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囡囡 张冠楠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蚌埠233000)
脑梗塞即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组织难以持续获取足量血氧,可致局部软坏甚至坏死,引发功能障碍,急性期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渡过危险期的患者,也面临多种后遗症威胁,预后难以保证[1]。此前学者分析发现,给予脑梗塞患者常规护理,患者并发症较多,病情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限。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病情、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2]。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获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经验,我院通过对照实验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根据患者和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n=45),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2~76岁,平均(62.6±3.4)岁。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3~77岁,平均(62.5±3.6)岁。两组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强心治疗、水电解质纠正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病情跟踪、给予治疗药物,记录患者康复进展。传递疾病关联的基本知识。观察组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1)认知干预。告知患者脑梗死的病因、病情特点,作为认知基础,之后传递当前疾病进展,可控性,使患者对自身病况形成完整的认识。干预重点为自我护理知识,如告知患者避免摄入过多脂肪、糖类、盐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避免久坐、久卧,适当进行室内外运动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加强信息筛选,保持积极信息的优先传递,如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脑梗塞的先进治疗、护理方法等,使针对患者的认知干预具有差异化特点。(2)复健干预。患者面临的并发症包括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要求结合其病情特点给予干预。以语言障碍的干预为例,患者病情稳定后,首先指导患者进行简单发音练习,如单字、拼音字母等。患者可掌握基本发音后,尝试指导其进行短句、简单对话,最后再进行长句练习。其他并发症的干预原则与此相同,强调渐进性。(3)运动干预。脑梗塞患者面临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对于病情偏重、缺乏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给予被动练习,早、晚帮助患者进行四肢关节屈曲、肌肉牵拉,机体各处主要关节的屈伸、翻转练习不宜低于30min,包括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等。病情较轻的患者,鼓励进行室内运动,以护理人员和家属协助进行室外行走,每日30min左右为宜。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可提供更具系统性的练习方法,如指导患者面向墙面站定,躯干距墙面20cm左右。双脚岔开与肩同宽,缓缓下蹲至最大蹲限,再缓缓站起,反复20次左右,每日进行2次练习。(4)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作为辅助性措施,主要强调结合患者情绪特点给于疏导,如患者年龄偏大,缺乏应对疾病的信心,可告知患者“脑梗塞预后较理想”、“溶栓效果理想”等,提升其应对疾病的信息,改善后续治疗、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卒中评分、生活质量变化,另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卒中评分以NIHSS评分表达,生活质量以QLQ-30量表评分表达。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卒中评分、生活质量变化 护理前两组患者卒中评分和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卒中评分改善更明显。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卒中评分、生活质量变化(n=4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45)
脑梗塞旧称脑梗死,属脑卒中的一种,因患者脑组织对血氧供应异常的敏感性较高,血管发生狭窄样病变后,血液难以常规输送至患者脑组织各处,可导致以局部软化、坏死为临床特点的病变,即脑梗塞(缺血性卒中)[3]。该疾病治疗周期较长,护理工作作用突出,此前学者分析发现,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达到15%以上[4]。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超过5%,生活质量和卒中评分也得到改善[5]。我院研究与此相似。
从方法上看,常规护理偏重于通过基础性措施了解脑梗塞患者的病情,给予药物干预、康复跟踪,适用性广但针对性不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强调在保留基础护理措施的同时,扩大护理工作的范围、扩展渠道,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6]。具体工作中,我院引入了认知干预、复健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四个方面措施,认知干预提升了患者自护能力,复健干预和运动干预着眼于患者预后改善,上述措施可减少并发症问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心理护理则发挥辅助作用,以保证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得到有效推行。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疾病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后续工作中可积极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