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探索

2021-06-07 08:07李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学校管理公共卫生

摘   要 学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取决于学校对风险的认知能力、常规培训的方式,以及对学生心理干预和心理安全的重视程度,需要学校切实满足医疗应急的实战演练需求,具备第三方协作和质量控制举措,从“善后处理”转向事前风险沟通与事后空白填补,兼顾对学生认知心理应激的理论性与伦理性干预,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水平。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公共卫生  风险沟通  医疗应急  心理干预

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起始于学校或发生在学校中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疾病或不明病因、具有波及社会公众安全的重大隐患,预防、应急和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传播是学校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学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分析

1.学校医疗应急水平滞后,与医疗机构协作匮乏

首先,从思想认知方面来看,在教师的风险认知水平中,超过60%的教师认为“诸如化学物中毒、实验污染、放射性事故等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极少,甚至完全不可能发生”[1],也就是說我们现有的教师风险认知教育是相对滞后的。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接受过正规医疗机构组织的教师安全知识培训的学校未达到70%,内容覆盖狭窄,主要以常见流行病疫情、轻度至中等程度的物理性创伤以及食物中毒等偶发性事件为主,教师的风险认知范围有待提高。其次,就学校日常培训和演练而言,超过半数的学校以资料学习、统计分析和书面考核等指标量化手段为培训方式,“相关演练的时间间隔为‘一年内的有23%;‘两到三年内的有48%;‘五年内的占到29%”[2],演练过程缺乏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检验等有效的、权威的第三方质量控制主体。再次,学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大多缺乏针对性,千篇一篇。例如针对病毒性感染引发的腹痛、呕吐和食物卫生问题导致的学生致泻现象,其标本制作和采样方式均是从食物、桶装水或饮水机入手去采集样本,两者的报告标准和干预手段大体相同,没有对具体的、个体化案例进行差别化应急的管理措施。

2.学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沟通不良

学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除了决策能力、执行能力,还有一项重要的能力长久被忽视,那就是善后的能力。事实上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后处理究竟能起到多大力度的规整、抚慰或赔偿效果,既取决于学校事后对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足,又取决于事前是否具备有效的风险沟通,往往后者能够决定前者。一方面,事先的风险沟通意味着学校掌握了正确的、开放性的信息传递通道,是学校针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向相关利益人(家长、学生等)进行公示和说明,是学校作为教育组织机构和职能单位的重要义务,学校有责任维护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另一方面,信息与决策本就密不可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并非学校自有信息,学生和家长不仅有权利知道,还拥有对信息全面性、有效性的监督和评估权利,良好的事先沟通不仅是学生和家长获得全面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还使得事发后双方能够基于权利和义务均等的前提来保障和维护自身利益,并可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不及时带来的额外损害。

3.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学生心理干预不足

调查表明,学生在面对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明显的认知反应和情绪波动,在行为应对方面差异较大:一些学生通过不断谈论事件来寻找信息,获得安慰;另一些学生却不想谈论,采用回避的态度来面对内心恐慌;还有一些学生在完成教师相关防护任务时表现得事无巨细、精神亢奋,出现行为强迫、反复的躯体不良现象;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敌对、不配合的态度来应对心理焦虑,影响学生群体的安定。这些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学生心理应激问题常常被教师纳入“事后”处理范畴,事实上它们属于与公共卫生事件同步发生的学生心理安全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轻则扰乱学校生活秩序和教学秩序,重则引发群体性恐慌,甚至导致个别学生的精神行为失常(如自残、自杀、攻击他人),威胁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教师想要及时消除事件对学生情绪的压迫,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挫折耐受是较为困难的,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亦存在群体性心理反应和个别性心理反应的交织和矛盾现象,大大加深了学校和教师心理应激干预的复杂性。

二、提升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水平

1.学校医疗应急的实战演练与第三方质量控制

学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应急手段和医疗协作工作匮乏,相当一部分学校对突发性公共卫生的医疗认知水平是滞后的,普遍表现为对流行性感冒、致泻性病菌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医疗认知水平较高,对化学中毒、放射性事故和实验污染等发生条件较为苛刻的公共卫生风险认知度较低,而此类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伤害将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学校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应从“三年”“五年”期转为每年固定时期的常态化演练和考核,考核方式除资料学习、统计分析和书面测试等手段外,应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和行动系统,促进常规管理与实践演练、第三方质量控制的相互配合。

大多数学校并不缺乏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应急制度、操作程序等常规管理手段,但在具体行动方面却容易“大而化之”。实战性演练是检验学校医疗应急是否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主要标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后的应急行为才是有效行为。除了准确捕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信息,建立高效灵敏的校园警报机制外,具体的实践操作包括日常的应急设备和应急药品储备、临场的应急设备和应急药品调动;减少事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必要措施等等,例如食品卫生事件发生后的隔离行动;对学生呕吐物、排泄物和个人用品的彻底消毒行动;对相关人员的岗位调离行动;对学生患者的救治和送医行动等等,落实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上。尤其在医疗应急方面,包括学校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监督中心、固定医疗机构的合作等等,组建能够支持学校在突发性卫生事件中控制事态发展的专业处置队伍,从而切实提升学校应急资源和整体应急水平。另外,学校组织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医疗应急培训在质量控制方面既要有统筹性,又要有针对性。统筹性培训指向常规的调研报告、常态化的病理学规律以及常规化的处理手段;针对性则指向具体的、个体化案例,在此类应急预案中,多出现差别化的病理特征,如果学校或相关工作人员采用的医疗应急培训手段还停留在统筹性的处理层面,则会拖延救援时间、影响救援效果。对此,学校不仅要积极拓宽自身医疗应急的认知储备、物资储备和人力储备,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的协作,还要注重经验的积累。例如中小学生的年龄段容易爆发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或流感、麻疹等疫情;高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容易出现胃肠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大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环境污染、实验污染等化学物中毒、不明原因传染、放射性事故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学校应对相关人力资源加以精细规划,保持对专业领域新生问题、前沿性问题、特例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才能与时俱进,有备无患。

