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梅 曹海涛?
摘 要:“微媒体”支撑下的“微教育”是目前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广泛性、生动性和创新性的特征,从传播学角度看,“微教育”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说服性和认同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微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34-03
所谓“微媒体”是指以语音、视频等形式的媒体包括微博、微信和微型的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它“是一种传播现象,一种新媒体”[1],它衍生出的“微教育”具有教育手段新颖、教育信息载量丰富、教育方式生动的特点,在当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某些缺陷、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基础学科,事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事关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方式单调性、内容贫乏性与受众接受低效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效果较低、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因此而下降。总体来说,存在着生动性、广泛性与接受性三方面的不足。
(一)广泛性欠缺影响教育效果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屡屡提出要进行有效的革故鼎新,进行以提高实效性的教学改革。但是毋庸置疑,这种改革走得步履维艰,进行的并不顺利。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生动性欠缺,造成单调、生硬、僵化的固化范式,其中饱受诟病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模式并未得到彻底改正,思想政治教育习惯性地把教育固定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问、学生答” [2],缺乏整体性、多维度、全方位的科学渗透与有效“灌输”。由于广泛性的欠缺直接导致三种后果,其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叶障目”、视野狭窄,阻碍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全面整体性掌握;其二,导致教学的思维单向性,造成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线性思维”而非多角度透视问题;其三会造成大学生的观点偏碍和思维缺陷,而不能全方位的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总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绝非易事。
(二)生动性欠缺影响教育效果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手段的乏味也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务之急是“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3]。在当前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共同存在、相互融合、不断创新的时代,如果一味停滞在传统媒介支撑下的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是会相当低的;仅仅是靠板书、讲授,甚至再仅仅依赖幻灯片演示和一些视频播放等技术细节改革,也并不会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笔者并非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作为教学的基本功和重要方法,传统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时俱进的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发展同样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教训预警,不能同时掌握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兴教学方法,不仅不会引起大学生的浓厚兴趣,反而会招致对于新媒体传播高度认同的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低下。
(三)接受性欠缺影响教育效果
从传播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部分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策方针和有关时政的知识的教育,也是一种多种学科知识的传播,教育效果的高低、实效性的大小,实质上也是受众(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的接受程度的高低。一般说来,“受众是积极的,是带着意图使用媒介的”[4],但是如果不实事求是,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抓住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前沿知识,如果不深入了解学生当前信息来源和兴趣所在,不从大学生实际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对于具有思想政治信息“使用—满足”选择的大学生来说,毋庸置疑,传播的接受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不能达到应有高度与深化程度,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正如传播学中所说的,“不是一种主从结构,而是一种互动结构”[5]。
二、“微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知识传播的媒介得到了创新,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时代的契机和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以及新的模式。“微媒体”发展之下的“微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理念与模式,其优点相应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具有以下优势:
(一)教育场域之内的广泛性
在“微教育”的场域中,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同样也不再局限于所谓的大学校园中,它跨越了课堂乃至大学校园的边际,甚至突破、扩大和整合了过去“四位一体”(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的场域,“微教育”伴随着“微媒体”存在和渗透于大学生的任何生活空间,可以说是时时存在、处处皆有,实现了大学生教育所有场域的“无缝链接”和“无死角”的场域。这是由于目前大学生群体是“微媒体”持有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接触机会最多、学习知识来源最广的群体,故而“在新媒体的广阔平台上,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媒体的各种传播类型综合利用”[6];而且基于“微媒体”的“微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碎片化”具有整合作用,解决了教育信息分散以及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了“学校与社会‘传播知识趋于同步”[6],“教、学、实践方式趋于同步”[7];当然,大学生对于“微媒体”的“微教育”还需要我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利用“微媒体”开展“微教育”场域内互动的广泛性的优势是很必要的。
(二)教育载体使用的生动性
