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体特征 教出文本个性

2021-06-08 01:30童志国熊乐收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体特征教学内容

童志国 熊乐收  

摘 要 忽视文体特征容易将“这一类”文本教学同质化,模糊文本独特个性往往将“这一篇”文本教学格式化,这些做法都在呼唤文体思维教学意识的回归。在教学中,如果能观照文体特征,通过文本细读,挖掘出“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关注学情并找到解读文本的恰切路径,可能会让学生在读懂“这一篇”时关注“这一类”。由“类”到“篇”,凸显个性;由“篇”观“类”,彰显共性。这样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常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文体特征;文本个性;《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内容;教学简案

阅读和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潘新和教授语),阅读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文体思维教学,这应该是学界要达成的共识。然而反观当下的语文常规课堂教学,我们遗憾地发现不少教师教授任何文体的文章大致都遵循一个模式:文章写作背景介绍——范读课文,解决字词——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局部段落赏析——提炼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教小说是这样,教散文是这样,教新闻还是这样。这无疑抹杀了文章的体类特征,将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文本教學同质化了。当这种教学模式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低下归因于学生对语文学科不重视,似乎显得很不厚道。

事实上,近几年“把语文当语文教,把小说当小说教,把散文当散文教,把新闻当新闻教”等等呼声一直不绝于耳,这说明学界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有了较为明显的学科和文体教学意识的自觉。有了专业的自觉毕竟是好事,但如何在操作的层面真正地践行紧扣文体类性特征,依体定教,依篇定教,教出篇目的个性,仍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集体智慧。

下面笔者以罗森塔尔的新闻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粗浅地谈谈在观照新闻类文体特征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文本细读发掘出该名篇独一无二的文体个性,并将其作为核心教学内容方面所作的思考和实践,以求教于方家。

一、文体类性与文本个性

何谓文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文章的体裁。”这个定义未免粗糙,因为文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么“文章的体裁”在指称上就不够完整。笔者于此采用陈寿江老师的观点:“我们将文体理解为文本体式的简称,指具有内容形式的共同特征,由文本系统各要素(如内容、结构、表达、语体等)有机结合而呈现的整体状貌,并具有相似功能的文本类型。”①这一定义指出了文体的特征:内容形式趋同、功能相似。比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将文学类文体分类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将实用文分为新闻、演讲稿等等,这样的分类就是基于文体的分类。文体类性即指同一类型的文本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以新闻为例,只要是新闻文本,它们都应该具备新闻的共同特征——真实性、及时性、新颖性、传播性……

而文本个性,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文本所独有的、能据此区别于其他同类篇目的个性鲜明的特征,是“这一篇”特有的印记,而非“这一类”共有的特点。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两篇短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它们就有着非常鲜明的文本个性特质。教授这两篇新闻就应该找寻不同的切入口,抓住其与众(新闻作品)不同的文本个性,挖掘出它们各自的教学价值并在课堂上落实。

笔者认为,区分文体类性和文本个性的最大意义在于“依体定教”和“依篇定教”。它要让我们一线教师守住语文阅读教学的底线:文体不同,教学内容应不同,教学方法应不同,避免抹杀文体之间的界限,将小说、诗歌、散文、新闻等文体的篇目教学同质化;同一文体下的不同文本,其教学价值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择取也应该不同,否则就模糊了文本鲜明的个性(或篇性),在教学上也就不自觉地滑向了同质化的泥淖。另外,就文本与文体的现实关系而言,具体文本既有类文体的“正体”,也有“变体”;就教学而言,“正体”中规中矩,自有其特定的教学价值,而“变体”似乎更能刷新读者的视线,颠覆我们的常态认知,其“不同寻常”之处教学价值似乎更大。类文体与文本(尤其是“变体文本”)之间不是同心圆的完全包含关系,而是相交圆的关系;并且两者分离越大,其文本个性就越鲜明,其教学价值就越大。类文体属概念下的单个文本之间也是相交圆的关系,它们既有类文体的共性,也有篇文本的个性;其分离越大,各自的个性也就越突显,而文本的突出个性恰恰是教学内容的首选。类文体与其下属的诸多文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基于上述梳理的文体类性与文本个性之间的交叉关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的教学内容该如何确定呢?笔者以为总体原则应该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观照文体的类型特征,放大、突显文本的个性特征。简言之,即在教语文、教新闻的基础上教“这一篇”独特的篇性特点。

(一)规避两个教学误区

1.新闻文体知识不需要教

进入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新闻这种文体,对新闻的文体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构成新闻的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及何果;常见的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新闻评论和报告文学等。这些文体知识属于陈述性的知识,很显然不是我们要选择的教学内容。另外,在获得知识非常便捷的信息时代,如果有学生想全面了解新闻的文体分类及其特点,教者完全可以指导学生课下通过“百度”“搜狗”等引擎自行搜索,自主学习。

