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06-08 06:15:42王长义
商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竞争力山东省贸易

王长义

(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重大战略举措下,山东省相继出台《山东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山东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齐鲁文化丝路行”实施意见》等多种方案,把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作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服务贸易新功能的重要举措。在此形势下,山东省文化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贸易规模和贸易增幅多年来居全国前列。而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文化产品贸易,一直是山东省文化贸易的主体,在全省文化贸易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规模、国际竞争地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山东省文化贸易的整体发展状况。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如何?不同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有没有差异?哪些因素影响了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更好地解决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深层次问题,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关注的重点[1]。Elhanan和paul(1985)[2]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Michael(1990)[3]的“钻石模型”以及Moon等(1998)[4]提出的“双钻石模型”等构成了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基础。在国际贸易竞争力评价方面,自Belassa(1965)[5]提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之后,学者们对于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除了采用贸易收支差额、出口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外,逐渐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创意指数等指标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水平。这些同样成为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基础。在文化贸易影响因素方面,Marvasti(1994)[6]基于美国和加拿大间的贸易数据研究了贸易壁垒对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认为人均收入、资本劳动比和人口规模是影响文化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Schulze(1999)[7]、Anne-Célia等(2010)[8]的研究发现,文化相近性对文化产品贸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Orefice 和 Santonl(2018)[9]利用19个经合组织国家贸易数据、Dong和Truong(2020)[10]利用越南的贸易数据还实证研究了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在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方面,Park和Yu等(2009)[11]基于“钻石模型”通过构建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在全球文化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竞争力较强,发展中国家具有扩大文化贸易的巨大潜力,生产要素投入具有比较优势。Francesca等(2013)[12]运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通过测度意大利与主要贸易国间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发现意大利与欧盟其他成员国间属于互补性贸易模式,贸易双方技术交流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Yasuki(2005)[13]通过日美两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分析了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Stephen(2020)[14]研究了1910—1923年间英国电影在日本市场上份额逐渐被美国取代的状况,分析了英国电影国际竞争力逐渐衰落的原因。

国内学者围绕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研究。朱文静和顾江(2010)[15]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等指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很强,但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很弱。方英等(2012)[16]基于同样指标进行的测算发现,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文化贸易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手工艺品等外围文化产品方面,具有核心内容的出版物及版权等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较弱。方慧和尚雅楠(2012)[17]采用TC指数和出口优势变差指数进行的测算发现,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并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蒙英华(2012)[18]的研究显示,中国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都较强,而且不同文化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罗立彬和孙俊新(2013)[19]的研究得出了中国文化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而文化服务的贸易竞争力较弱的结论,并就导致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颜姜慧和尤莉娟(2019)[20]评估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发现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东中西阶梯分布的空间差异特征,且经济体量大的外向型经济省份的文化产业贸易竞争力更强。田晖和孟彩霞(2019)[21]研究了中国文化产品在“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贸易竞争力,发现不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不仅存在差异,而且存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一些学者还研究了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尚涛(2010)[22]通过对我国创意服务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演变分析,发现我国创意商品表现出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并且其优势进一步增强, 而创意服务则整体处于比较劣势和较弱的国际竞争力,且劣势进一步增加。汤丽萍(2015)[23]运用RCA指数、TC指数对中国2006—2012年间创意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创意产业整体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方忠和张华荣(2011)[24]、曲国明(2012)[25]、袁晓莉和张宁(2015)[26]分别通过比较中韩、中美、中日韩的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与有关国家的差距及其原因。

通过对上述文献进行归纳,可以看出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不足,其中关于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整体层面,选取全国性的数据进行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而针对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区层面的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较少。考虑到文化贸易发展对当地贸易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某一地区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为考察对象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拟以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二、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为正确把握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状况,本文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优势变差指数这三个指标,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统计分析。

(一)测度指标说明

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它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该指数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波动方面的影响,作为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可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国际上常用该指数从总体上反映计算对象的竞争优势情况。TC取值范围为[-1,1],值越大,说明行业比较优势越大,贸易竞争力越强。一般认为,TC值大于0.6属极强竞争优势,处于0.3~0.6间属较强竞争优势,处于0~0.3间属微弱竞争优势,处于-0.3~0间属微弱竞争劣势,处于-0.6~-0.3间属较大竞争劣势,小于-0.6属极大竞争劣势。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它是指一国某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该指数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RCA取值越大,说明行业比较优势越大,贸易竞争力越强。一般认为,若RCA值大于2.5属极强国际竞争力,处于1.25~2.5间属很强国际竞争力,处于0.8~1.25间属较强国际竞争力,小于0.8属较弱国际竞争力。

