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莉,郭 芳(通讯作者)
(1 西安凤城医院妇科 陕西 西安 710014)
(2 西安济元老年病医院妇科 陕西 西安 71003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异位内膜随机体激素水平变化而引起各种妇科症状,如痛经、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和不孕症等。米非司酮是可以中断胚胎发育和促进蜕膜脱落的一种药物,通过与孕酮受体的竞争性结合,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实现终止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1]。本文旨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选择合适的米非司酮治疗剂量提供临床参考,报告如下。
纳入西安凤城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本病临床诊断标准[2],且近3个月未采取过激素类药物治疗措施,无其他妇科合并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自愿参加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者,对本药物过敏者,精神病患者,酗酒等不能合作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6.16±6.28)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6.33±5.1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即口服6.25 mg米非司酮,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每日1次,每次口服12.5 mg。两组均在第一次月经后5 d内开始服药治疗,持续6个月。每月进行随访检查,观察症状和体征、痛经缓解、月经来潮和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在六个月的用药阶段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检查。用药前及用药后每3个月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超声等筛查。
疗效评定标准[3]:(1)完全缓解:盆腔肿块触痛,结节消失,月经疼痛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部分缓解:盆腔肿块触痛有所缓解,结节变小、变软,月经疼痛的临床症状基本缓解;(3)无效:盆腔肿块触痛更甚,能触及结节,月经疼痛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更强烈。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减轻程度,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变化。对两组治疗后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进行详细记录。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激素水平均以()表示,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和副反应情况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
两组FSH、LH、PRL、E2和P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孕酮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 ±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 ± 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1。
项目 观察组(n=45) 对照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FSH/(IU·L-1) 4.23±2.01 4.19±1.65 4.58±1.49 4.42±1.26 LH/(IU·L-1) 6.51±2.68 6.54±2.53 6.60±2.17 6.47±1.95 PRL/(μg·L-1) 373.64±76.39 369.25±74.61 370.78±78.53 369.43±72.69 E2/(pmol·L-1) 568.14±93.25566.68±103.25 571.63±104.77570.58±97.42 P/(nmol·L-1) 20.47±9.48 19.14±8.63# 20.15±8.73 13.86±7.52*
治疗后副作用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后副反应对比[n(%)]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异位的子宫内膜将因机体雌激素水平的更迭而出现周期性的生长、脱落,米非司酮能够与雌孕激素受体相结合并产生相应效应,从而促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迅速发生退化,从而缓解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临床研究[1]显示,米非司酮对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可起到直接抑制作用,可对抗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非正常增殖,可刺激其使之尽快发生退化,其作用机制包括竞争蜕膜上的孕酮受体,从而阻断孕酮的作用等。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问题上,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所达到的疗效、安全性有何差异?是摆在妇科医生面前的一道热点研究问题。早期有研究[4]表明,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时采用高剂量米非司酮或低剂量米非司酮,可能达到的临床疗效是较为近似的。本结果从疗效数据来看,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体有效率略微低于对照组,无效率略微高于对照组,但从总体疗效来对比分析,两组总体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3846,P=0.5351),证明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基本接近较大剂量的米非司酮用药方案,与刘永刚[5]研究基本相符。
本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大多数内分泌指标(FSH、LH、PRL、E2等)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照组治疗后的孕酮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明显减低,且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孕酮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用药副反应包括呕吐(2.2%)、头晕(2.2%),总副反应发生率4.4%;对照组用药副反应包括皮疹(2.2%)、呕吐(6.7%)、腹痛(2.2%)、头晕(4.4%)和转氨酶升高(2.2%)等,总副反应发生率17.7%,观察组用药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数据表明,采用低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既能够实现对异位内膜病灶发展的有效抑制,又不会明显影响到患者的内分泌水平。较高剂量的米非司酮则存在降低体内孕酮水平的可能性。不过,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孕酮水平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对于临床疗效未产生明显影响。服用米非司酮常见可引起皮疹、呕吐(6.7%)、腹痛、头晕和转氨酶升高等副反应,并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升高,副反应发生概率也会相应提升。在用药疗程结束后进行回访,两组副反应症状都随着停药而逐渐好转。
综上所述,采用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预后良好,但低剂量米非司酮几乎不对内分泌水平造成影响,高剂量米非司酮则会影响机体孕酮水平,而且低剂量米非司酮所导致的副反应更少,因此低剂量米非司酮在保障临床有效率的前提下有更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