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人王丹蕾
王丹蕾,湘潭江声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湘潭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曾获得“湖南省中小学教学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她以真诚和爱对待课堂,用心浇灌生命,教书育人。
头条关键词:花美男 精神 气质
“阳刚之气”,浩然之气
国家教育部曾表示,将更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合集”。养成“阳刚之气”,不只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精气神的涵养。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对151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青少年的“阳刚之气”应该是有责任感和担当(80.6%)、有正义感(71.4%)、勇敢刚强(64.4%)。81.2%的受访者建议,注重青少年内在涵养、精神境界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点 评
近几年,随着选秀节目的兴起,“花美男”这个词进入了大众视野;另一方面,人们却在疾呼“阳刚之气”的回归。其实,在古代,不乏名气大的“花美男”,如“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的邹忌,“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的嵇康,腰肢纤细曼妙的沈约。人们把目光盯在他们“花”一般的容貌上,却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浩然正气。
你看!邹忌以家国为己任,用超人的智慧“讽齐王纳谏”;嵇康不屈服于强权,为友人鸣不平,甚至不惜付出生命;沈约,勤学笃志,编撰《宋史》,成为“永明体”的杰出代表。他们名垂青史,靠的不是“盛世美颜”,而是负责任、有担当、重承诺的浩然之气。
当然,“阳刚之气”绝不专属于男性。这些优秀的品质,持久的魅力,也有可能出现在女性身上。回望过往,有花木兰、樊梨花、秋瑾……放眼现在,有不惧病痛,坚持办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家庭女孩命运的张桂梅校长……她们不是男儿,却也有勇于担当、至仁至善的“阳刚之气”。
2 关键词:热爱 “铁” 甘之如饴
王霜:不怕疼的“铁妹”
女足队员王霜从小跟着姨父生活。小时候,表哥常常带着她一起踢球。有一次兄妹比赛颠球,规则是球不能落地,一旦落地就要从头开始。两人在途中各掉了一次,哥哥直接颠球回家了,而王霜却走回起点重新开始。王霜说,男生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铁妹”,因为她踢球从来都不收脚,也不喊疼。
点 评
王霜的成功,离不开她心中一直装着的“球”。儿时和表哥一起训练,她要求自己“球不能落地”,这条规则已经融入了她的身体。球,在她的脚上,更在她的心间。足球给王霜带来了真诚的快乐,成为了她的热爱和追求,甚至信仰。
也正因为“心中有球”,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铁妹”。练就了如铁的身体,也铸造了如铁一般的刚毅。与足球有关的一切“苦”与“难”,她都甘之如饴。球,不落地!人,不怕疼!热爱,在心上!
3
关键词:苦难 财富 感恩
黄国平:致谢苦难
最近,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黄国平家境贫寒。十来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不久后离世。他拿着助学金,在好心人的帮助、恩师的鼓励下,一路读到了博士。在博士论文的《致谢》中,黄国平说,“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点 评
人生的剧本,黄国平起手拿到的就是“困难”模式。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黄国平而言,苦难无疑是一笔财富。苦难让他对生活有了清醒的认知,让他拥有了无限的韧性,更让他懂得了感恩。
他在《致谢》中写道:“读书二十二载,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生。”是苦难让他铸造了这样的信念,是苦难带他走出了生活的困境,走到了今天的广阔天地之中。
4 关键词:速度 修行 欣赏
好电影,莫“快看”
你如果没有时间完整地看完一部电影,又想快速地了解剧情,有人可以替你代劳了。
最近,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许多“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视频。创作这些视频的人,先看完电影,再通过剪辑梳理出电影中的故事梗概,再配上有趣的解说。这样的视频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能抓到电影的重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人收获了谈资。毕竟,你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
点 评
这是一个讲究速度的时代:人们没有时间烹饪美食,于是麦当劳、肯德基盛行;人们没有时间经营爱情,于是有了“闪婚”和“闪离”;现在,人们甚至没有时间完整地看完一场电影,于是有人帮你“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
“快”并不意味着好。看电影更像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体会别人的故事,调适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几分钟的刺激取代一次让自己更鲜活、更敏感、更丰富的机会。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说:“慢慢走,欣赏啊!”其实需要慢慢欣赏的,又何止电影呢?
5关键词:阅读 都市 动与静
那些地铁上读书的人
最新的统计表明,中国人每年平均阅读纸质书达到4.7本,比几年前的人均4.1本有所增加。每人每天平均接触手机为100分钟。
网络时代,虽然很多人热衷于使用手机和电子设备阅读,但也有人钟情于纸质书。在拥挤的地铁里,偶尔能看见在安心读书的人。
点 评
叶兆言先生曾说:“阅读,是人类最美好的一件事情。”而这最美好的事情,是不需要选择发生的地点的。一年前,武汉方舱医院卧床读书的“阅读哥”,让我们惊艳于书籍治愈病痛的力量;今天,在地铁里读书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喧嚣背后的宁静。
地铁是城市最快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上的旅人本应该行色匆匆,但也有人选择坐下来,安静地打开一本书来读。彼时,时间仿佛静止,灵魂皈依沉静。车之动,人之静,成了繁华都市中最美丽的风景。
6 关键词:欺骗 压力 双赢
植物肉:你吃的不是肉
植物肉,指的是原料为纯植物、看起来像肉、吃起来也像肉的产品。例如豆腐、腐竹和大豆发酵食品等植物肉,它们的原材料均是大豆。这种肉是纯素食,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
科学研究表明,跟猪肉、牛肉这类红肉相比,植物肉更易消化。植物肉也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且不易使人发胖。最重要的是,植物肉减少了养殖动物的消耗,减少了对动物的伤害,更环保。
点 评
黑心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常遭人唾弃。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有些“欺骗”也是善意的。古有曹操带兵打仗“望梅止渴”,最终找到水源;今有餐桌上的“植物肉”,给人营养,又不致人发胖。
作为地球上的顶级生物,人们常自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殊不知,快速的人口增长,给其他动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植物肉的出现,恰好缓解了人类对动物和环境的破坏,也对人类的身体有益。植物肉,你吃到的肉不是肉,是健康,也是双赢。
7关键词:谎言 惰性思维 求证
鸵鸟:我没把头埋沙里
有个流传了很久的谎言:鸵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埋进沙子里,自己看不见敌人,就以为敌人也看不见自己。真相是,鸵鸟栖息的地方多为草原、荒漠或者沙漠。结实的地面,头很难埋进去。就算埋进去,鸵鸟也会被活活憋死。
这个误解很可能是因为鸵鸟的头和身体比起来显得特别小。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时,看上去就像把头埋进了沙子里。其实,鸵鸟遇到敌人,第一件事就是逃跑。
点 评
谎言可以流传很久,这似乎匪夷所思,但它却真实而高频率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进沙子里,这早已成为很多学生作文中惯用的素材,成为励志演讲中的典型例子,成为人们心中的“真相”。
“三人成虎”“丁氏穿井得一人”等故事莫不如此。这不禁让我们深思,到底是什么让谎言有了这样的力量。是人们对他人的轻信,还是知识经验的贫乏,抑或是自己理性思维的懒惰?很多事情,都需要去查实验证。