对照组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81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牙术后2 d牙龈疼痛和肿胀比较(牙)

3.讨论

牙冠延长术主要原理是通过翻瓣并去骨降低牙槽嵴顶和龈缘水平,保持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 BW)[3],目前常规手术方式是采取翻瓣后高速涡轮球钻去除牙槽骨,但该术式存在以下缺陷:(1)易破坏龈乳头,影响组织愈合及美观;(2)由于牙根面与牙槽骨颜色相近不易区分,易损伤牙根面;(3)创伤较大;(4)如术区温度升高影响骨的愈合;(5)止血、清除牙槽骨碎屑能力差,视野不佳;(6)易损伤周围软组织。超声骨刀却能很好地避免上述这些缺陷,具有常规去骨器械无法比拟的优势。

本研究牙冠延长术的对象全是前牙,手术同时应遵循美学原则:(1)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唇侧龈缘高度略有差别,术中要作相应的骨修整,达到龈缘位置与邻牙及同名牙相互协调的美观效果。如不能做到两侧龈缘外形完全对称,与邻牙牙龈的移行是必需的;(2)牙龈乳头对前牙美观至关重要,因此是牙冠延长术中着重处理部位,手术尽量保存牙龈乳头外形[4]。若发现唇侧骨板或牙龈比较薄,应酌情减少去骨量,避免术后牙龈退缩过多影响前牙美观。

本研究两组病例在术后6周及6个月时PD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说明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改善缺损位于龈下的患牙断缘,满足生物学宽度,为后期患牙冠修复提供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改善略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MD在术后6周及6个月时与术前比略有增大趋势,但变化不显著,松动变化不大,后期修复后牙齿功能可以更好。

通常涉及到牙龈翻瓣去骨手术,都可能发生疼痛和肿胀,一般于术后第2~3 d达高峰,之后呈逐渐减弱趋势,因此本实验选择术后第2 d复查并记录。结果显示,术后第2 d,超声骨刀的实验组疼痛和肿胀发生例数少于常规手术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SBI指标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这些差异可能是实验组超声骨刀去骨,视野更清晰,手术操作范围小,对软组织创伤小,手术更加微创,更有利于组织愈合和后期的菌斑控制,所以SBI及术后疼痛肿胀的发生均较低,这可能归因于超声骨刀能通过刀头尖端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幅度震动进行工作,去骨更加精确,创面切割更加清晰、整齐,能够对矿化组织实现选择性切割,易于在狭窄区和困难角度区操作[5],可最大程度避免损坏术区周围神经、血管以及软组织。谢桂英[6]等研究显示超声骨刀可减轻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翻瓣手术牙周临床指标,减轻疼痛和肿胀,降低炎症反应,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前牙冠延长术无论是超声骨刀还是高速涡轮机去骨,均能有效暴露缺损达龈下患牙断缘,利于后期冠修复。而超声骨刀可在手术时为术者提供更好可见度、更高精确度,使手术更加微创,更加安全。本研究对象后续将继续随访追踪,观察永久修复后牙周各指标的远期变化。

猜你喜欢
骨刀牙冠患牙
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疗效比较
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钻分牙拔除复杂下颌阻生智齿的护理体会
超声骨刀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人体第一磨牙牙冠的逆向设计*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颌面外科手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桩冠修复后牙本质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