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峰
摘要:数学学习是源于生活的需要,越是借助孩子平常容易接触的事物帮助学习,就越容易被接受并热爱。巧用扑克牌把枯燥的数学练习融合在游戏里,让低年级学生在玩中做数学练习。既符合减负要求,又增加数学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巧用;扑克牌;数感;思维;游戏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性、严谨性和理性于一体高难度学科。即便是基础阶段的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还是较大的。数学是“做”出来的,是很多著名的数学家都一致认同的观点。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练习与游戏有机结合,在做中玩、玩中学,自然受学生欢迎,而且游戏中练习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活跃和各方面的协调、情感交往等发展。因此,游戏式的练习形式比传统式的练习形式更具优势。
一、巧用扑克牌设计“数与数量”的练习游戏,培养数感认知
在小学低年段,儿童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学习辨认各组实物对应的多少开始建立的。“数与数量”的认知教学是培养孩子数感的起点,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孩子还会经历更多对数的意义的感悟,孩子对多少的感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因此,把“数与数量”的知识融入扑克牌游戏中,在玩中练习,可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一)抽牌说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点。一二年级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就可以设计简单的扑克牌游戏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快掌握。例如:学习两位数时,设计抽牌对口令游戏练习。学生从任意的抽牌中发散思维,自由说数组成与分解。玩法(设定扑克牌中J表示20、Q表示30、K表示40,这样可以组成更大的两位数):
生1:我抽出10和4 ,1个十和4个一组成14。
生2:14可以分成10和4。
生3:我抽出7和K,7个一和4个十组成47。
生4:47可以分成40和7。
两人一组玩,一个说组成,另一个说分解,形成对口令互补学习。
(二)“盖棉被”练数数
当一年级上册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可以设计“盖棉被”小游戏。
玩法:洗牌后两人先后随机出牌,边出边按从1-13的顺序口述数数,当数到哪一个数,而出的牌正好是该数就要比速度,用手下压在牌上,谁快谁胜出。如:出第8张牌,翻出来正好是数字8,即马上用手压住牌面就胜出了。这游戏既能练习按顺序数数,又能训练孩子的口、眼、手,提高反应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简单又开心。
(三)组数接龙判大小
当二年级学习了100以内的数时,可以用扑克牌2-9任意组成两位数,练习寻找相邻数接龙,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两位数的组成、大小以及两个相邻的数相差1的知识。玩法:可两人参与,先各抽出一张牌组成一个两位数(如2和8两张牌可以组成28或82),然后以组成的数为中心,在剩下的牌中挑出组成另一个两位数放在中心数的两端接龙,要求是比中心数大1或小1的相邻数。先出完牌接龙者为胜。
在游戏的玩学中,让在竞争中孩子更感兴趣,更利数感的培养。
二、巧用扑克牌设计“数的运算”练习游戏,培养计算能力
计算,是学习数学及其他科的重要基础。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要求之一,既是基本技能,又是重要技能。整个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和练习都离不开“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然而,计算要达到熟练程度,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才有保证。
(一)加法计算练习
如设计“口算10以内的加法”练习游戏:开始可以先从5以内加法练起。挑选扑克牌中红桃和黑桃的1(A)—3, 2个花色一共6张。分成红色和黑色两堆,每人各拿3张。 一人出一张,例如小明出1,小东出2。要求每人说一个不同的加法算式:1+2=3或2+1=3。依次进行,可以出相同的牌或不同的牌,孩子就口头计算了9道加法算式。并引导学生有序地排列整理算式,提前渗透了有序排列不重复的数学思想,从而观察发现得出的算式有:1+1、1+2、1+3;2+1、2+2、2+3;3+1、3+2、3+3。如此类推,10以内的加法可挑选1-5来玩,就可以口算25道10以内加法算式。然后逐步增大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可挑选5-10,共12张牌。可口算36道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建议一个数量相当熟练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数量的加法练习。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有信心,而且前面的练习才会真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减法计算练习
建議20以内加法很熟练后,再进行减法练习。同样可以用扑克牌设计练习小游戏。
游戏一:采用遮盖牌上的点数练习减法。如口算10以内减法。可挑选1-10张牌盖在桌面上,利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以随机抽取方式选出一张牌,然后在牌上遮住任意的点数,考对方算出剩下的点数。
游戏二:比大小并计算。如口算20以内减法。每人可挑选1-13张同一花式的牌盖在桌面上,任意抽取方式选出一张牌,先比大小,大的可以优先选择自已计算或者要求对手计算减法,答对奖红花。
(三)乘除法计算练习
低年级的乘除法计算基本就是根据乘法口诀练习。可以从两种花式中选出1-9的牌,各自摸出一张运用口诀说出乘除法算式口算练习。
还可以设计组成两位数,运用乘法口诀的特征分成两个数相乘列出乘除法算式练习游戏。如用扑克牌2和3组成32,根据乘法口诀思考:4×8=32,再根据这个乘法算法还可以列出哪些乘除法算式?学生会马上想到: 8×4=32,32÷4=8,32÷8=4。一题多练,既培养学生对题目多个要求的分析能力,又能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数的关系,初步认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四)四则混合运算的初步计算练习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练习可玩24点纸牌游戏。玩法:一人抽出四张牌,如红桃A(表示1)、黑桃6、方块10和草花7,请同伴将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使用括号),列出算式,使其结果为24。有几种不同算法?这四个数可以列式为1+6+10+7=24或(7-1)×(10-6)=24。通过“24点”计算,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四则混合运算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巧用扑克牌设计“数量关系”练习游戏,提升思维分析能力
(一)利用扑克牌进行等量代换的游戏加强思维训练
有经验的老师在低年段会注重数量关系中简单的等量代换的教学,为中高年段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因此,在计算教学中不能仅仅教给孩子单纯的计算,更应着重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培养孩子在解决问题时找准数量关系的能力。
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中,发现中下生往往对8+7=6+( )的等量关系较难理解,说明他们没有理解数字关系能力,更没有形成等量代换的思维。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左右两边的数字特点,如左边7比6多1,要使左右相等,右边填的数就要比8多1才行。因此,可以利用扑克牌两人玩游戏练习。玩法:A同学选出4和9,B同学根据A同学的两个数选出两张不同但要相加或相减得出的结果相等的牌(相加:5和8、10和3等的和都是13的两张牌;相减:5和10、K(表示13)和8等的差都是5的两张牌),结果不唯一,谁找得多就胜出。这种游戏练习灵活多变,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有良好效果。
(二)利用扑克牌理解简单的乘除法数量关系
在二年级学习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时,也可以用扑克牌操作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已知条件转化成简易关系。例如,“每个热气球上有3人,4个热气球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求4个3的和,可以写成:3×4或4×3。用扑克牌演示:找出4张3,3+3+3+3=12;或找出3张4,4+4+4=12。这样更好地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又如,“12筒茶葉,每个盒子放6筒,要用几个盒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把12每6个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用除法计算:12÷6=2。用扑克牌演示:12里面有几个6?2个6,拿出两张6,算出2个6相加是12或6×2=12。这样有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学生在用扑克牌操作理解的练习中,思维分析更清楚,为中高年级学习解决问题打造良好基础。
总之,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力提高。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应关注学生的年龄需求,巧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扑克牌游戏练习的设计,不是简单的为玩而玩,而是为学而玩。因此数学练习的游戏设计,不但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应用性。更要思考的是能使学生在玩中学牢固,能使学生在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光明、范文贵主编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 2012.05.
[2] 张惠鸿的《让扑克牌融入小学低年部数学计算中》 2014.03.26.
广州市白云区茅山小学 51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