2.文本新闻事实不需要教

众所周知,入选教材作为教学文体的新闻作品对读者来说,已非“新闻”,而是“旧闻”,学生读这些新闻作品有别于以获得最新的新闻资讯为目的普通读者的阅读。所以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事实很显然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而是解读新闻文本个性特点的载体(亦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教师要教的学生要学的不是具体的新闻事实,应该是作者别具匠心的选材角度和报道技法,还有作者对语言的精心运用。同时,如果将新闻事实当作教学内容的话,势必要深挖新闻事实的背景,这样容易将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或政治课,导致教学方向的跑偏。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如果囿于教授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做过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可能就要牵涉“二战”“纳粹”“种族歧视”“宗教信仰”等一系列非语文的问题,从而泛化、异化了语文课。

(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有意规避两个教学误区,有利于我们将教学内容的范围缩小,在提高教学内容选择精准性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1.从标题中发现矛盾

“看书看皮,读报读题”“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些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拟制一个醒目吸睛的标题对于文章的重要性。“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新闻标题。从这个标题入手,分析标题中隐含的信息,可以快速地获取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意图等信息。

笔者指导学生认真品读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大部分学生能发现文章标题与新闻这一文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既然是新闻作品,怎么说没有新闻?这一矛盾就成了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切入口。笔者和学生在讨论中一起整理出了五个问题,现列举如下并试着作一简单阐释。

第一,“奥斯维辛”是什么?这一问题指向了新闻的背景知识,这在文章的3~5段有介绍,我们指导不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学生先品读这三段文字,做到对背景知识有一个整体性把握。如前所述,新闻的背景知识不是教学的内容,所以一带而过。

第二,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这个问题其实指向新闻的特征,我们可以以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等特征来比对这篇新闻。我们发现写于1958年的这篇报道“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杀人工厂”的消息在时效性上明显滞后,“二战”已于13年前结束。同样,“二战”结束后,报道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是很多的,本文报道的新闻内容也不具备新颖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奥斯维辛确实没有什么新闻。

第三,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新闻?这个问题涉及文章的写作意图。这一点在文章的第6段,罗森塔尔有明确的交代:“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作者的写作意图很明显,除了悼念在此遇难的无辜者,更要揭示纳粹的罪恶,提醒人类珍惜和平,自省人性。其中的“非写不可”其实暗示了这里还有新闻。

第四,奥斯维辛现在有什么?这一问题指向文本的前两段,其实也是导语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发现奥斯维辛现在有的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宁静和温馨”,这其实是在和平年代里任何一个地方都该有的“标配”;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反常地出现了“最可怕”“居然”“一场噩梦”“颠倒”以及四个“不该”等词语。这表明在作者的心里,能与奥斯维辛的历史匹配的应该是“暗无天日、死气沉沉、寸草不生、人迹不至”等字眼。在对奥斯维辛现在所有的勃勃生机的描绘中,已经暗含了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态度:绝不能忘记奥斯维辛的历史——人间地狱。一般新闻导语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对新闻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作一个概述,而本文则不是,反常的表达则体现着作者的匠心。

第五,本文还有一个译名“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试着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一比较,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标题,并阐述理由。通过比较学生较为一致地认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标题,因为这一否定句的标题与文体本身就存在矛盾,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吊足读者胃口,能激发读者阅读和思考的兴趣。而标题“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似乎更像某一旅游景点的宣传标语,很难让人联想新闻“思考灾難、反思人性”这一深刻的主题,另外在标题的创新性、吸睛度上也稍逊一筹。

2.在内容上发现个性

新闻的主体部分在第7~13段。而这七段文字与我们平时读到的新闻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本文的鲜明个性所在,也是教学内容之一。我们在文本细读时提出了两个问题,小结如下。

第一,新闻的主体部分写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主体部分写作者作为参观者中的一员,和同行的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的感受、表情和反应。换言之,作者将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来写。读者印象较深的是细节描写,主要有三处:①“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③“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对第①处的细节描写,我们要关注“毒气室和焚尸炉”与“怒放的雏菊花”的象征意义,前者是对生命戕害的工具,后者是蓬勃旺盛的生命,将这两者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置于同一背景下,其鲜明的对比能引发参观者和读者的深思。第②处年轻姑娘她为何而微笑,她当时在想些什么?这既是参观者的疑问,也是作者抛给读者的问题。我们指导学生去联想,然后通过口头或书面来表达,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第③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画十字”“祷告”的目的,一切就豁然开朗。西方人信奉上帝,“画十字”和“祷告”的目的无外乎祈求上帝保佑或者宽容。但是对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无辜受害者而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是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向上帝祷告是无效的,上帝保佑不了他们。而纳粹分子丧失人性,恣意妄杀,早已不再信奉上帝,“屠夫们”信奉的是暴力和血腥屠杀。

第二,这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消息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般而言,我们习见的新闻消息中作者往往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他只是纯客观地记叙,让事实本身说话,在对事件的呈现中不掺杂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感和价值判断,用新闻专业术语表达就是“零度写作”或“客观报道”。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零度写作”的框束,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时的感受当作新闻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个人浓烈的感情。这样写其实就是侧面描写,作者不去刻意渲染发生在集中营里的惨况,而是着力描写参观者的表现,诸如“默默地迈着步子”“特别恐怖”“终身难忘”“表情茫然”“浑身发抖”“惊惧万分”“被窒息”等等。参观者时隔十四年后在参观集中营时,其感受和表现越恐怖、越惊惧就越能烘托当年发生于此的悲剧的惨绝人寰。笔者让学生将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与本文作对照阅读,选择这则新闻一是学生在初中学过不陌生,二是其为典范的消息“正体”文本,在比对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本文的个性化特征。

