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珏青
摘要:语文课堂中的“接地气”要求教师教得到位,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条理清晰,一线贯穿,注重启发学 生,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教的实质,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 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深远。
关键词:语文课堂;“接地气”;减少重复
“地气”,本为民间用语,指大地之气,也即从地 底下向地面泛上来的气。"接地气”就是要顺乎天理、 接近自然。语文课堂中的“接地气”,是指语文教学要 关注学生“学”的实践,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 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关注学 生的真实生活,尊重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其原有的 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历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 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关注学生关切的世 界,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必然要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有所超越,为他们建构一 种更为充实、更为美好的可能生活,引导他们走向一种 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完满和更符合人性的生活。 教师教的长效效应,就是要从学生的身心成长和终身发 展出发,在坚持逐步提升能力素养的同时,积极开展语 文学科的有效教学活动。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加”与“减'重在提高语文学习的 实效
(一)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潜心读书、 独立思考、交流分享、静心练笔的时间
在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20 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 珍惜时间不是要求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 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 过程、调整教学旅,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鄭壬务、 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 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 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 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心中有数, 对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应把 握好尺度,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漫天撒网,自己 一个人唱“独角戏”。否则,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 练习的时间,教师会劳而无功。叶圣陶先生说过:“假 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 教师的'讲述'To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领 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 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正作用。”教师少讲, 学生多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其作 品中表达的情感;教师少讲,学生多思,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的能力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师少讲,学 生多交流,课堂上要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乐于 分享,通过思维的交融和碰撞,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和 美妙;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字还是 中高年级的写作训练,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 课上要挤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写作,扎扎实实 地教给他们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减少教师多余重复的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 的空间
由于考试的评价导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对课文 中出现的所有知识点进行重复训练,往往会在“讲授一 学生复述一练习一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强 调。这种机械性的重复常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反感和学习 兴趣的低落,浪费时间和精力,劳而无功。教师应减少 这种多余、重复的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 习主体的优势,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把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 到学习之中,主动参与学习,参与合作探究,自觉去发 挥自身优势(包括网络、书库等家庭资源优势),挖掘 文本的知识点,拓展到实际生活空间中去。学生在感悟 交流、资料的交换、有针对性的争议、自我展示整理总 结的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教师的作用 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减少教师传授的环节,增加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 机会
在古代,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夸美纽斯主张把 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现代社会是知识的社会,人 们常常用知识大爆炸来形容,要想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 给学生巳经显得不可能了,所以,单纯传授知识巳经不 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 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增加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减 少各方面的束缚,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 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 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 的完善和健康全面的发展。
语文教学要更高效,就要剔除课堂中那些非语文的 因素,增加属于语文的内容。这就要求做好语文课堂的 “加减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相关的语 文学习活动,让语文课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中。
二、小学语文课堂“接地气”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更贴近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
小学语文课堂"接地气“,就是在教学上删繁就简、 返璞归真,追求简单实用,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 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 是要改变烦琐的环节,避免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 离开课文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语文教学本身 的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构建简约、实 用的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化简为繁虽然要下工夫,但是难度其实并 不大,一般经过几年实践,大抵也能办到。最难的是化 繁为简,这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全新的境界。它要求把 精力和时间都花到刀刃上,讲得少、练得多、教得少、 学得多。教学不是唱戏,教学是一门艺术。有这样追求 的教师,其实并不很多。这也许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必 须让更多的教师有这样的追求,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 全新的境界。
(二) 更贴近语文教学对学生学得的实际需求
语文教学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满足学生的 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小学语文课堂“接地 气”,就是要在了解学生求知、情感和发展方面有哪些 需求,根据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需求设计教学,在初步了 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对即将要学的内容 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有所预料,在教学中帮助学 生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更快的发展, 教师自身的价值也得以实现。
语文的教与学是一个双向关系,历来以教师为主, 但在现代教学中已经逐步有所改变。其实,语文教学本 质上是以学生学为主,它往往并不在意教師教得有多好, 而是终究以学生学得如何为标准。因此,语文教师在研 究教材、教法之前,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是否了解学生, 科学地对待学生的问题。我们不能犯教学中“目中无人” 的错误,要"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生怎么学、怎 么才能学好”。
(三) 更贴近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整体素养提升的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语文课程标 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 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 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接地气”的语文课堂就是通过 大量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 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金国.做好备课“加减法”,我的课堂"我” 做主:关于语文学科有效备课专业路径的思考[J].语文 教学通讯,2019 (29).
(责任编辑:吕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