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改善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本院的140例黏膜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和卵巢功能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宫腔镜组的各项手术情况以及FSH、LH水平均低于腹腔镜组,宫腔镜组E2、P水平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1]。由于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供血较好,虽然不容易发生恶变,但肌瘤的生长速度较快,肌瘤的体积逐渐增大,会压迫膀胱导致排尿受阻;若肌瘤继续向肌层侵入还可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月经不调、不规则阴道流血、继发性失血性贫血、流产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在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将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改善情况,现研究结果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黏膜子宫肌瘤的14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各70例。宫腔镜组:患者平均年龄(43.21±5.36)岁;肌瘤平均直径(4.24±0.22)cm。肌瘤分型:0型26例,Ⅰ型23例,Ⅱ21例。腹腔镜组:患者平均年龄(41.15±4.68)岁;肌瘤平均直径(4.24±0.27)cm。肌瘤分型:0型24例,Ⅰ型27例,Ⅱ19例。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结果显示宫腔深度均<12cm,子宫肌瘤直径<5cm;②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细胞没有癌变倾向;③治疗前患者已签署知晓研究内容的知情同意书并选择自愿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本次研究方案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实施。
排除标准:①血型为稀有血型;②近期流产患者;③存在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术前准备:手术时机均选在月经干净1周后,宫腔镜检查行子宫刮宫以确定肌瘤的性质及部位,术前在患者后穹窿出放置米索前列醇片以扩张宫颈。患者术前一晚均禁水、禁食。
宫腔镜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外阴阴道消毒、铺巾。待宫颈扩张到10mm左右可使用宫腔镜探查,后置入电切镜,在保证手术视野清晰的情况下,逐步将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分离,若有出血点,用电凝止血。
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对患者腹部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在肚脐上缘做穿刺点,建立气腹;选脐两旁处约3cm做穿刺点,放置腹腔镜和单极电钩,用单极电钩分离肌瘤后用旋瘤器取出肌瘤,解除腹腔内高压环境,缝合腹部切口。
手术观察指标:比较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包含了感染、子宫穿孔、术后出血等。发生率=(感染+子宫穿孔+术后出血)例数/总例数×100%。
镇痛药物:哌替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mL:10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074)。
卵巢功能观察指标:比较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水平情况。方法:B超检测卵巢大小形态是否正常;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计算患者的卵泡期,在患者的卵泡期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检验激素水平。
宫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少于腹腔镜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宫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腹腔镜组的发生率22.86%,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宫腔镜组的FSH和LH均低于腹腔镜组,宫腔镜组E2和P均高于腹腔镜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卵巢功能的各指标情况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类型,其特点在于其生长位置特殊,肌瘤的生长主要朝向宫腔方向,外观可直观看见肌瘤突出于宫腔,影响子宫收缩。该病的发病诱因较多,且有较大的机率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因此在医疗上无法彻底从根源上预防此种疾病。该病会影响月经周期,使月经周期延长,在肌瘤的刺激下会导致月经血量增加,周期延长加血流量增加会导致血液流失过多,引起贫血症状;肌瘤在宫腔内占位较大,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相遇、结合,因此还会有不孕的影响。临床上根据患者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但研究表明,手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疾病症状[3],传统手术治疗对子宫破坏较大,尤其是在患者有多发肌瘤的情况下,无法以人工手法把肌瘤全部剥除,此时手术方案可能会选择摘除整个子宫,使患者失去生育功能,这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微创治疗技术的发明,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宫腔镜下治疗只是其中一种,而目前宫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4],为了规避传统治疗的缺点,将宫腔镜手术运用于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望取得较好疗效。
宫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首选方式[5],可避免在腹腔镜下对肿瘤位置难以定位的确定的缺点,能够更准确地直视肌瘤位置并减少对子宫的损伤,且术后并发症较少[6]。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卵巢轻度受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严重受损则可造成不孕不育,而宫腔镜手术治疗不仅能不影响卵巢功能,还能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同时切除肌瘤[7]。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并且内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卵巢各激素水平更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这一结果与刘娟弟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