3.出口优势变差指数(P指数)。它是将某产业或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该国的出口总额增长率进行比较,以确定一定时期内哪一产业或产品具有较强或较弱的出口竞争力。该指数越大说明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增长越快,国际竞争力在增强。一般而言,P值小于-10属强竞争劣势,处于-10~0间属弱竞争劣势,处于0~10间属弱竞争优势,大于10属强竞争优势。

(二)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整体竞争力。基于上述基础指标,我们首先测度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TC指数用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差额占全省文化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表示;RCA指数用山东省文化产品出口额在全省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与全国文化产品出口额在全国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之比表示。P指数用山东省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率与山东省外贸总出口增长率之差表示。图1、图2、图3是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的TC值、RCA值和P值测算结果。

从图1看,2012—2018年间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的TC值远远大于0.6,处于极强竞争优势的范围。这说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TC值变化显示出其值不断增大的态势,反映了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图1 2012—2018年山东文化产品贸易TC指数

图2 2012—2018年山东文化产品贸易RCA指数

从图2看,2012—2014年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的RCA值分别为0.46、0.42和0.43,显示出该阶段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的特征,但在2015—2018年间,RCA值先后达到了0.89、1.12、1.26和1.15,显示出贸易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的趋势。从2012—2018年这七年看,RCA均值达到了0.82的水平,反映出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征。

图3 2012—2018年山东文化产品贸易P指数

从图3看,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自2012年后,P值多处于0之上范围,特别是2014—2017年均远大于10,处于强竞争优势的范围,然而2018年又急剧下降到-16.06,显示出较为不稳定的状态。但整体看,2012—2018年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呈现出不断增强的态势。

总之,TC指数、RCA指数和P指数的变化,都反映了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2. 不同文化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基于上述基础指标,我们进一步测算山东省不同文化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①。不同文化产品的TC指数是基于山东省某一类文化产品贸易差额占全省该类文化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计算而得,RCA指数是基于山东省某一类文化产品贸易出口额在全省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与全国该类文化产品出口额在全国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之比而得。图4、图5、图6显示的是2015—2018年山东省不同文化产品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

图4 山东省文化产品核心层和相关层的贸易竞争指数

从图4看,2015—2018年山东省核心层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均比相关层文化产品的低。从TC指数看,核心层文化产品TC值除2015年达到0.76外,其他年份均远低于0.6,并且逐步降低,反映出核心层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较弱,且有弱化的态势。而相关层文化产品TC值远大于核心层文化产品TC值,各年均处于0.8之上的水平,并增加明显,反映了相关层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贸易国际竞争力,并呈现出明显增强的态势。

从RCA指数看,山东省核心层文化产品RCA值也远低于相关层文化产品RCA值。核心层文化产品各年份RCA值均处于0.1左右的水平,且逐年下降,反映出其较弱的国际竞争力。而相关层文化产品RCA值多数大于1且逐年增加,均值达到了1.15的水平,显示出其比较优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特征。

总之,TC指数和RCA指数的变化都反映了山东省相关层文化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并越来越明显,而核心层文化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有进一步弱化的态势。

图5 山东省四类文化产品的TC指数

图5显示的四类文化产品的TC指数,是核心层和相关层文化两类产品的具体化。从TC指数看,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TC值均达到0.9以上,且各年的变化较稳定,反映出其具有极强的贸易竞争力特征。其次是文化用品,各年份TC值均达到了0.8以上,也显示出较强的贸易竞争力,并呈现出逐步增强的态势。最弱的是文化专用设备,其TC值均在0.6之下,并且各年表现极不稳定,显示出该类产品贸易竞争力较弱,但从TC值变动趋势看,该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有增强的态势。而作为核心层文化产品内容的出版物,其TC值和变动趋势反映出其贸易竞争力较弱,且有进一步弱化的态势。

图6 山东省四类文化产品的RCA指数

从图6的RCA指数看,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各年份的RCA值均处于1.25以上的水平,并且呈增大的态势,显示出这两类产品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的特征。从文化专用设备和出版物两类产品的RCA指数看,二者处于0~0.2的水平,显示出两类产品明显的竞争劣势特征,特别是出版物的竞争劣势最为明显。

