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爽
[摘 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服务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大局,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服务模式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变革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能提供教育应用服务、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精准教学与管理者科学决策等 ,最终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
实践证明: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为使一线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模式开展教学改革,除了要让教师熟悉网络学习空间的操作和设计方法以外,还应该使教师明确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要点,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一、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应用原则”是不同学科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的准则,是教师应用模式实施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网络空间的全新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当学生对平台熟悉之后,随着新鲜感的消退,兴趣也会逐渐减弱。所以,培养学生兴趣必须从教学内容入手,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化,教师应该以课程大纲为依据,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单个项目或项目群。通过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问题支架要能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产生共鸣,能够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才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实施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上网习惯,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上网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避免学生无目的地网络漫游和网络迷航,同时,也能减少学生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机会。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难题的习惯。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学生自主学习、探寻问题的现状,那就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 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解决难题,目前,网络搜索引擎功能十分强大,例如,Google、百度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解决难题的好帮手。
3.协作学习。网络开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协作学习的肥沃土壤,学生们可以利用一个网络空间的网站,共同探讨问题,并协作完成任务,学生的协作意识、协作能力也将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
4.学后反思。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的步骤严格按照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规律展开,学生经过多轮学习后,要进行深入的反思,以便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这种学习思路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逻辑思维的构建。
5.独立思考。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学习活动,不仅需要学生展示最終作品,还需要学生阐述作品完成的经过,在反思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要与其他伙伴分享交流学习经验。问题反思和交流经验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经过不断学习,学生能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人们通常将一个失败的教与学的过程总结为 “教不得其道,学不得其法”。意指任何教学模式的应用都应该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中内嵌了多种教和学的方法,如单项目设计教学法、项目群设计教学法、小组协作项目学习法、自主探究项目学习法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活动设计模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修订。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目标,灵活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套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和教学活动设计模板,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在教学应用中要特别注意能力目标和学科目标的结合,能力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两轮教学实验研究中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开展了语文、英语、化学三门学科的教学实践,虽然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均不相同,但能力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证明,构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改革重在设计,每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合理、科学的设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科教师在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内、外翻转设计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活动模板的教学流程中清晰地标明了课内、外教学环节,提醒教师在应用活动模板设计教学时应该注重课内和课外的设计,要求教师将认知类知识安排至课外,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查找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探寻知识点、寻找解决办法,课堂内专门用于消化、反思和质疑所学知识。这种设计理念和“翻转课堂”教学十分相似。
(二)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学科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双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使学生在完成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锻炼他们理解、辨别、表述、解决、反思和交流问题的能力。
(三)网络学习空间的跨时空学习设计
在两轮迭代教学实验中,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实施教学的三门课程均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校外登录空间的学习不足 (主要指家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如一些学生家庭没有电脑,或者没有联接互联网;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校外学习任务设计不明确造成的,学生不清楚回家后要做什么。网络学习空间DPSC教学活动设计模板中有一个板块——“空间设计意图”,该板块要求教师不仅应该设计教师应用空间的活动、还应该明确学生在空间的活动目的,以及要明确学生的校内、外空间学习任务。因此,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跨时空学习设计,就成为该模式应用的要点之一。
(四)引导学生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教师在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大包大揽,切记不要由教师提供所有资源。教学伊始,教师只需提供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支架,由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探究资源,教师要把搜集、整理、分析资源的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合作共建、共享资源,正如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懒老师培养勤学生”,这里的“懒”指的是懒于包办,但要勤于设计,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五)发展性评价
由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应用模式不是单纯针对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采用该模式实施教学时应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而不是学生之间的对比性评价。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即使变化很小,只要有所提升,就可以认为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发展性评价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产生自我效能感。因此,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性评价才是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所需要的评价方式。
因此,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学科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方面效果、效益均优于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教学效率方面在实施教学改革初期,传统教学环境暂时具有一定优势,但随着教师逐步熟悉网络学习空间教学之后,在不断的反思交流和活动设计改进中,教学效率终将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洪峰.建智慧空间 探融合创新[J].浙江教育技术 ,2019,(4).
[2]祝智庭,管珏琪.“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
[3]郭炯,郑晓俊.“人人通”如何走向“人人用”——解读《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5).
(责任编辑 陈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