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水浒传》好汉形象鉴赏

2021-06-03 10:52郭建珍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浒传人物形象文学

郭建珍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的问题设计,是启示学生用审辩的方式解读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好汉形象。在教学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审辩方式:一是非语文的人物形象审辩;二是非文学的人物形象审辩;三是语文与文学统一的人物形象审辩。

【关键词】审辩 人物形象 语文 文学

我国古代有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种说法固然带有某些偏见,但《水浒传》中大量血腥暴力的打斗场景,对于是非辨别能力尚不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确实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如何避免呢?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古典名著”单元,包含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的课文——《景阳冈》。《景阳冈》这篇课文后的练习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

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聽别人善意的劝告。

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传》以塑造人物、刻画性格作为叙事的中心。课文后的问题,目的是启示教师引导学生以“审辩”的方式正确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好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存在,进而提升学生古典文学的审美品位。然而,同样的问题设计,如果采用不同的教学处理方式,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非语文的人物形象审辩

非语文的人物形象审辩,是指脱离了具体的文本语言,仅就事件本身对人物行为进行讨论与辨析。这实际上是对小说进行社会学的解读。教师也可以从报纸、新闻上摘取案例,然后让学生进行审辩,这和审辩课文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教学案例一——

师: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

生1:我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武松不怕老虎,打死了老虎。

生2:我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因为他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明知道山上有老虎,还上了山。这么做,很危险。

生1:我认为武松勇敢,因为,勇敢就是不怕危险。武松不怕老虎,打死了老虎,就证明了他很勇敢。

生2:我不认为武松勇敢,因为他上山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很有可能失去生命。武松明知危险还上山,说明了他很鲁莽。

师:同学们,你们赞同哪种观点呢?武松该不该上山,他究竟是勇敢,还是鲁莽呢?

……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武松形象的审辩逐渐演变成对武松上山行为正误的是非争辩。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导致学生在争辩时,脱离了具体的文本细节,直接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常识性判断。这样的课堂争辩,对于提升学生的行为理智有一定的益处。然而,提升学生的行为理智,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景阳冈》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以引导学生在文本品读中感受、理解人物形象为主,而不该任由学生从实用理性(非文学审美)的角度去评价人物行为的对错。

二、非文学的人物形象审辩

非文学的人物形象审辩,是指忽略了小说的文学性,带着对人物的固有印象从小说文本中寻找大量的信息来佐证。这其实是把文学作品当成了筛选信息的实用类文章。

教学案例二——

师: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不怕老虎,还打死了老虎。

师:请同学们到文中找找看,哪些句子表现了武松很勇敢。

生:我从“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看出武松很勇敢。

生:我从“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看出武松很勇敢。

生:我从“那武松尽平昔神武,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看出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神武。

师:除了勇敢外,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武松呢?

生:我认为武松很爱面子,有些鲁莽,他不听酒家善意的劝告。

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找看,从哪些地方看出武松爱面子、鲁莽。

生:我从“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看出武松很爱面子、鲁莽。他因为怕酒家耻笑他,所以明知山上有老虎,还是上山了。

上述教学环节中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了具体的文本。学生对武松形象的审辩,是以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为依据的。然而,这种先用关键词句概括、再试图寻找文本佐证的人物形象认知方式,实质上是用阅读实用文的方式学习小说。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小说,是不合宜的。因为,这会导致学生对武松形象的认知停留在片面的概念化层面上,难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理解武松的言行和情感,也难以享受到文学审美阅读的趣味。

三、语文与文学统一的人物形象审辩

小说是虚构的文学,不提供现实的必然,只呈现艺术的可能。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艺术形象。语文与文学统一的人物形象审辩,是指在小说艺术特性的视域下,在微观的文本细读品析中,走进人物的心灵,感受、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和情感,从而让学生在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教学案例三——

师:打虎英雄武松,已成为经典的艺术形象。对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有人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启示我们在认识武松形象时,要有“审辩”意识。审辩人物形象的关键就在于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理解人物言行、心理的合理性及必然性。请同学们先细读课文,再谈谈你对武松形象的理解。

生:从第1~4小节可以看出,武松不听酒家善意的劝告,一是因为认为自己是“好汉”,好汉就应该不怕老虎;二是因为武松不相信酒家的劝告。

师:当武松读了印信文榜,确知景阳冈上有老虎后,他为什么还偏要上山呢?

生:从第5小节可以看出,武松偏要上山,是因为他自认为是好汉,怕酒家笑话他,不好意思回去,只得硬着头皮上山。另外,武松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山上不一定真有老虎。再說,武松上山前,共喝了十八碗酒,在酒力的作用下,他胆子也比平常常大了许多,所以他上山了。

师:不过,人们所称颂的“打虎英雄”武松,真的如人们所以为的那样神武吗?

生:从第6~8小节可以看出,武松见了真老虎时心里非常害怕,以至于有些惊慌失措了。另外,武松并不是力大无穷的,他的体力也是有限的。打死了老虎后的武松,心里依然是害怕的,一心想着保命。

师:《景阳冈》之所以成为经典著作《水浒传》中的经典章节,原因之一正是武松与常人无异的“非神武”形象感染了读者。同学们也可以运用“审辩”的方式阅读《水浒传》这本书,尝试在具体的情节中理解好汉言行、情感在艺术世界中发展的必然。

上述教学中,教师从三个方面实现了“语文与文学”的统一:

(一)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审辩武松形象。

教师没有被书后问题所囿,就题论题(如案例一),而是巧妙地借助书后问题,启发学生以审辩的方式细读文本。学生在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文本中的细节,以及细节背后潜藏的信息,为深度理解武松形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适时抛出关键的话题,提供审辩支架。

审辩好汉形象,不是对人物进行概念化的评价,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好汉言行、情感发展的必然,获得对好汉形象的丰富性认知。教师借助书后习题中的观点,提出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忽略思考的问题,为学生在文本世界里深入体验、审辩人物形象提供了支架。

(三)由课文延伸到整本书,审辩解读好汉。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审辩”的方式阅读《水浒传》,既达成了本单元语文学习目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也通过引导学生从关注《水浒传》的情节描写,走向体验、理解、审辩好汉形象在虚拟世界里存在的某种必然。这让学生在审辩武松形象的同时,也在虚拟的艺术世界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还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审美趣味,进而避免大量血腥暴力的情节描写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王荣生,李冲锋.小说教学教什么[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

猜你喜欢
水浒传人物形象文学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半斤八两
文学小说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