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俊
摘 要:中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想有效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进而对信息技术下的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展开一系列的分析与讨论,旨在提高中职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中职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知识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4-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4.006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职学校化学教学得到了充分重视。化学学科成为护理、药剂、现代农艺技术、精细化工、钢铁冶炼、工业分析与检验等多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化学教学重要板块的实验教学,对于中职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中职化学实验教学已经初显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仍旧不可小觑。在中职化学课程改革进程中,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成为目前主要的教学目标。一方面,由于传统“黑板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的中职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阻碍了化学学科的良性发展,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基于此,中职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为学生打造一节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堂,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为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更新,依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理念,即在课堂上教师占用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模式之下,实验教学也不会有好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课产生厌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化学学习必定会形成恶性循环。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也是造成中职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质量滞后的主要诱因。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初三开始逐渐接触化学学科,且理论课程居多,实验课程偏少,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普遍不高,对化学实验操作流程了解的少之又少。再加上中职教师面对的学生大都化学基础较为薄弱,如果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不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不能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势必会导致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化学学习能力都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实验选材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化学实验含有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1]。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化学物质,且一般学校室内的通风性能较差,导致化学教师在实验中不得不缩短实验流程,同时实验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目前一般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在化学实验器材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也导致教师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遇到实验问题也只能一带而过。而且大部分学校在实验选材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一些实验无法呈现预设的实验效果,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实验能力和创新发散能力。如果这种教学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将会逐渐消退,动手操作能力也不会得到全面的培养,其造成的不良后果可想而知。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缺乏科学合理性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职学校各学科教学当中。大量的教学视频、微课视频逐步进入化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化学实验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互动性。此类教学模式虽然为中职化学课堂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模式也存在部分弊端。比如,教师过分依赖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将实验的过程以多媒体微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完全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化学实验原理,且综合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此外,由于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做出的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质量也大不相同。少数教师为了使制作出的实验课件看起来更加美观,导致课件的形式过于复杂,完全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甚至会有部分学生无法通过微课视频理解化学实验课程的真正教学目的,使学生的化学成绩与综合学习能力得不到良好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利用微视频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事实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为“黑板教学”,即教师在黑板上做板书,学生快速记下来。由于化学本身是一门抽象且复杂的学科,且化学公式与化学理论知识众多,学生如果不直接参与或观看实验过程,是不能够准确掌握实验的作用原理的。此外,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是教师将实验器材代入到课堂当中,但由于化学实验的危险系数较高,导致学生无法主动、全面、有效参与到实操课程当中。而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师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实验流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而直观地理解化学实验事实,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课堂的局限性,使学生快速掌握化学实验的作用原理[2]。与此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将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模拟得更加生动活泼,将原本抽象复杂的实验流程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学生也可将课堂上教师设计和使用的教学课件保存到自己的U盘当中,在课下、家中进行反复的观摩和练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当中,教师普遍扮演主导的角色,而学生却处于被动的位置,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些必要的、有效的互动,导致化学实验课堂的学习氛围枯燥单一,缺少生机。而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模式实现相互融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一些充满趣味性的视频,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教师也不再一味地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互动性教学的真正意义,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模式也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各方面知识。
三、信息技术下的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实现资源整合
虽然信息技术为化学实验课堂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其过分依赖,而是要将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辅助,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否则将可能制约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首先,简单的实验课程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实验结果需要学生切身体验,而不必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而部分化学实验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有可能一节课无法完成,且危险系数较高,此时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进行资源整合,使原本难以掌握的化学实验原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3]。其次,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不应过分追求课件的美观程度,而是要侧重于课件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进而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可理解性,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实验事实。最后,教师应定期参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培训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契合度,为学生营造一节更为优质的化学实验课堂。
(二)优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中职学生的好奇心普遍较强,极易对身边的新鲜事物感兴趣,特别是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专业之后,会对专业学习中的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探究过程充满期待。针对于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增强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具体做法为:在准备多媒体课件之前,运用基础化的化学实验原理构建出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实验现象,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4]。其次,根据学生学情,合理建立化学实验学习小组,强化实验教学带来的化学学习乐趣,并以组为单位,鼓励每组学生都能参与到化学实验操作中,进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充分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相互合作学习体会到化学实验所带来的快乐,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实操能力。最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将一些化学实验原理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过程,将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过程,或者实验结果不够理想的实验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在突破了场地空间限制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技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化学实验课堂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优势和强大资源,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事实的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验思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中职学校化学教师应积极运用和合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继续保持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將课本教学与实验教学实现有效融合,从而在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为推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方位发展提供巨大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试述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15.
[2]田志会.中职化学教学的“三化二性”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39.
[3]王鹏,姜风华,李巍.试述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8(8):227.
[4]山雪.中职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2):40.
[责任编辑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