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仁泉
(赣榆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连云港222100)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对患者生活影响极大,喘可治注射液由淫羊藿、巴戟天等成分组成,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1],将其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详情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9~80岁,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30~81岁,采取喘可治注射液治疗,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的资料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患者采取吸氧、化痰、解痉治疗。观察组采取喘可治治疗:采用喘可治注射液实施肌肉注射(生产厂家:珠海经济特区健心医疗有限公司),每日一次,一次4mL[2]。对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显效:治疗后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均消失,停药后没有复发;有效: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明显减轻,停药后没有复发;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仍然明显,血气指标仍明显异常,停药后出现复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由(±s)进行,检验以t进行,检验以χ2进行,两组数据对照,取(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水平。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8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率为60.00%;观察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3.33%,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2.4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情况比较
2.5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分值 临床治疗前,观察组评分为(2.21±0.89),对照组评分(2.21±0.82),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备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为(1.68±0.61);对照组治疗后评分(2.07±0.8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均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 比较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5例出现红肿,占比16.67%;观察组未出现任何副作用,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老年患者群体中,严重损坏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加患者死亡率[3]。在这种情况对患者及时治疗便会威胁其生命安全,将喘可治注射液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中,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4-5]。为提升患者治疗疗效,还应采取科学的干预对策,当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饮食进行指导,确保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还应定期组织健康宣教活动,向患者家属普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对策,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此外,医院还应对护理人员加强管理培训,帮助其掌握更多护理技能与理论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构建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比较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5例出现红肿,占比16.67%;观察组未出现任何副作用,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中,采取喘可治治疗,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效果,降低副作用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