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花 魏建红 过 孝 惠菊芬
(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无锡214000)
因为我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肝脏疾病一直是高发的国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由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较为缓慢,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肝硬化发展至一定程度则会出现超出起代偿能力的情况,出现失代偿的问题,在临床中可发现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严重时可出现卧床不起、面色晦暗、贫血、舌炎及夜盲,对身体损伤非常严重。上述症状患者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对普遍存在对疾病担忧的情况,且治愈无望,因此出现治疗的排斥和抗拒心理,造成治疗依从性不足,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进行相应的干预。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干预对患者认知行为、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干预,以缓解整体的治疗质量[1]。本文对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80例标本实施研究,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60.00岁(s=24.76);病程1~5年,平均3.00年(s=2.14)。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59.50岁(s=24.53);病程1~6年,平均3.50年(s=2.31)。两组人员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符合对比研究原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模式,在治疗期间指导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定期对口腔和皮进行护理,严格限制饮食。实验组则实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措施包括(1)设立干预小组。科室建立相应的沟通性干预小组,任命护士长为小组长,要求护士长具备良好的亲和力和情商,并且沟通能力较好,责任心需要较强,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同时配备10名护士、1~2名在认知和心理方面的资深专家,收集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一般资料、性格特征、疾病症状,制定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措施。(2)认知干预。在患者入院当天立即进行相应资料的登记,并实施健康教育,将患者的姓名、年龄、文化水平、居住地、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登记,介绍病房环境、设施、探视制度及疾病治疗过程,支持普及的过程中可采用视频播放、健康手册发放等方式,同时讲解疾病发引发机制、治疗手段、症状表现、饮食和运动方法等,对于患者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2]。(3)心理干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负面情绪,要求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开展交流沟通工作,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维持和蔼、温和的工作态度,积极使用语言、眼神及肢体交互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维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特别是在疾病反复或者加重期间,分散患者对疾病的关注程度,例如指导其参与一些日常活动、播放轻柔的音乐等,以缓解焦虑、紧张的心理[3]。(4)社会支持。在患者住院期间设立朋友开放日,患者可邀请朋友定期探视,明确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以提升自身的存在感。同时医院可以联合社区建立志愿机构,使存在相同症状的患者建立联系,相互之间进行帮扶,实现患者自身之间的鼓励,增加对治疗的希望。同时定期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回到医院进行治疗经验的讲解,通过实际案例的介绍增加疾病治疗的信心,并且增加社会对肝硬化患者的关注度[4]。
1.3 观察指标(1)分析两组情绪指标。使用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价不良心理,获取分数,两个量表评分大于50分表示存在焦虑、抑郁倾向。(2)分析两组生活质量,使用SF-36简要健康测评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身体情况、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4项内容,单行分数满分为50分,分数越好生活质量越好。(3)分析两组满意率,自制调查表,收集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患者例数。
2.1 分析两组情绪指标 护理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情绪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情绪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情绪指标(±s,分)
表1 分析两组情绪指标(±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0)56.76±4.36 52.47±3.15 57.88±5.32 53.13±4.54实验组(n=40)56.72±4.53 42.36±1.64 58.11±5.14 41.22±2.15 t值 0.040 18.005 0.197 14.995 P值 0.968 0.000 0.845 0.000
2.2 分析两组生活质量 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生活质量(±s,分)
表2 分析两组生活质量(±s,分)
组别 身体情况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对照组(n=40)34.23±3.42 32.16±3.11 34.17±4.16 36.17±3.15实验组(n=40)43.65±4.15 42.86±3.16 42.54±4.28 43.65±4.17 t值 11.079 15.263 8.869 9.05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分析两组满意率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分析两组满意率(例,%)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症状突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慢性疾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5]。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干预首先通过认知的干预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防止因对疾病程度不了解而失去治疗信心,防止因认知不足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6];患者会因为认知不足造成悲观、抑郁的情绪。因此,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减少心理压力。同时增加社会干预,将患者纳入至社会生活中,治疗与社会生活结合,以提升患者的社会重要性,提升质量有效率,通过干预后患者的情绪指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均提升。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