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庆平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儿科,菏泽 274300
白血病是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其是以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该病多发于为学龄期儿童,且病死率较高〔1〕。一旦儿童患上白血病后,会导致患儿的多个器官受损,一般表现为贫血、多器官感染等,对患儿及其家属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巨大创伤〔2〕。临床上对白血病的治疗手段多以放化疗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会因为正常细胞被杀死而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对患儿的预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研究显示〔4〕,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属大多数会伴有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会降低患儿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近年来,对白血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众多研究学者认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提升白血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卫晓慧等〔5〕研究表明,给予急性白血病患儿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的预后。张艳花等〔6〕研究显示,给予白血病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儿的生命质量。因此,为了提升白血病患儿的护理体验和质量,本研究将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中,旨在为满足白血病患儿的护理需求,从而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提升其遵医行为和预后。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学龄期白血病患儿62例,纳入标准:在该院接受血常规和骨髓细胞检测并确诊为白血病者;年龄7~14岁;具有一定的文字阅读和理解能力;病情稳定;患儿及其家属自愿参与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精神及认知障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并发症者;研究中途不积极配合或抗拒者;同时期参与其他研究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7~13岁,平均(9.27±1.31)岁;病程6~37个月,平均(25.01±7.26)个月;疾病分期:急变期7例,加速期11例,慢性期13例。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7~14岁,平均(9.36±1.57)岁;病程7~41个月,平均(25.31±8.19)个月;疾病分期:急变期5例,加速期12例,慢性期14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儿给予入院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常规的二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案如下。
1.2.1制定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护理需求调查表 通过查阅文献及专家审核进行综合分析后,确立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护理需求调查表,该调查表包含信息需求、沟通需求、尊重需求及舒适需求四个维度,共20个条目。在发放调查问卷前,向每位患儿阐明每个维度及每个条目的意义,调查问卷由患儿自行填写,在认为需求度较高的条目后面打勾即可。
1.2.2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护理需求情况〔7〕根据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护理需求调查表得出,学龄期白血病患儿在信息需求、沟通需求、尊重需求及舒适需求四个维度均有较高的需求。见表1。
表1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护理需求
制定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方案〔8〕。根据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护理需求调查结果,分别制定对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信息需求护理方案:在患儿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为患儿详细介绍医院的环境及病房设施等情况,减少患儿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和焦虑感;利用卡通人物模拟及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儿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式、治疗意义及治疗注意事项等,让患儿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详细的治疗过程,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信心;利用闲暇时间指导患儿玩飞行棋、五子棋等小游戏,并鼓励患儿和其他小伙伴共同参与,从而转移患儿对疾病的注意力,缓解患儿孤单、害怕等不良情绪。②沟通需求护理方案:在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对患儿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在回答过程中不要有不耐烦的情绪;在与患儿交谈时,要充分了解患儿的心理特点,并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同时以温和的语气主动询问患儿的感受,让患儿将心里的所想所思主动表达出来,并对其进行疏导。③尊重需求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每次进行查房和操作时,时刻保持自身的着装干净整洁,并保证精神状态良好,为患儿做一个正面的表率;对患儿提出的合理要求都应尽量满足,有必要时与患儿家属沟通,让其帮忙协助完成;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和治疗操作时,要充分尊重患儿的意愿,不要有强迫和恐吓等行为出现;当患儿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后,要给予其足够的表扬和肯定,让其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自我价值感。④舒适需求护理方案: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每天对病房进行定时消毒、通风等,同时对病房进行简易的装饰,使其充满童趣,让患儿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对患儿进行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时,动作应娴熟和轻柔,并询问患儿的感受,让患儿感受到尊重。另外,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动画片等形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少侵入性操作带给患儿的疼痛感。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定,每个量表均包含20个问题,每个问题均采用5级评分(1~5分),分数范围20~100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的正常分值均在5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儿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皮肤感染、口腔感染、静脉炎、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肤感染例数+口腔感染例数+静脉炎例数+出血例数)/总例数×100%。③采用我院自制的遵医行为调查表对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进行评定,该调查表包含遵医用药、配合治疗、配合日常护理等方面总共25个小项,每个小项采用4级评分(1~4分),分数范围25~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十分配合、一般配合、不配合三个等级,十分配合≥80分,60分≤一般配合<80分,不配合<60分,遵医行为率=(十分配合例数+一般配合例数)/总例数×100%。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n(%)〕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率〔n(%)〕
目前,临床仍没有该病的治愈方案,干细胞移植虽然可以恢复患者的部分造血功能,但是供体的选择难度较大且移植的风险也较高,同时移植的远期预后也不尽人意〔9〕。学龄期儿童是白血病的高发人群,发病初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热,随着病情的进展,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也会相继出现,严重影响着患儿得身心健康。患儿在治疗期间,往往会因为机体不适感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造成负性情绪的产生和治疗依从性的下降,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带来了不良影响。而对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负性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减轻患儿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让患儿处于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能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曹艳清〔10〕研究表明,对白血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梁月桦〔11〕研究表明,认识行为干预能缓解白血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升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叶惠〔12〕研究显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表明护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主要是指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其制定科学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从而让患者获得系统的、全面的护理服务。李婧等〔13〕研究显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张艳玲〔14〕等研究显示,以需求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表明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理念用于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特此将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用于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中,且应用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且处于正常分值,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负性心理情绪,提升患儿的遵医行为,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此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同类文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5-16〕。
综上所述,将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儿的遵医行为,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