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宏
摘 要: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态度,逐步提升阅读水平。课外阅读实现了对传统语文课堂的拓展,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发展需求,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通过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探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意义;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4-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4.07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与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而且教材内容的单一化也不符合其个性发展特点,因此必须加强教学创新与改革,逐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引入,能够真正实现与教材内容的衔接和互补,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体会阅读乐趣,增强其语文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除了应该整合课外阅读资源外,还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除了应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的知识面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得到拓展,同时为课内阅读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当中逐渐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与特点[1]。尤其是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于课外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才能满足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二)拓展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的方式可以有效拓展思维能力,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大量课外知识的同时,引导其从不同角度思考与解决问题,防止思维发展受限。尤其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课外阅读是其获得人生体验的有效途径。同时,加深对社会生活的了解,避免出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提升写作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写作则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教材阅读内容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外阅读当中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并通过模仿的方式应用于自身写作当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写作教学当中,学生作品往往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内容的同质化严重。而在丰富的课外阅读当中,则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彰显学生在写作当中的个性化。尤其是通过大量的素材积累,能够拓展写作思路,同时通过对名家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的模仿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衔接,正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常用形式。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激发阅读兴趣
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关键,能够使其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工作实效性。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而言,只有使其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好奇心,才能增强学习自主性,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从课外阅读的文本内容出发,根据认知特点对阅读范围和深度进行拓展延伸,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同时积累语文学习的素材。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外阅读教学的内容,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2]。同时,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保障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认知体验,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通过小故事和启发性问题等,使其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为后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灵活度与自我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理念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落实,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外阅读当中获得进步与提高。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认知思维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教师只采用同一套教学模式,将会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为此,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通过分层教学落实新课标要求,加快课外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低年龄段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引导其开展课外阅读时应该适当降低难度,适当增加阅读素材当中的图片数量,在图文结合模式下调动其形象思维,使其逐步理解文本内容。对于高年龄段学生而言,则应该适当提升课外阅读的故事性,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为其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对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寻找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素材[3]。教师应该做好摸底调查工作,随时关注学生在學习当中的变化情况,以便增强因材施教工作理念的落实效果。
(三)营造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的关键,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在自我约束力上相对较差,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将会在课外阅读中出现秩序混乱的问题。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科学化指导,在学校和课堂内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加以熏陶与感染。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密切沟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增进与学校课堂阅读的有效衔接,保障阅读的连贯性。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也应该为其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使其能够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书籍,并鼓励学生分享阅读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教师应该致力于和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在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其思维发展。在融洽的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四)开展合作阅读
除了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外,还应该鼓励其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尤其是在课外阅读当中,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与深层内涵,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为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小组内定期开展合作阅读。从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入手,保障组间的均衡性与组内的层次性特点,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为每一个小组安排相应的阅读任务,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范围与内容,在分工协作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尤其是在角色较多的故事性文本当中,分角色阅读的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出发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章的内涵,掌握其基本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在课下增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分享阅读资源和阅读经验等方式,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有效消化,使知识快速转化为能力素养[4]。在合作阅读当中,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在阅读习惯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在取长补短当中获得进步与提高。
(五)传授阅读方法
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能够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防止流于形式而对阅读造成影响。除了由教师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素材,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保障阅读书籍选择的针对性,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用于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对于文本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及时摘抄,从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读写结合教学是当前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在课外阅读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增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鼓励其写下读后感,加深对文本内容与情感感悟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同时,通过对课外阅读文本内容进行续写、扩写和缩写等方式,也是拓展阅读深度的有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与内容,引导学生采用精读、略读等方式开展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与质量,真正发挥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六)开展实践活动
课外阅读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而是应该对传统课堂进行有效拓展,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当中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同时,通过相关阅读实践活动的举办,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良好的氛围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通过故事分享会和朗诵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其能够在活动当中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增进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沟通,更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渗透。在组织阅读实践活动时,应该明確活动的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在课下积极准备相关素材与内容,为活动实施提供保障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满足其全面发展的需求。教师应该提升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积极落实教育改革的要求与理念,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视因材施教、营造阅读环境、开展合作阅读、传授阅读方法和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将课外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具才.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学周刊,2020(17):99.
[2]唐玖江,荣维东,薛相锋.青少年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研究:基于67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视角[J].图书馆杂志,2020(5):64.
[3]张颜青.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5):67.
[4]王小能.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20(15):117.
[责任编辑 薛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