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6-12-12 21:43姜莉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姜莉

作者简介:姜莉(1977.10-),女,汉族,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39-01

2015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全新的名词进入大众的视野,也给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发展,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枯燥,教学对象在固定场所被动学习,教学过程缺乏有效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媒介日益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教学课堂从之前的相对封闭转变为无限开放,人们可以便捷地共享知识、获取和利用知识。学生通过互联网媒介,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他们想要的资源。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在线教育,突破原有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也可以在课堂外去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传统思政教育的形式相比较,网络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无疑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教学内容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育效果明显提高。

二、“互联网+”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教育观念,完善网络平台建设

首先,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要转变观念,把网络平台建设定为工作重点,从专业技术服务和资金上,都全面支持网络平台建设,同时调动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起群策群力,共同搭建健康的、形式多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建QQ群、微信群、微博、开发APP手机应用、微信公众号、录制网络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对学生进行在线教育,把课堂教育与在线教育有机结合,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更有效地传播正能量,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

其次,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打造强大的网络师资队伍。学校应该多提供相关网络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熟练掌握网络专业技术,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项全新的工作。当前,虽然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努力探索思政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一些教师也能够“玩转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不能完全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方法。对此学校要加大力度全面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业务水平,对诸如微信公众平台、APP等网络技术进行熟练的操作,使他们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又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更好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在认识到“互联网+”平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育职能。教师在网络思想政治政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中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新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

随着网络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创新。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加入适合当前时代特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然而随着QQ、微信、微博和APP手机应用等“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人人都可以针砭时事、评论政府,甚至造谣、散布不实言论。我们部分大学生受此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传播正能量,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全新的领域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是平等的,在管理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采取非强制性的方式,通过平等的沟通,使学生能主动地了解和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往单纯的说教,已经不能吸引青年学生,反而使他们产生质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地方特色、学校特点创建一些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网络教育栏目,这些栏目贴近青年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困惑,这些栏目必须站在时代前沿,既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信息等丰富的内容,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以满足青年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QQ、微信、微博、校园论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掌握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网络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问答式、游戏互动式、视频短片式、网络大赛式等吸引力强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年学生提供健康的、可以参与进来的、有归属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同时,还可以尝试建立网络诚信档案,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意识。

“互联网+”虽然给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创新的活力,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功能。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把“互联网+”平台作为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发展,将虚拟空间的学习与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而不能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互联网在思政教育中的补充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思政部)

参考文献:

[1]彭瑚.“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的实施与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6(36).

[2]王彤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才智,2016(35).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