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莹 王艳艳 张燕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221003
腔隙性脑梗死作为高血压患者常见并发症,该疾病发病原因除微栓塞导致外,主要因为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患者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发生变性,进而导致其管腔变窄,当受到血液成分改变或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下,导致小动脉发生闭塞〔1〕。临床经验表明,对该类患者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保证患者血压稳定的基础上改善其闭塞状态,促进其临床转归〔2〕。近些年有学者指出,通过对该类患者进行时间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临床结局〔3〕。时间护理干预作为近些年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主要根据人体生理规律,在相应时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症状更快的改善〔4〕。本文拟探讨时间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结局的影响。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的6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部CT或MRI检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②患者认知及沟通功能正常,能够配合护理措施;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时,收缩压(SBP)≥200 mmHg或舒张压(DBP)≥120 mmHg;②患者伴有冠心病、糖尿病、房颤等对本次研究存在影响的疾病。男35例,女25例;年龄46~89岁,平均(63.79±11.58)岁;脑梗死类型:基底节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3例,放射冠脑梗死27例、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1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脑梗死部位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脑梗死部位比较
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①心理干预,由于该疾病起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导致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应在第一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情绪保持平稳;②饮食干预,指导患者进行低脂饮食,并严格限制其食盐的摄入量,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及水果等维生素、膳食纤维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6〕;③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护,每日定时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监护,并进行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其主治医师进行沟通;④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物及脑心通或血塞通片等治疗脑梗死类药物;⑤运动干预,待患者血压平稳后,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训练,以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其运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对观察组患者行时间护理干预,即根据患者病理及生理时间规律,对护理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2.1服药时间干预〔7〕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药物特点及其生理结论,选择作为适合的时间给予患者药物,以维持其最佳血药浓度,降血压药物根据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具体指导,根据每日给药次数,将其分为两类,对给药次数为2次/d的患者,时间为早6∶00及晚9∶00;对给药次数为3次/d的患者,时间为早6∶00,下午1∶00及晚9∶00;对给予脑心通的患者,其给药时间为早6∶00,下午1∶00及晚9∶00,药量为2~4片/次,对给予血塞通片,其给药时间与脑心通患者一致,用量为1~2片/次。
1.2.2早期肢体锻炼〔8〕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包括肢体被动及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自理活动训练等,但由于早5∶00~6∶00,下午1∶00~3∶00,晚8∶00~10∶00,以上3个时段为血压高峰时段,为避免运动造成患者血压再次升高,影响其康复,应指导患者尽可能保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而在其他时间,则可在确保患者血压保持平稳状态下,督促患者进行肢体训练。
1.2.3饮食指导 根据人体生理规律,应指导患者在晚5∶00进餐,同时,应保证晚餐进食量为午餐为2/3左右,同时确保其食物的低盐、低脂。
1.2.4睡眠护理 根据中医理论汇总的子午流注学说,晚9∶00至第2日早5∶00为睡眠的最佳时间,因此应指导患者在晚9∶00前入睡〔9〕,同时保证该段时间内病房的安静及舒适,对部分患者可适当给予安眠药或镇静类药物,以提高其睡眠质量。
1.2.5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不同时间心理状态及血压的改变,可在每日晚7∶00~9∶00,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提高其对治疗及康复后生活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将内心疑虑及当日存在的问题说出,护理人员采取简单且易懂的方式向其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按时入睡对疾病恢复的益处,进而使其在干预后及早入睡,促进其恢复。
1.2.6延续护理 患者住院时间一般为8~14 d,在患者出院时,指导其继续保持原有护理手段,总干预时间为4 w。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并采用格拉斯昏迷评分(GCS)〔10〕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同时,根据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将其干预效果分为:①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且病残程度为0级;②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且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④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17%。有效率为基本痊愈及有效患者占全部患者的比例。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及DBP水平分别为(135.46±4.28)mmHg及(78.32±3.25)mmHg,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
干预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0.49±0.4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33.3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n(%)〕,(n=30)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主要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症状,进而导致心、脑、肾等内脏发生病变,而腔隙性脑梗死作为较小的梗死灶,其直径常<1.5 mm。临床研究表明,针对该类患者,对其采取手术及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由于其病变部位在颅内,因此需在其恢复期间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及临床结局的改善〔11-12〕。但由于常规护理系统性及科学性较差,且随着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已逐渐无法适应目前医疗环境。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时间护理,该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生理及病理的时间规律,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措施,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及DBP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其主要原因为:①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曲线及正常人群相似,于凌晨2∶00~3∶00处于最低状态,之后逐级升高,在上午8∶00~9∶00达到第一峰值,之后缓慢降低,在晚5∶00~6∶00可达到峰值,再次缓慢下降,其24 h血压状态呈双峰一谷样波动,而在早6∶00给予患者降压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夜间血药浓度降低的情况,并使药物效力与清晨峰值相对应,进而有助于对血压的控制,而在晚9∶00给予患者降压药物,则是为了时患者血压在夜间保持长时间稳定〔13〕,以上措施均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②在指导患者运动的前,应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并选择其血压波动幅度较小时督促患者运动以免其因运动而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导致出现脑血管损伤等疾病;③将饮食护理时间定为晚5∶00,且对其进食量进行严密控制,能够有效避免因胃肠耗氧量增加,心肺负荷过大而导致出现心绞痛、心衰等并发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血压的平稳〔14〕;④睡眠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休息质量,为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证病情的平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干预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的改善,表明通过该干预措施,能够有助于避免疾病对患者脑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过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通过对患者病理、生理指标,尤其是患者血压的波动水平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能够避免因护理工作导致患者的血压异常波动,进而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另外,通过提高药物效力,也能够起到加强对患者脑神经的保护效果〔15〕。
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该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结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其原因除时间干预能够使各类护理工作发挥更大效率外,还能够通过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避免部分患者在早5∶00醒后,即开始进行运动训练等行为。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使其保持较为平稳状态,同时该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且该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也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