如前所述,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知识尤其是通讯技术的掌握是社会上最娴熟、最大的群体,“各种新型媒体如博客、播客、维客、RSS、网络视频、IPTV以及Face book等社交媒体(SNS)不断涌现”[8],以至于目前有专门的名词“拇指族”的说法。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旧载体来说,“微媒体”支撑下的“微教育”实际是整合和创新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在“微教育”中,既可以有传统教学的讲解,也可以有幻灯片演示、动画的演播和视频的播放,更有随时随地的教育和互动,以及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估,这样既能把知识点条理、准确、系统化地阐明,又能把内容以新颖、鲜明甚至通俗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渗透,必然会因为生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教育模式创新的说服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其教育效果。从传播学来说,也就是提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性、对于思想理论的认同性,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性。“传播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便是说服”[9],怎样使得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认同,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要旨所在。因此,我们要以“大学生为本”,继续利用“微教育”模式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推进下去。“微教育”正是以其生动性、广泛性与创新性,利用新的载体、新的模式、新的手段实现说服性、认同性与接受性。
三、“微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
(一)树立阵地意识,利用“微教育”场域的广泛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管理”[3]。树立阵地意识,在“微教育”的视域下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推广至每个角落,包括每个课堂、每个宿舍、每个教育基地、每个家庭等等每个生活、学习的空间,实现把教育阵地建设在每个时间段。在这种广泛的时间空间中,“微教育”能够时时渗透、处处开展。在具体实施中,其一,在空间方面,利用“微媒体”的广泛性,积极在课堂、宿舍、食堂、图书馆、实习基地、家庭安装技术设备,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大学生的4G手机、电子阅读器、网络设备、高校论坛等“阵地”,使得大学生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接受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公告、网络资讯、视频短片,占领空间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其二,在时间方面,“微教育”利用网络与移动通讯的即时性,迅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资讯,尤其是党和政府的新的理论和政策方针、有关时政信息,丰富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利用网络通讯的时间上的24小时“无缝连接”,持续不断地使得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任何时间点和时间段上的满足。这种广泛性、“全覆盖”和“无缝链接”,是“微教育”阵地的优势和特点。
(二)树立创新意识,利用“微教育”载体的生动性
生动性是效果提高的重要指标,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备生动性,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微教育”之所以能够实现生动性,在于“微媒体”的创新与载体支撑下的新的教育方式。首先,“微教育”从传播心理学上来说对于大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了生动性,“微教育”必须把视觉刺激(文字、图片、动画)、听觉刺激(讲解声音、背景音乐等)以及其他刺激方式诸如触觉刺激等进行了整合,这种感官刺激比起单一刺激来说,所引起的注意力与记忆力是成倍增加的,“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视觉、听觉感官参与活动过程,促进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感知与接受,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其次,“微教育”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来说可以提高生动性,我们在进行“微教育”时,可以整合多种知识点而形成“讲座式”专题性质的教育信息,这种“融合”多种教育信息、教育载体的“微教育”可以多元、多载体、多方式地展开:可以传统也可以新型、教育时间可长可短、教育范围可大可小、教育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大学生、教育内容可以由大学生自行选择,可以使大学生“选择他所需要的学习内容,根据需要搜索信息,最高效率地去获得知识” [10],并依据所认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把它转化成与你的需要和目标相吻合的东西”[11],即积极地自我建构,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树立受众意识,利用“微教育”方式的说服性
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理论的传播,大学生则是主要受众群体。要提高教育传播的实效性、传播受众的接受性、传播内容的认同性、传播方式的说服性,必须树立“受众意识”。大学生这个受众群体在接受教育中,呈现出“大众性”与“分众化”的复合特征。首先,作为普遍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群体,呈现出“大众性”,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在接受教育中有效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微教育”中,必须考虑教育传播内容的普遍性和教育传播载体的覆盖率、以及教育传播途径的群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不允许有“落伍者”的,“微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大众性”的意义正是实现全覆盖、“无缝链接”,教育效果最终体现在全体大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其次,作为每个独具个性的大学生受众来说,“微教育”又必须考虑到“分众化”的因素,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知识框架都不相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的每一个方面的接受程度和敏感点都不同,受众(大学生)对于不同媒介、不同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态度”[12],所以“微教育”要发挥能够细化、分众化传播的优势,贴合每个学生实际,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内容和方式的细化、分众化传播,学生才能感同身受,在“使用”中“满足”、在“满足”中主动“选择”,较好地学习和接受。
“微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由于其具备最新的载体平台“微媒体”、最新的教育理念,所以能够实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当然,我们在探索中,需要注意“信息过载症”、“网络成瘾与网络依赖症”等的“信息异化”现象,“使其摆脱信息异化的控制”[13]。但是“微教育”这种创新的持续深化,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它的前景是乐观和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李文明,吕福玉.网络文化通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2]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4]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美)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周小华.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7]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8] 黄楚新.新媒体素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9] (美)Werner J.Severin / James W. Tankard,Jr..郭镇之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0] 郑洁.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 (美)詹姆斯·波特著.李德刚等译.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2] (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石义彬,彭彪译.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65.
[13] 霍福广,刘社欣.信息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