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娥,霍晓洋
影像诊断护理是针对CT、MRI检查提供的专科性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科传统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疗需求[1]。东莞市人民医院自从成立影像科护理单元以来,制订了专项护理程序、规范,取得一定效果,但经临床观察发现,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检查患者间衔接不畅使检查过程效率不高,宣教不到位造成检查失误,甚至影响检查结果等问题。行动研究法是将临床实际问题与研究密切结合,通过发现问题、行动计划、实施反馈的不断循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变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2]。本研究通过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护理模式进行完善及改进,形成特色的基于行动研究法框架的无缝隙护理并应用于临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8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初次接受增强CT检查;意识清楚,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生活能自理;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病史、心理疾病;碘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视听障碍。根据检查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4月)34例与观察组(2019年5月至8月)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为42~70岁,平均(57.25 ±10.13)岁。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为45~68岁,平均(56.29 ±9.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常规护理措施,即信息登记、导诊、检查指导、检查结果取回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行动研究法理论框架的无缝隙护理方案。主要分为临床调研、反馈研究、自我参与式研究三部分。首先组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设计调查问卷,综合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通过对检查患者、医生、护士、医技科室人员、导诊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影像科导诊、接诊、候诊、检查、检查结束各环节护理状况,以及影响检查流程的因素,通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两次螺旋循环过程,不断修正完善影像科无缝隙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7名,其中医生2名,医技人员2名,护理人员2名,后勤人员1名。
1.2.2.1 临床调研 ①调查了解患者对影像科护理工作的评价。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找文献,编制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影像科护理工作的评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调查结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医护人员着装相似,经常找不到正确的工作人员询问;候诊时间过长;对检查过程不了解,无法配合检查;检查室安排不合理,找不到检查室;注射液体不舒适;等待检查结果时间较长。②了解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对影像科护理工作的评价。应用访谈法与相关科室医护人员集体座谈,反馈问题主要有:患者在检查时表现出焦虑、紧张情绪;注射增强剂速度慢、外渗,影响检查准确性;患者不了解检查项目的流程、注意事项,前后检查患者衔接不上,影响检查的流畅性。③了解影像科护理人员对本科室工作的评价。将上述调查结果反馈给影像科护理人员,再组织其进行座谈,共同讨论反馈结果。科室护理人员认为:影像科护理人员少、检查患者多,易导致沟通不到位;对于检查项目缺乏深入认识,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与患者交流时间短,不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做到充分人文关怀。
1.2.2.2 反馈研究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组织影像科护理人员就第一阶段调查结果进行反馈讨论,共同制定无缝隙护理措施,形成规范化护理流程。①导诊:每日安排2名导诊人员,正面佩戴工作牌,立于检查区域醒目位置,要求工作时间不能擅自离岗,对告知检查位置后仍不清楚的患者,由1名导诊人员直接领至检查室外。②接诊:接诊护士检查患者手腕带或挂号病历,核实检查申请单,发放与患者检查相对应的宣教单,对检查注意事项进行解释,尤其对需注射增敏剂的患者,详细讲解所用药剂、所需时间、药物反应。③候诊:候诊接应护士将患者安置候诊区,测量血压、呼吸、心率等了解全身情况,告知候诊时间、人数,减少患者等待焦虑;告知患者不规则呼吸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指导患者有效地屏气训练,即用鼻小幅度吸气,吸气时间短,屏气5~10 s,胸部不颤动,腹部不要鼓起,在得到可以呼吸的指令后才能恢复正常呼吸;检查患者身上所戴物品有无违规,协助取下。④检查:候诊护士实时观察检查室情况,上一患者出来立即将下一患者领进检查室,按照检查需要协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对检查部位给予遮盖;指导患者连做3遍呼吸练习:吸气-屏气-呼气。⑤检查结束:候诊接应护士协助患者起身、搬运;引导患者回候诊室休息等待结果,告知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如何取检查报告,取报告后应去何处诊疗;指导患者多饮水,加强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反应。
1.2.2.3 自我参与式研究 实施无缝隙护理流程8周后再次进行三方评价,除上述问题解决外,新发现问题,如部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药物反应较重,夜间患者急诊检查护理人员护理不规范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与科室护理人员就第二阶段调查情况进行反馈讨论,共同完善无缝隙护理措施与流程:①根据患者病情危重分级,生命体征不稳定及术后转运患者由医护人员共同监护完成检查;加快检查后对比剂水化,完成检查后发放550 ml纯净水,嘱患者检查后多饮水,须在候诊区观察30 min后无不适方可拔针离开,候诊区护士严密观察患者。②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可选择每周任一天晚间段进入科室进行抽查,对不按流程规范护理的护士给予督促。
