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流程化救治在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中的效果研究

2021-06-03 09:43谢敏郝卫文曹云李娟孙昊杨洋王淦楠张华忠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流程化输液分级

谢敏 郝卫文 曹云 李娟 孙昊 杨洋 王淦楠 张华忠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较高[1]。201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显示:通过静脉直接给药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 drug reactions,ADR)占58.09%;累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为主,部分病例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静脉输液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因为没有规范的ADR处置流程,在处理ADR患者时医师处置措施各异、护士分工不明确,严重影响救治效果,延误患者病情。针对ADR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我院急诊输液室从2019年10月组建ADR医药护团队,对ADR形成流程化处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输液室2019年2月-2020年7月输液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4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设2019年2-10月发生ADR的252例患者为实施前,设2019年11月-2020年7月发生ADR的234例患者为实施后。纳入标准:(1)急诊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2)年龄≥15岁。(3)输液期间发生药物不良事件且经过国内五项分析法进行关联性评价后结果为肯定、很可能、可能。排除标准:(1)在急诊输液室输液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事件。(2)输液期间发生药物不良事件且经过国内五项分析法进行进行关联性评价后结果为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2020-SR-126)。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ADR患者基本资料及合并症比较 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团队救治模式实施前,我院针对输液室不良反应均采用常规处理方法。患者输液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则输液室护士通知观察室值班医生,医生查看患者后进行处置;急诊输液室发生ADR的患者均予以平板电脑填写事件经过、处置措施及转归,输液系统上可以查阅患者全部信息,用于质量控制和管理。

1.2.1观察组 团队流程化救治模式

1.2.1.1ADR团队组建 团队组员共17人,其中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药师3人(均为主管药师),护士8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科主任为总顾问。每天一医一护为ADR值班人员,输液室患者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值班护士立即判断病情,并启动ADR团队救治流程。

1.2.1.2团队培训 2019年10月起,团队成员进行为期1月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知识集中系统学习,主要内容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基本知识——药品不良反应100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5年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文章汇编、我院急诊输液室常用60余种药品药物不良反应汇编;团队护士统计2019年2-9月急诊输液室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行分类并按发生频率进行排序,团队药师针对不同种类并排名前3位的药品进行分析总结。

1.2.1.3A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的制定 制定恰当的A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对于患者发生ADR时医护人员迅速作出判断评估及正确处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我院ADR团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ADR分级标准[4]、李利军等[5]制定的6级ADR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及《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6],结合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情况,分析总结临床经验,制定出以ADR患者出现的最严重症状为准的A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在临床进行判断分级时每一级别内部可重复,但不跨级别。见表2。

表2 A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1.2.1.4制定团队救治流程 团队成员参照《王一镗急诊医学》[7]《急危重症护理学》[8]《2015 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定的《临床突发情况应急预案》等,根据A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制定团队救治流程。针对输液室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不良事件,根据制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演练,通过演练暴露出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及薄弱环节,以及团队沟通、默契配合中的不足,不断分析总结改进,提高团队流程化救治的水平。急诊输液室不良反应处置流程及Ⅰ级药物不良反应处置流程,见图1和图2。

图1 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处置流程

图2 Ⅰ级输液反应处置标准操作流程

1.2.1.5团队救治流程化临床实践 将A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ADR团队救治标准流程、ADR一级处置标准流程粘贴于输液室抢救区域,便于医护人员学习和操作。从2019年11月开始输液室发生ADR的患者处置将按照团队流程化救治模式进行,并对临床实施效果进行监控,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整和修订,使流程更符合临床救治需要。

1.3评价指标 (1)两组ADR严重程度比较。(2)ADR处置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发生ADR后处置时间(发生ADR至护士执行医嘱时间)。(3)转抢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抢率(因ADR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需要转抢救室治疗)。

2 结果

2019年2-10月输液室输液总人次70 433人,2019年11月-2020年7月输液室输液总人次57 970人。两组患者ADR严重程度分级、ADR处置时间及ADR患者的转抢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ADR严重程度分级、ADR处置时间及ADR患者的转抢率比较

3 讨论

3.1团队流程化救治模式有效缩短了处置时间 观察组ADR处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流程化救治方案的设计、实施到持续改进,都经过ADR团队的集体讨论和学习,都是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收集以及长久以来的经验总结而成。团队流程化救治模式充分考虑ADR救治的步骤和细节,制定ADR严重程度症状分级标准,并根据ADR分级形成流程化的处置方法,医护遵循处置流程迅速采取措施,提高救治效率,有效缩短处置时间。确保患者在输液时发生ADR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团队流程化救治的实施,为输液室患者营造了安全的氛围,减少ADR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增加患者及家属对医护的信任和肯定。

3.2团队流程化救治模式降低ADR患者转抢率 本研究组建ADR团队,不断学习ADR相关知识,在输液室建立了常用药物培训手册,归纳了输液室使用的新药、特殊药、常用药的相关知识以及发生反应的处理等内容,增加了医护的药学知识储备;团队通过总结2019年2-10月发生的ADR转抢事件,包括药物的名称、发生经过、处理、患者的转归,形成了流程化的救治模式,医护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相互协作。使临床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两组ADR患者转抢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严谨、规范的团队流程化救治模式,提高了ADR患者的救治质量,降低了ADR患者转抢率,促进了患者健康。

综上所述,流程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管理模式,以流程为导向注重过程效率及连续性,是目前最有效、最系统的管理手段[7]。流程化管理核心理念即为将一定的流程应用到工作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救治中运用团队流程化的管理模式,提升了团队的整体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救治的效率和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出现ADR的心理负担,保证患者安全。通过临床实践,需要不断完善流程化救治的细节,使得ADR救治水平能够持续提高。

猜你喜欢
流程化输液分级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服务的研究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分析
颈枕输液袋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输液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