3.质疑问难,读写结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于1960年荣获普利策国际新闻奖,并成为世界新闻作品中的经典名篇之一,这说明本文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新闻报道。据此,我们开发出两个教学内容。

第一, 从文章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来看,奥斯维辛还是有新闻的,那么奥斯维辛的新闻到底是什么呢?这一问题有点难度,不过能挑战学生的思维,可以倒逼学生去跳一跳“摘桃子”。因为从常规的角度看,本文所报道的参观事实是不具备时效性和新颖性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本则新闻中新鲜的与众不同的事实,即作者前无古人地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当作新闻的主体内容来报道。关于这一点,赖瑞云先生分析得很透彻,可以引用过来供学生参考:“该篇的新鲜事实在哪里?其一,在有关奥斯维辛的报道中,它首次集中地着重地报道了参观者的感受。正如该篇第3段说的,奥斯维辛的惨状已被人们讲过好多次了,但参观者的感受尚未有人这么集中地报道过,这就是它的新闻性。其二,奥斯维辛只有一个,但感受却可以开掘出无数的‘新鲜事实,永远有新闻价值。而像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的人类惨剧,人类是要永远记住的,永远有话可说,应当一说,值得一说,从这个意义上,参观者的感受达到了上述‘说的水平,永远具有新闻性。换句话说,奥斯维辛永远可供报道,永远是新闻。”②

第二,请尝试着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一段颁奖词。拟写颁奖词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颁奖词的拟写格式,而是指导学生将本文从同类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优点——选材、构思和表达等方面的艺术奥妙——揭示出来。在学生完成写作和展示后,我们可以将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的颁奖词提供给学生,“奥斯维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将自己的发现与原颁奖词作比较,学生无形之中会加深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新闻独特篇性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简案的呈现

基于上述的文本解读,笔者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简案设计如下。

(一)以题激趣,导入新课

(二)品读标题,发现问题

1.奥斯维辛是什么?(学习指向:新闻背景——文本3~5段。)

2.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学习指向:新闻消息的特征——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等。)

3.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新闻?(学习指向:作者的创作意图——文本第7段“非写不可的使命感”,“非写不可”暗示奥斯维辛有新闻,“使命感”体现的是作者的良知和自省。)

4.奥斯维辛现在有什么?(学习指向:新闻导语——文本1~2段反逻辑的表述,暗含今昔对比,并包含了作者的鲜明情感态度。)

5.将文章标题与“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作比较,说说各自的优缺点。(学习指向:在比较中品味本文标题与体裁悖论中蕴含的深意。)

(三)細读文本,挖掘个性

1.文本的主体部分写了什么?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学习指向:通过与消息文本“正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比较,发现本文的个性所在,即将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报道的主要内容来呈现;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细节描写同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其特别的含义,值得学生关注——文本7~15段。)

2.本文与我们习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习指向:本新闻打破了消息“零度写作”的范式,将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新闻的主体来呈现;侧面描写参观者的表情和行为更能体现主题,从而起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四)质疑问难,读写结合

1.奥斯维辛的新闻到底是什么?(学习指向:第一次报道参观者的感受实属首次,具有开创性;参观者的感受可以开掘出无数“新鲜事实”,永远有新闻价值。)

2.尝试给本文写一段颁奖词。(学习指向:揭示本文成功的艺术秘妙,比如突破“零度写作”的模式,细节对比的表现手法等等。)

(五)布置作业

1.如果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加一个标点的话,你添加什么标点?并解释理由。

2.课下请搜集一些获奖的新闻标题,总结拟写引人注目的新闻标题有哪些技巧。

这次在设计和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笔者对阅读教学中的“依体定教”“依篇定教”感受深刻。“依体定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遵循文体的类特征,将小说教成小说,将诗歌教成诗歌,将新闻教成新闻等等,防止文体教学“多体一面”,从而淡化、泛化文体教学;“依篇定教”要求我们在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观照文体的类特征,尊重、挖掘并教出单个文本的鲜明个性特征,规避将同一文体下的诸多篇目进行同质化教学的价值取向。

在教学中,笔者主要以问题串联整个教学过程,但问题教学法容易走向“满堂问”的沼泽。笔者在设计问题时,一是尽量体现出问题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旨归;二是不提一些无效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跟新闻文体特征有关,更紧密关联“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另外本设计虽然紧扣文体特征和文本个性,但在个别问题的设计上教者人为的痕迹还很明显,在“以学定教”上做得很是不足。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笔者希望以这次教学为新的起点,在教学的路上做一个勤于学习、乐于反思的快乐语文人。

参考文献

①陈寿江.文本的正体、变体与读写教学(上)[J].语文教学通讯,2018(10A):15.

②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16.

[作者通联:童志国,安徽铜陵市第十八中学;熊乐收,湖南益阳市第六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体特征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把握文体特征,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