1.3.1 工作效率
记录人均影像检查时间、人均护理时间(从接诊到结束检查时间)。
1.3.2 中断或延期检查人数
记录检查前后患者因发生血压升高(收缩压>200 mmHg)、心率加快(>100次/min)等生理变化而中断或延后检查的人数。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心悸、皮肤荨麻疹、打喷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3.4 影像检查知晓度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影像检查知识知晓度测试表》,内容包括影像检查注意事项(6条)、影像检查流程(8条)、呼吸训练方法(3条)、注射对比剂注意事项(3条),一共4个方面20道题,总分0~20分。于患者完成检查后,由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者告知患者调查目的,并讲解测试内容及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后,由其自主评分,全部填写完毕收回。共发放测试表69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
观察组患者人均影像检查时间和人均护理时间均低于对照组[(8.77±1.22)minvs.(10.20±1.45)min、(14.37±3.81)minvs.(18.60±4.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无1例中断或延期检查,对照组中断或延期检查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工作效率及中断或延期检查例数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患者影像检查知识知晓度总分为(15.76±2.74)分,对照组为(12.59±2.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影像检查知识知晓度比较(分,
本研究根据行动研究法理论框架,将临床调研、反馈研究、自我参与式与无缝隙护理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通过临床调研了解导诊、接诊、询问、候诊、检查到检查结束各环节护理问题,就第一阶段调查结果进行反馈讨论制定针对性无缝隙护理措施,切实解决导诊、接诊、询问、候诊、检查到检查结束中的护理问题并形成程序化护理流程[3]。首先,要求护士导诊立于检查区域醒目位置,正确引导患者检查,减少问询时间;其次,接诊后全面核对患者检查信息,发放与患者检查相对应的宣教单,根据宣教单中注意事项给予着重解释,减少患者因配合不当导致的检查延时;第三,候诊护士实时观察检查室情况,前后患者无缝连接,同时完善检查结束后的护理,及时引导患者回候诊室休息,最大程度提高了前后检查患者的衔接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无1例中断或延期检查,而对照组中断或延期检查4例(占11.76%),表明基于行动研究法框架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影像科的检查效率。多项研究证实,患者清楚了解检查过程与目的以及配合事项是决定检查效率的关键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如无缝隙精准护理有利于保证检查过程顺利[4-5]。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人均影像检查时间和人均护理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检查过程的有效衔接能提高影像检查效率。
基于行动研究法框架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强调临床调研与反馈研究并进,通过整合全部检查环节实现检查护理常规、护理流程、护理人文的完整化和连续化,提高影像科护理内涵质量。患者在检查环节由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如导诊护士、接诊护士、候诊护士,有利于护士协助引导患者利用等待时间进行有效呼吸训练,控制呼吸和心率,应对注射增强剂引起的恶心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提高自身调节力;候诊护士实时观察检查室情况,按照检查需要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减轻检查时限制性体位对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同时完善检查结束后的护理,引导患者回候诊室休息,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饮水,加快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说明无缝隙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的影像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关研究发现,影像检查患者对情感方面和信息方面的需求高于普通检查患者[6-7]。基于行动研究法框架的无缝隙护理模式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情景中寻找问题,通过实践行动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解决患者最关注的问题而制定的护理措施,是具有可执行、可操作的整体护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影像检查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行动研究法框架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对影像检查的认识及接受程度。无缝隙护理模式将接诊、问询、候诊、检查到检查结束整个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一方面针对患者检查项目给予对应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内容繁杂而认识不清的现象[8];另一方面,无缝隙护理模式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地对患者进行协助,可以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提升患者对影像检查的认识程度。
综上所述,基于行动研究法框架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提高影像科检查效率,降低影像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影像检查的认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