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学生形成解题策略的研究

2021-06-07 16:29刘春霞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问题解决数学素养

刘春霞

摘 要:如今,人们越发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并对人才培养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地运用问题解决策略,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法,学习更多的解题思路,更加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解题策略;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084-002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灵活地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营造探究性的课堂氛围,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更加多样化的解题方法,牢牢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基础不够扎实

因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不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学习之后对基础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在遇到问题时难以下手,无法顺利解决问题,课后也不愿主动巩固所学知识。这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无法掌握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无法实现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上课时,如果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讲解数学公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些教师会在上课时灌输大量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借助默写、听写的方式考查学生。这种生硬的教學方法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数学学科产生厌恶心理,更无法掌握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三)课堂体验较差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加上教师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即使有了问题也不愿向教师提出,这就导致学生会积累更多的问题。有些教师也不愿主动与学生沟通,无法及时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育行业,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上课时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音频、图片、视频等,运用更加新颖、新奇的方式锁定学生的目光,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还能使其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时,教师需明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元、角、分,并且能够灵活进行单位的转换。在上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模拟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模拟币的兑换。

(二)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期,较为爱玩,无法在上课时认真聆听[1]。要想适应学生的这一特点和情况,教师就应当创设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其成就感和满足感。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的内容时,教师就需教给学生准确认读钟表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具有较高的难度。此时,教师就可借用实物、多媒体技术等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一个谜语:一家三兄弟,个头高矮不齐,滴滴哒哒提醒你,时间应珍惜,你们猜猜它是谁?学生需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猜想。当学生能说出正确答案后,教师需给予肯定和鼓励,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类型的钟表,并鼓励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加入拨钟的游戏,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利用情境教学法,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掌握更多的解题策略[2]。

第一,加入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在数学教材中存在较多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与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紧密关联,通常都是学生感兴趣、熟悉的东西,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导入新知识。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展开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陶行知理论要求教师能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可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3]。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可加入更多生活中的素材和实物,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教学度量衡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准备好教学用具,即放大镜,并要求学生拿着放大镜照黑板上的锐角。此时,教师需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个角在用放大镜看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说:“这个角变大了,边长也变长了。”教师需继续提出问题:“你是如何得知这个角变大了呢?”学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此时教师就可导入“角的度量”,与学生一起解决数学问题。

第三,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生需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习接下来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在上课时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迁移数学知识[4]。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先带领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再去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设计一些竖式填空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创设可操作性的教学情境。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如在教学“进一法”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开展“使用地砖铺设地面”的活动,学生需亲自测量、计算和操作,借助团队的力量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四)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課堂中,教师需为学生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逐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养成及时反思、回顾、检查的良好习惯[5]。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策略,教师可根据以下三个步骤展开教学:首先,阅读与理解。学生需认真阅读题目内容,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将题目中的重要、有价值的信息快速提炼出来;其次,分析与解答。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既可采用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可采用合作探究、交流的形式。之后再进行个人展示或小组展示,教师同时需要进行适当地点评。在实行这一步骤时,教师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探究氛围的营造。教师需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使其能够自主地探究和学习,释放学生的头脑,使其可在独立思考中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第二,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三,回顾与反思。该环节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需教师和学生都引起重视。教师需与学生一起检查题意,分析解决思路、解决方法是否正确与合理,认真分析解题步骤,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结合生活经验,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实践。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公式死记硬背,不能有效地理解并正确的应用,导致知识认知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进而会导致自己陷入学习困境中无法自拔。教师应分析小学阶段的学困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数学理论讲解中,正确运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感受数学科学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时,教师应在讲解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万以内的加减法,准确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减法的题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380米,从学校到培训班719米,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再到培训班,一共走了多少米?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掌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的计算技巧。以此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更多要求,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优化教学方法。在上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法等,营造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牢牢掌握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邱红.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29)

[2]袁琦.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J]成长,2020(5):130-130

[3]徐卫东.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7):P.238-238

[4]林志勇.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6):133

[5]赵永福.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6)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问题解决数学素养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