总之,TC指数和RCA指数的变化都反映了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文化用品的贸易竞争力较强,而文化专用设备和出版物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较弱的特征。

三、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相比,灰色关联法对样本个数和数据无明显要求,较适合研究数据少、信息贫乏的现实问题。由于山东省专门针对文化贸易的系统统计比较晚,有据可查的数据样本有限,因此,灰色关联法更适用于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按照灰色系统理论[27]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为四步:

第二,对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为便于对系统因素中的数列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需要对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如采用均值化变换,形成均值数列。

第三,产生对应差数列表。即将处理后的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并求绝对值,产生对应差数列表。

ξoi(k)=

(1)

(2)

根据统计经验值,变量间关联度γoi的值小于0.50属弱相关,处于0.50~0.75间属中相关,0.75~1间属强相关,强、中相关性因素皆可视为显著关联性因素。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根据研究目的,我们把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作为参考数列,用TC指数衡量,把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设为比较数列。借鉴已有研究,同时结合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发展实际,我们主要考察以下六个变量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一般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二者对文化贸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选取山东省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FI)和产业发展规模(CAV,用文化产业增加值衡量)作为衡量一般性生产要素的指标,选取山东省文化产业从业人数(HC)和专利数量(CP)作为衡量专业性生产要素的指标。

2.需求因素。国内外需求是影响一国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把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主要贸易对象(包括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中国香港)的GDP总和(GDPS)、人均GDP总和(PGDPS)以及人口总和(TPS)作为衡量国外市场的需求指标;用山东省GDP(GDP)、人均GDP(PDGP)和人口规模(PS)以及山东省文化消费(CD)作为该省文化产品的国内需求指标。

3.政府财政支持。政府财政支持在扩大文化贸易发展基础,促进其竞争力提升方面常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用山东省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支出(CE)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衡量指标。

4.相关支持产业。文化贸易的发展需要一系列外围及辅助产业的支撑,其中,旅游业和信息产业与其密切相关。本文选取山东省旅游外汇收入(TR)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的指标,用山东省固定宽带用户和移动宽带用户的数量总和(IT)作为信息产业发展成果的指标。

5.文化开放度。文化开放是一国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山东省文化贸易开放度(CTO,用文化产品进出口额/GDP衡量)、山东省文化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衡量山东省文化产业和市场开放度的指标。

以上变量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山东商务年鉴》《山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中国统计年鉴》等,时间跨度为2010—2017年,如表1所示②。

表1 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各原始数据

续表

(三)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式(1)和式(2)计算公式,运用灰色系统软件GMS6.0分析工具,可得到山东省文化产品TC指数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与各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示意图

从图7可以看出,多数影响因素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TC指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均在0.5之上,呈现出显著关联性的特征,反映了选取的影响因素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文化贸易伙伴人均GDP总和(PGDPS)、山东省文化消费(CD)、文化贸易伙伴人口总和(TPS)、山东省人口数量(PS)、文化贸易开放度(CTO)、文化贸易伙伴GDP总和(GDPS)、山东省文化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文化产业从业人员(HC)、信息产业(IT)、文化产业发展规模(CAV)、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FI)、山东省人均GDP(PGDP)、山东省GDP(GDP)、政府财政支持(CE)、旅游外汇收入(TR)、文化专利(CP)。

从影响因素大小的排序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

1.需求特别是国际市场需求影响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尤为重要的促进因素。从图7可以发现,文化贸易伙伴的人均GDP总和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最为密切,灰色关联度达到0.7704,属于强相关,说明进口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对促进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文化贸易伙伴的人口规模和GDP总和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168、0.6528,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六位,说明进口国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同样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反映出人口规模越大、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或地区,需求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山东文化产品的出口,促进其竞争力的增强。作为反映国内需求的山东省文化消费和人口数量与山东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关系也非常密切,关联度分别为0.7318和0.7153,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四位,说明国内文化市场消费和市场规模在培育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促进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反映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的山东省人均GDP和GDP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相对低一些,分别为0.516和0.5111。

2.文化开放度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文化贸易开放度和文化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分别为0.6733和0.6098,说明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文化开放度有着必然的联系,文化开放可成为促进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随着山东省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山东文化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进而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必然也越来越强。