2.从“善后”转向事前风险沟通与事后空白填补

首先,学校针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向相关利益人(家长、学生等)进行公示和说明,重要的不是信息以哪种方式传递出去,而是“信息的传递是否是开放性的、可进行责任追溯的”[3]。在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普通的工作员工,每个人都具有遭遇传染病、食物中毒、突发性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公众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不具备真正的心理感知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学校会抱怨,把重要的信息印成册发放给家长和学生,他们也很少认真阅读,须知事前的风险沟通重在“风险传播”,把学校公共卫生价值、信仰、情感传递给利益相关者需要的是信息互动和交换,而不是单纯的传递。其次,由于要重视信息的交换和互动,学校应侧重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性质和后果,而不是类型和目标。例如学校食物中毒的卫生风险,防御目标可以事先决定,内容也可以统筹安排,但具體的决策和引发的可能性问题以及它们导致的不同后果则要做到清晰呈现。如在以往同类型事件中学生发热、腹泻和呕吐的比例,潜伏期的差异,学校食堂隐患的排查方式,以往补液和抗感染治疗的成效。云南某中学曾出现过一起严重致泻性大肠细菌感染,由于学校的食堂外包,从业人员的健康风险控制缺乏而导致事故发生,可见事前风险沟通涉及学校相关从业人员的他查、自查等等。大到公共卫生的病理风险和安保策略,小到规范食品保存、再加工与消毒方式等等,都是风险沟通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风险控制和应急方案的评估、优选和拟定,否则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决策步骤程式化以及管理方式的盲目性,不利于事中的执行以及事后的落实。再次,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沟通并不是学校的自有信息,其信息的质量和传递效果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信息与决策密不可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参与有助于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学校要善于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信息、无用信息和杂乱信息的干扰。同时,为了弥补信息方面的不足,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积极吸收、修正和更新信息,尽可能多地弥补和完善风险空白领域,在信息交流、反馈和后续跟进方面做到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有效配合,才能真正发挥风险沟通的作用。

3.学生认知心理应激的理论性与伦理性干预并重

学校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学生心理应激干预不足,主要表现为理论性的认知心理干预远远超过伦理性的认知心理同化。通常学校会采取群体性心理干预方式来稳定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学生情绪,比如学校广播、校领导公开发言、教师紧急组织班级会议等等。这些应对方式都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认知水平,即以公众健康知识的学习来缓解错误认知和盲目想象带来的情绪波动,其缺陷在于学生心理状况的起伏并非出于理性思维,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学生既有通过权威信息来获得安慰和支持的一面,又有采用回避、不配合或敌对态度来应对内心恐慌的一面。因此“理论性的认知心理干预是否有效,取决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严重程度,并受制于信息的扩散路径和后续发展情况”[4]。

2005年某中学一位女生因为“流行性脑炎”死亡,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理论性的认知心理干预手段基本丧失效果。原因便在于“病情凶险”“死亡迅速”的直观印象对学生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冲击,带来了信息扩散内容和路径的失控,当后续一周内无续发病例,学生的身心自调节系统才重新开始接受理论性的认知心理干预。由此可见,学校心理应激的管理体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性的认知心理手段,二是伦理性的认知情感同化。能够及时接触学生隐私、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是与他们具有伦理关系的人,尤其是父母和亲朋,也就是说群体性心理干预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学生心理的应激指导需要介入个体性的情感关怀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学生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最容易受到身边人的情绪影响,“同伴知情”和畅通的“家庭联系”缺一不可,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隐私性,邻桌、室友、父母对他们的支持是学校很难触及也无力触及的领域。河南省2013年学校甲型肝炎传染病突发期间,一位女生突然连续地接到家长从外省打来的好几个长途电话,让她想办法离开学校。在家长不良情绪的干扰和鼓动下,该学生情绪急转直下,在她决心擅自离校的当天晚上,其寝室好友向班主任、学生工作部和保卫部报告了情况,及时阻止了学生不理智的行为。在此事件中,学生的心理激变是学校辅导员、管理者很难触及的地方,“同伴知情”决定了后续的疏导工作,也同时说明了“家庭联系”在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它对学生的情感同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需要发挥的是“同伴知情”和畅通“家庭联系”的积极作用,以伦理性的情感支持来提升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耐受,同时避免伦理因素对学生情绪的不良压迫,消除个别性学生心理反应的矛盾和复杂现象,通过化解少数人的非理性行为,维持学生群体性心理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苏霞.校园安全管理的教育转型[J].教学与管理,2018(32):09-10.

[2] 华伟.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37-38.

[3] 黄城莺.面向疫情管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报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7(10):13-14.

[4] 蔡伟鹏.南京市大学生校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5(03):22-23.

[作者:李静(1982-),女,河南新乡人,中原文化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陈国庆】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学校管理公共卫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