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6-07 16:33陈家姝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陈家姝

摘 要:本文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两大理论和实践方案结合起来,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中各类现象的分析,挖掘大学生思想层面的问题,总结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建设和实践方案。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126-002

大学生就业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我国经济环境复杂、就业形势较严峻、就业竞争激烈,正进入就业市场的00后高校毕业生求职群体中出现了迷茫焦虑、受挫失衡、逃避现实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还有价值取向扭曲、道德观不坚定等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若不及时从思想根源上引导学生以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仅会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还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作为育人环节之一的高校就业指导有必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全方位有机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毕业生将个人职业生涯与国家发展结合。

目前国内对高校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分别研究的较多,交叉研究的较少,能提出可行的实操方案的就更有限。研究两者的有机融合,对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就业指导的方向性、系统性,都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高校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的基础

两者都是高校重要的育人手段:思政教育具有方向性、群体性特点,就业指导有具体化和个体化特点。两者在指导思想、理论构架和实践方法上各有特色、又有交集,可谓相辅相成。

(一)思政教育的特征

张耀灿对思政教育的内涵认定是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

1.思想引导性:思政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其中,理想是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是人精神世界最深层次的支柱、最核心的观点,它体现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从根本上制约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而在生涯规划理念中,理想是最长远的目标、最坚定的动力,是行动的灯塔,是价值判断的根源。

2.群体教育性:思政教育是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为目标,其价值体系、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具有统一要求,且教育方式多采取群体教育,如大型课堂、集体活动等。

3.方法论和实践性:思政教育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生做人生抉择的重要标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高校就业指导的特征

高校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树立人生发展理想,选择最能发挥自身兴趣、才智的职业发展道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3】。

1.助人育人: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直接的体现。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实质是承载了以学生为本的重要育人责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2.个性化服务: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重要特点之一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是要帮助独立个体的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3.政策导向:高校就业工作部门作为国家就业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需紧紧围绕国家的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实现政策的导向作用【4】。

以上可见,两者都是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理想问题:思政教育负责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就业指导着眼于大学生生涯发展的规划和决策。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结合的必要性

(一)思政教育是就业指导的保障和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引导。

1.就业指导要以思政教育内容为指导,引导学生服务于国家发展。00后学生更关注个人感受,实用主义突出、理想主义弱化。在涉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选择时,如是否服务西部、基层就业时,会出现直接的价值冲突。而思政教育能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人生发展方向上树立坚定理想目标、科学规划行动。

2.就业指导需从分析学生思想根源入手,能更准确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生涯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其本质都是心理或思想层面的问题,而这正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领域。

3.思政教育能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含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多项要素【5】。其中职业技能可以借助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来获取,而职业道德、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要通过思政教育来提高。

(二)就业指导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总书记说过: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而学生工作的理念和理论必须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落到实处真正产生效应。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就业指导工作正好能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使得思政教育真正做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1.学生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会受社会上形形色色价值观和思潮的强烈冲击,此时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是思政教育最能见成效、最有影响力的阶段。

2.通过服务于学生就业具体需求,能改变当前思政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产生实效,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其价值和魅力;同时思政教育还能借助于就业指导的多样性、参与性、实用性,避免纯理论灌输的枯燥。

3.结合就业指导个性化服务的特色,在思政教育中树立起分类教育和个体引导的教育新理念。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改变思政教育“大水漫灌”的现象,达到“精准滴灌”的效果。

三、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体系建设和实践方案

以上分析可看出:高校就業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全能做到有机融合、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全方位联动的工作体系。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就业指导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咨询实践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因学生人生经历有限、价值观不成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决策判断偏离实际,从而出现就业期望值过高、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要紧密结合思政教育中的爱国主义实践教育,通过参加如下乡支教、志愿者服务、走访创业者、基层锻炼、参观国防高科技单位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外部世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学生服务大众的精神境界,脱离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低级趣味。

同时,《智联招聘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以下三方面素质:责任心、抗压能力、人际沟通。而00后大学生多为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网络时代的小孩,主体意识强烈,这三方面都比较薄弱。高校就业指导可结合学校各类集体活动,如班级活动、社团建设、大创项目、专业竞赛等,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加强责任感、合作意识和受挫能力。

(二)以德育教育配合就业指导

专业的职业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需对来访者的观点和选择保持中立态度,不能随意进行道德评判和选择干涉。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质量反馈和社会声誉。当就业指导老师在生涯咨询案例中发现来访学生出现了道德观念偏差时,如任意违约、虚假简历、协议书作假、恶意竞争等苗头,需立即与思政教师配合,通过思政课或约谈等方式,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文明诚信、民主法治、组织纪律等结合起来,防微杜渐,及时帮助学生回归正轨。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就业指导

求职择业过程是对学生心理成熟度的考验。在职业生涯咨询实践中,会发现来访学生很多共性问题,如:执行力差、缺乏毅力、过度自信或自卑、情绪控制力差等心态和习惯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做出决策或付诸实际行动。虽然生涯咨询师会要求来访者做出可行性行动方案,但一般不直接干涉来访者的实际行动。此时若能结合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比赛、户外拓展活动等)则能填补空白,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提高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受挫力和抗压力、帮助学生建立求知欲和成就动机等,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

(四)建设懂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队伍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行业新职业层出不穷,社会需求不断变化。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时,需与时俱进、选择社会所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职业教练大多以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主,其组成部分以行政工作人员为主。职业规划师虽对咨询、辅导有一定的专业经验,但缺乏对国家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无法为学生提供符合信息和资讯,特别在当前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转型阶段,只有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服务基层、投身新领域、创新创业,才能引导学生在时代大潮中实现人生理想。因此,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培训中还需包含国家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内容,而这正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工队伍擅长的领域。同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会对学生这校期间的学业规划产生影响,也能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学业指导工作交相辉映,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成才服务。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建一批懂就业指导、懂学生管理、懂高等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并加强培训和融合,使之具有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思想政治教师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部门归属于大学工系统,从部门设置上便于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当然,除了本文提出的各种结合途径之外,还需要双方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对两个领域进行学术探讨和实践案例分析,才能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吴俊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9卷第2期

[3]王盛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和开展,文学教育,2011.06

[4]党振华.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和特点,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2期(上)

[5]夏怡.浅谈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业务,2016(14):24-2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