3.不同生产要素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山东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与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关联度达到0.6079,说明劳动力要素对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体现出文化产业对劳动要素投入的明显依赖性,也和目前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实际相符。同时,由于劳动要素的差异性,随着高端文化人才在内的劳动要素投入的增加,其对山东省文化贸易产品结构转型和升级,进而导致的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更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它们与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分别为0.5638和0.5558,说明一般性生产要素对目前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中的影响较弱一些,但其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高级专业性生产要素的山东省文化专利却与文化贸易竞争力关系非常弱,关联度仅为0.4812,说明文化专利是影响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非显著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存在技术密集型特征不明显,文化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的现实。

4.政府财政支持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从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支出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看,关联度仅为0.488,属弱相关,说明政府财政支持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对企业文化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以及财政支出主要面向文化事业有关。

5.相关支持产业中,信息技术业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明显,而旅游业影响不显著。信息产业与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为0.5987,说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旅游业与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关联度为0.4841,呈现弱相关关系,反映了旅游业对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影响的非显著性特征。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利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发现: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强,并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不同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性,相关层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较强并越来越明显,而核心层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较弱且有进一步弱化的态势;进一步细分,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文化用品的贸易竞争力较强,而文化专用设备和出版物两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则较弱。

2.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发现:需求特别是国际市场需求是影响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尤为重要的因素;文化开放度对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影响也较为明显,可成为促进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同生产要素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劳动力要素较为明显,其次是资本要素,文化专利技术性要素影响最弱;政府财政支持对山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相关支持产业中,信息产业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明显,而旅游业影响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1.高度重视国内外消费需求在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拓展海外市场,扩大海外文化市场消费需求。要进一步巩固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的合作,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拓展与非洲国家的文化贸易合作;要采用合作营销、代理等多样化的、多方位的营销方式和渠道,拓展文化国际营销网络,建立差异化经营体系,用足做好“孔子家乡·山东文化贸易展”等各类专业展会和贸易促进平台,积极推广山东省文化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内文化消费长效机制。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强居民文化消费意识,树立新型文化消费观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激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以更大限度地促进文化消费增长;要探索建立有效的文化产品供需对接机制和社会舆论引导机制,把举办的文化消费惠民季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把省里构建的“一券、三平台”③协同联动的文化消费促进体系稳定化;要建立文化消费引导机制,通过构建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引导和带动文化产品消费。

2.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文化领域利用外资的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文化领域的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力度,大力发展高层次外向型文化产业;要持续放宽文化市场准入,减少外资股权比例限制,吸引更多的外资文化公司来山东发展;要打破文化领域的一些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让外资更好地进入,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扩大文化产品的进口。山东应进一步开放文化消费市场,通过放宽文化产品进口限制,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方式,扩大文化产品进口,使国内外产品形成有效竞争的状态,更好地满足国内、省内文化消费的需求。

3.扩大核心产品出口,创新文化产品,优化文化产品贸易结构。要支持文化企业打造适合海外市场的文化产品,重视开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核心文化产品上下游及相关的衍生产品,丰富核心文化产品的载体和形式,扩大出口;要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制造、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和拓展文化产业链条,增加多元化文化产品的供给;要鼓励文化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文化出口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发适合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产品,加快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要推进文化产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产业模式变革,增强产业的创新力和发展力。

4.加大要素投入,重视劳动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在继续加大文化贸易的资金投入,发挥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文化贸易人员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文化产业领域将涌现出许多新兴产业,文化贸易结构将会朝着技术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在文化贸易发展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建议通过高等院校、政府设立的文化贸易人才培训中心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渠道,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使其不断地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促进文化贸易的发展;要加大文化贸易人才引进力度,研究制定培养引进文化贸易人才的专项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动形成一大批文化贸易人才涌现、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注释:

① 根据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统计体系(2015)》,文化产品分为核心层和相关层,其中核心层包括出版物,相关层包括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文化用品和文化专用设备。

② 表中TC值2010年和2011年数据是根据前述公式计算而得,其余数据来自本文“三、(二)1.”部分。

③ 即文化惠民消费券,银联钱包APP、齐鲁艺票通和山东文化消费服务大数据平台,这是山东省文化厅于2017年7月举办首届山东文化消费惠民季活动时在运行机制建设方面的一项重大举措。

猜你喜欢
竞争力山东省贸易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14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4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贸易统计
山东省即墨市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南风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